渔舟唱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zhouchangwan 余小波和学生们的周末沙龙

博文

当饺子遇上圣诞帽,我们失落了什么? ( 许明珠2016.01.08)

已有 1812 次阅读 2018-10-7 11:41 |个人分类:沙龙纪实|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时间:201618

地点:教科院310会议室

主讲人:陈晨

记录人:许明珠

参加者:余小波老师、余加宝,陆启越、范玉鹏、欧阳静文、王蕾、李乐、杨锐、刘潇华、单曦影、王蕊、陈晨、许明珠

 

久违的一场雨,让我们暂时远离了长沙雾霾的烦闷,空气中弥漫着期待已久的清新与芳香。雨后的岳麓山有种说不出的美感,如洗净铅华后偶露出的那一丝慵懒美态,淡雅而又惹眼,城市中自然的沉淀,在湖大这片土地上孕育着特有湖湘文化。“朦胧雨景惹情诗”在这纷纷细雨中,我们相聚一堂,开始了今晚的沙龙。

上个月,我们迎来了两个节日。一个是中国传统的节气冬至,一个是西方传统节日圣诞节。虽然两个节日只差两天,但得到的待遇却是大相径庭。反观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西方节日,浓郁的过节氛围让传统节日黯然失色。每年的1031日,是西方世界的传统节日万圣节。继圣诞节、情人节之后,“万圣节”已经成为另外一个被中国人热捧的节日。早在万圣节来临一个月之前,就可以在大型商场中看到有关万圣节用品的促销展台,面具、巫师帽、獠牙、鬼手指、南瓜灯等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不少年轻人正在围观购买,也有一些家长带着孩子前来购买。面对商家瞄准万圣节商机造势的做法,有人认为,这仅仅是一种为谋求利益的商业现象,功利目的很强,没有有效地借鉴节日的文化内涵,造成了对这个节日的过度消费。还有人认为目前中国人过万圣节仅限于对形式的模仿,看重的是其社交功能,比如主题舞会、狂欢晚会等,同时提到,中国也有类似万圣节的节日,如中元节、寒衣节等,都是起源于祭祀祖先亡灵,却很难让年轻人感兴趣,原因就在于节日缺少娱乐元素。其实,中国的文化体系与西方不同,崇尚庄重,敬畏亡灵与鬼魂,很难吸引年轻人参与进去。因此,中国的传统节日在现代年轻人看来没有可娱乐性。

那么,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今天我们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是什么导致传统节日备受冷落?怎样才能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重拾失落的传统文化?为什么外国人热衷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如武术、剪纸等),而中国人却对此知之甚少?怎样才能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真正树立文化自信?

6630862157027368628.jpg

(摄影:陈晨)

单曦影是上大学才知道冬至要吃饺子,而对于圣诞节,她表示从小时候就开始过了。她认为本次沙龙中国传统文化衰落确实是“严重”,中国传统节日很多,代表性的有七个: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几乎每个月都有一个节日。在古代,这些节日都有着重要的文化意蕴,而现在,节日却只是一个“节气”而已,节日变成了例行的公事,是商家炒作的对象,是我们多几天休息的“日子”而已,文化相对政治、经济来说是有差异的,文化是润物细无声的,是我们内心的素养,没有办法去强行的灌输,我们只有自己自发学习,通过自己的“发掘”,才能真正了解文化。外国人热衷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而中国人知之甚少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相对于西方文化具有不一样的魅力,是一种新颖的文化,而中国人则习以为常,因此没有意识去了解。中国人过洋节,外国人过中国节,都是文化交流融合的一部分,是不可抗拒的,应该用更包容的态度去看待。但在了解外国文化时,我们需要有自己的坚守,不能盲目跟风,不能丢失初心。

刘潇华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追本溯源是东西文化差异。中国春节时期都是一家人关上家门,吃团圆饭,而西方圣诞节时期商家都会有活动,街道上到处都有派对,这种节日是年轻人所向往的,因为这它能充分帮助年轻人释放压力。同时他还提到在微博中有部分网友留言:“中国传统节日衰落很严重,大家都过圣诞节却不过冬至,是数典忘祖,是崇洋媚外。”刘潇华认为这种说法太过严重,这只是一种东西方文化的交融。而外国人喜欢中国武术,觉得武术很厉害,并不是真的懂中国文化,他们只是通过某些功夫影片而产生的一种好奇而已。中国人过圣诞节也只是“涉奇”而已。最后他认为真正的文化自信并不需要刻意去树立,我们要有对中华传统文化充满信心,无论中国如何发展,无论东西方文化如何交融,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仍会赓续下去。

