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勘探开发领域由常规油气藏向复杂油气藏、由常规油气资源向非常规油气资源不断扩展,研究目标日趋复杂。由于勘探开发对象、环境发生变化,给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带来新的挑战。
中国石油大力推广物探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在地震仪器装备和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的支撑下,科技创新硕果累累。
核心软件加速迭代升级。研发中国首套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大型地震数据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GeoEast,实现大型物探工程软件自立自强,让世界石油勘探用上中国“芯”。建立“共建、共享、共赢”的物探软件新生态,奠定了平台支撑。突破海量地震数据处理关键技术,创新五维噪声压制、无井约束层析反演技术,具备了完整的复杂介质成像处理、叠前叠后一体化解释及多波多分量解释能力。
物探核心装备持续突破。EV56宽频高精度可控震源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全面实现物探技术装备的自主化与国产化,成为目前国际上唯一规模化应用的宽频激发源。攻关实现了eSeis节点仪器研发、设计、制造一体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建成全球最大道数自动化总装生产线,具备了向百万道采集规模发展的技术基础,在16个项目应用中作业效率提高30%。uDAS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国际成功发布,大幅提高了目标地层的分辨能力,在浙江油田实现国内首次水平井光纤布设,开启了“井中高精度成像、多井井地联采”等油藏精细刻画新局面。
综合配套技术深化集成。依靠自主知识产权装备、软件集成创新形成的“两宽一高”技术系列,引领我国物探技术步入高精度勘探新时代,在国内外规模化推广应用,成为破解油气勘探难题的技术重器。陆上宽频高密度配套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采集日效提升30%以上,显著提高了地震资料品质和勘探精度。
技术与装备不断更新换代,让中国石油物探技术挺起了脊梁。
物探技术的全面进步,使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的“触角”不断延伸,中国石油勘探战线捷报频传:一系列高精尖物探技术和产品的突破,直接助推了深层油气、页岩油气等重大发现,国内风险勘探和甩开预探获得重大进展,重点探区集中勘探亮点纷呈。
挺进塔里木。针对山前复杂构造的高效勘探开发需求,持续优化以宽方位高密度为核心的地震采集技术,使目的层资料品质得到跨越式发展。配合油气田获得中秋1井、博孜9井、轮探1井、满深1井等一批重大发现。助推“克拉—克深”“博孜—大北”两个万亿立方米大气区“扬眉吐气”。
亮剑准噶尔。持续深化储层预测技术攻关,形成了非线性组合“甜点”储层概率叠前反演技术,较好地解决了甜点储层预测的问题。实施宽方位高密度+可控震源高效采集DSSS+数字化地震队DSS的三维采集规模化生产应用,配合新疆油田在玛湖凹陷构造岩性勘探取得全面突破,为建设玛湖特大型油田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拥抱柴达木。在环英雄岭地区、阿尔金山前带和冷湖构造带持续开展复杂山地采集技术和可控震源深入推广应用研究。形成柴达木盆地特有高密度宽线二维地震采集技术系列,复杂构造及低信噪比区资料品质得到大幅度提高,突破柴达木盆地“双复杂”勘探禁区,为青海油田千万吨高原油气田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攻坚四川。攻关地质工程甜点预测技术,支撑了川南地区万亿立方米页岩气规模储量提交,助力长宁—威远百亿立方米页岩气田建产。应用宽频宽方位地震采集、多波多分量地震采集、复杂孔隙储层含气性定量预测等关键技术,支撑四川盆地川中古隆起龙王庙组超大型海相碳酸盐岩天然气田整体探明。
逐梦鄂尔多斯。创新形成黄土塬特色技术,配合长庆油田成功探明庆城10亿吨级大油田。推进全数字地震技术,助力苏里格4万亿立方米大气田的发现,获得高品质叠前资料。攻克黄土塬世界级地震勘探难题,为45亿吨规模油区的发现提供技术支撑。围绕3个环带,对前石炭纪古地貌精细刻画,推进靖边气田形成万亿立方米储量规模。
聚焦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的技术需求,从1951年第一支地震队诞生,到如今上百支地震队驰骋国内外,中国石油物探技术站在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全球首创EV56宽频高精度可控震源,为全球200多家客户提供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全产业链服务。率先推出横波源矢量勘探技术,完成了全球首个9分量3D重大现场试验数据采集,应用前景广阔。大道数超高效地震数据采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受到客户广泛好评。超高效混叠采集技术成为行业标杆,创造了最高日效5.5万炮的世界纪录,巩固了东方物探在中东高端市场的主导地位。新一代地震采集工程软件KLSeisⅡ涵盖采集设计、表层建模等地震采集全过程,在全球50多个国家广泛应用。
在海洋勘探方面,成功开发和推广应用高效采集、质控配套的一体化海底节点地震勘探配套技术(OBN),支撑ADNOC全球最大海陆地震勘探项目中标及实施。首创多震源船同步激发综合导航技术,突破高效混采数据分离关键技术,配套气枪震源激发、节点数据切分、海底节点定位技术,实现海陆一体化,全地形、不同水深地震数据的整体采集,有力支撑了公司OBN业务在最近三年以每年超过50%的速度持续增长,成为全球海洋物探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和主要竞争者。
近年来,东方物探紧紧依靠以高精度叠前深度偏移成像为核心的“两宽一高”地震勘探技术,为增储上产提供强力技术支撑。
地震勘探主要目的是解决地质成像问题,搞清地下构造的准确度和岩性变化情况,只有提高空间采收率才能提高勘探精度,传统采集技术方法勘探精度达不到油气勘探开发需求,针对我国复杂地表地质条件提高勘探精度难度尤其大。如何提高勘探精度,进一步提高成像质量,事关油气勘探能否取得新突破。
2002年,东方物探在准噶尔盆地西部实施了我国第一块