杨锐认为圣诞节之所以备受推崇,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首次从受众层面来看,青少年是主力军。青少年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因而会对圣诞节感兴趣。二、社会舆论推波助澜。比如“万圣节晚会”商家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宣传造势,突出其趣味性。青少年借此节日要求放松,因此杨锐认为不应该夸大问题的严重性。对于如何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他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得到启发:首先,国家通过放假的形式让受众重视此次节日。其二,在中小学开设专门的课程,从孩子抓起,加强节日内涵意义的教育,使大家了解节日文化。

看到大家踊跃的发言,小师妹许明珠也发表了她的看法。许明珠说近几年来传统节日衰落的迹象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大家明显的感觉到过年没有年味了,连传统的上门拜年都改成发短信和打电话了,甚至有的地方家庭都取消了贴春联,放鞭炮等习俗。元宵节也不再像她们小时候一样热闹了,吃元宵汤圆以及挂大红灯笼离大家越来越远了。与此同时各种洋节比如圣诞节和万圣节却开始在中国大行其道,大有盖过中国传统节日的气势。这种反差不经让她开始思考“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备受冷落?”有学者认为这是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也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没有适应新时代的潮流所产生的必然后果,而许明珠认为这种局面是因为大家不懂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古时候中秋节晚上,我国大部分地区有烙“团圆”的习俗,即烙一种象征团圆、类似月饼的小饼子,饼内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压月亮、桂树、兔子等图案。祭月之后,由家中长者将饼按人数分切成块,每人一块,如有人不在家即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团圆。而现在中秋季变成了一种“节气”只是象征性的吃吃月饼而已,并没有了古时候的文化内涵。随着大家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淡薄,传统节日也就逐渐冷落。

作为一个生长在内蒙古的姑娘来说,王蕊认为传统文化并没有不受重视。以王蕊生活的内蒙古来说,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祭敖包是蒙古族的传统祭祀活动,每年农历513日举行。在游牧地域分界之处或在辨识方向上垒石为记,谓之敖包。敖包通常设在风景优美、视野开阔的草原高丘上,堆积石头为台,台基上面分大、中、小三层,由三个低平的圆柱体重叠而成,有单个的,也有敖包群。敖包上插杆子挂旌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敖包逐步演变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地方。每年春夏之交或是秋季,牧民们便举行祭敖包活动,将经文写在纸条或布条上,展挂于树枝,插在敖包上。有条件的地方会请上活佛和喇嘛,由喇嘛吹奏法号、焚香、诵经,祭祀人群自左向右绕包走三圈,祈神降福。还有那达幕是蒙古族的传统活动和特有的民族风情,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那达慕始于13世纪初,当时那达慕只举行射箭、赛马或博克的某一种比赛。如今的那达慕除了传统的男儿三艺博克、赛马、射箭比赛之外,还增添了乌兰牧骑文艺演出、放映电影、篝火晚会等等新内容,同时开展经贸活动,进行物资交流,还要表彰劳动模范,其内容和形式都有了很大的丰富和发展,那达慕这一古老的活动正焕发出新的活力,已成为融文体、经贸、旅游于一体的草原盛会。所以王蕊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并没有没落,而是正以新的活力存在着。

欧阳静文给大家诠释了文化的含义,文化是通过天地万物的信息融汇渗透的过程产生的,文化本不属于人类所独有。她认为我们应该秉持更开放和兼容的态度解读文化。随后她给我们分享了一个小笑话:“上世纪20年代,梁启超在东南大学,其门生罗时实等问:‘国粹将亡,为之奈何?’梁启超反问:‘何以国粹将亡?’门生答道:‘先生不见今日读经之人之少乎?’梁启超听后勃然拍案说:‘从古就是这么少!’”。她认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建筑,古乐都是瑰宝,该受到重视,因为文化传承需要载体,人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产品也是载体。

李乐认为我们究竟是注重“过冬至”还是热衷于“过圣诞”不是今天要讨论问题的关键所在,隐藏在这一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即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忽视才应该是我们关注的焦点。前面大家都从原因层面分析了这一问题的产生,她想针对原因从解决措施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所以,她主要结合201441日教育部发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分享了以下五个有效措施:第一,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小学低年级强调以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心,开展启蒙教育,促使学生融入中国传统节日,拉近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开展认知教育;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学习古诗文,感悟诗歌魅力;高中阶段,以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的理性认识为重,学会鉴赏与评价;大学阶段,以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培养文化创新能力。第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编制普及版、通俗版、简明版中国优秀传统诗歌、散文、小说选粹。第三,全面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打造一支学识渊博、通古博今又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队伍。第四,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持,从构建网络平台、打造传统文化新格局及改进家庭教育方式等方面着手;第五,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具体来说,包括注重对传统文化教育的监督、吸纳社会民众资金的投入、加强传统文化教学研究三个具体策略。


接下来王蕾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首先,材料中提到“热”与“冷”,然而什么是“热”,什么是“冷”呢?若只是消费热与媒体热,那么无可厚非,然而若是指对文化的了解,那么应该说,中国现代的青少年对于国内外的节日,均处于“冷”的状态。但与此同时,也不需要将此上升为民族认同感的高度。从全民关注阅兵到全世界最大的人口迁徙“春运”,都可以看出深植在中国人心中的民族情结。王蕾认为年轻人过西方的节日,只是想借节日与朋友小聚,不必小题大做。其次,王蕾认为传统文化受到冷落是因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一些传统的文化也摒弃了。新的时代追求“文明与进步”,因此一些看似有些封建的传统庆祝便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例如过年时为了避免环境污染,而禁止鸣放鞭炮,或是端午的辟邪装饰,都已不再流行。再次,人际关系越来越冷漠。比如人们用微信红包取代了传统的“纸红包”,用手机取代了聚会聊天。第四,她认为,国家对于节假日的安排有一定的限制性。由于假期过后通常会延长上班时间,将假期移动至节日,因此,许多人更愿意用此时间好好的休息而懒于折腾。最后,针对外国人热衷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这个问题王蕾认为外国人学中国文化是“涉奇”,中国人身在此环境,并不觉得宝贵,因为中国人已习以为常。

6631322852400964305.jpg

   (摄影:陈晨)

范玉鹏认为就题目与教育的内在关联来看,此次沙龙主题《当饺子遇上圣诞帽,我们失落了什么?》应介定为教育学中的德育范畴,即如何培育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就本话题讨论需厘清两个问题:一、传统节日遭遇冷落的根源所在?二、从教育层面来看,培育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基本路向何在?首先,从主题背后所蕴含的深层含义谈起,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不同文明、文化之间的碰撞与融合是大势所趋,我们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也会遭遇些许问题和挑战。尤其是西方文化的输入和渗透削弱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面对西方国家利用商品消费的文化认同和文化移植进行文化渗透时,部分人们缺乏理性批判和鉴别能力,这也是传统节日遭遇冷落的痼疾所在。其次,教育层面培育和弘扬传统文化需扭住关键,精准发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通过编写传统文化教材、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改进课堂授课方式以及传统文化教育专题讲座等形式使传统文化有效融入课堂教学实践中,增强教学实效性。第二,从大学生身心特点、教育发展规律出发,加强教育针对性,塑造大学生的传统文化价值观。第三,树立文化自信,培育文化自觉。西方学界有一句名言,叫“文化是制度之母”,实际上就是强调文化在制度建设和安排中的重要作用。这就期待我们在文化模式上有自己的建树和创造,通过树立文化自信来推动弘扬和培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陆启越提到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教授曾经精辟的指出:“硬实力不行,一打就垮;软实力不行,不打自垮。”这句话充分应证了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粘合剂,是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我国当前传统节日备受冷落现象的背后是传统文化的式微和衰落,造成我国传统文化衰落和式微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外部的原因,主要来自于西方文化的入侵。西方文化为何能入侵、渗透到我国传统文化并且大受欢迎?原因在于西方文化自身的优越性。西方文化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并且西方传统节日一般是集体性的狂欢活动,这能给人们带来了释放的空间和精神的愉悦。反观我国传统节日,伦理性质、伦理色彩较为浓厚。造成两者差别的原因在于中西方社会结构的不同。我国的社会结构是以血缘为纽带、以家庭为单位的“差序格局”,节日强调的是家人的团聚和团圆;而西方国家以“团体格局” 的社会结构造就了他们传统节日的集体性和狂欢性。另一方面,内部的原因,主要包含两点。第一,缺乏文化自信。我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心是从现在开始丧失的吗?答案是否定的。我国传统文化自信心的丧失源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源于鸦片战争以及之后西方列强的一些侵略战争都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在比较中西各方面的优劣之后,一些仁人志士开始进行深刻的反思,从最初的“技不如人”到后来的“制度不如人”再到“文化不如人”,于是开始全面抨击儒家传统思想文化,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至此,民族文化认同出现危机,民族文化自信基本丧失。第二,传承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不强。我国的现代化属于后发外源型,我国的现代化最直接的就是对西方技术的吸收和制度的模仿。我国文化的现代化也是后发外源型的。在西学东渐的过程,特别是新文化运动,我们过分地推崇西方文化,一味地批判传统文化,而没有发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进行传承。全盘否定、全盘西化造成了割裂的一代——对传统文化无知的失落的一代人。

余加宝并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备受冷落。文化具有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等特征。传统节日作为一种文化而存在,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在持续演化,我们所遵循的节日传统不一定是古代的传统,是经过多少代的演化而形成的。传统节日不断融入现代元素也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不能因为节日的仪式、风俗有差异而断定人们对文化的传承有中断,也不能因此而否认传统文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另外,虽然仪式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但文化传承更重要的不在于仪式而是人。文化本身就是人的文化,文化代表着人的生活方式。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最重要的是应该回归到“自”上,更确切地说应是先确立人自身的文化主体身份。联系教育培养人的实践,着重关注的应是人的文化自主意识与自主能力。在全球化进程中,面对信息化、文化多元时能够自主选择、自主判断、自主反思,从而形成文化自主发展的能力,做到合理的文化传承、文化转型和文化创新,实现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这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强国的重要途径。

陈晨认为现在有必要让传统节日收到足够的重视。在2005年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韩国申遗成功警示我们要在现代化建设中保护好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工作的学校就发现这两个节日一冷一热的不同待遇。在冬至这天,学校里风平浪静,但是还没有到圣诞节,学校就开始张灯结彩,学生在圣诞夜前夕更是处在兴奋状态,甚至还拿过节为借口让老师少布置点作业。为什么青少年现在热衷于过“洋节”对传统节日知之甚少?一方面是社会上的不重视,另一个方面是在学校中缺乏了对传统文化的教育,目前应试教育的体制下,缺乏了人文教育。其实我们在对外开放过程中也会发现外来文化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尤其美国的一些传统节日。所以我们在对待外来文化时,不仅仅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更应该做本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这也是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与使命。

6630830271190156201.jpg

 (摄影:陈晨)

余老师说,通过比较中西方有代表性的节日在现今中国的境遇,引申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思考,“当饺子遇上圣诞节,我们失落了什么?”这次沙龙选题设计合理而巧妙。余老师认为,冬至的吃饺子与圣诞节的狂欢,这样的PK实际上是不对等,因为冬至只是我国24节气之一,而圣诞节却是整个西方世界的重大节日,可能拿“春节”PK“圣诞节”才是对等的。余老师结合上次台湾之行的切身体会告诉我们,传统文化在大陆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恐怕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文革”十年所谓“破四旧”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台湾没有经过“文革”的浩劫,因此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保存相对较好,台湾学者给人的印象便是“儒雅”。针对这样的一种现实,余老师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振兴传统文化的主张:第一是要确立起文化自信。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阴阳五行、八卦易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思想理念,有些是被证实了,而有些恐怕是现代的所谓“科学”还无法解释的,我们首先要真正了解我们的文化内涵,这是建立文化自信的基础。第二是要加强文化的传承,这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第三是要倡导文化的创新。任何一种文化都既有先进的一面,也有落后的一面,任何文化如果固步自封,就会渐入没落而衰亡。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华文化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并不只是汉文化一种,只有不断的吸纳、改造和创新,中华文化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发展生机。

相聚的时光总是显得短暂,在同学们热烈的讨论中不知不觉中这次的沙龙也临近尾声了,余老师询问了同学们的近况并认真解答同学们的困惑,余老师的关怀似乎驱散冬夜的严寒,让同学们心中倍感温暖。这次沙龙如一阵细雨让我们的身心都得到了升华,在依依不舍中我们告别了这次沙龙并期待着下次雨后的相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8771-1139347.html

上一篇: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困惑、争论与突破 (许明珠2015.12.04)
下一篇:连机器人都能当老师了,你怎么办?(陈晨2016.01.22 )
收藏 IP: 202.197.10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8: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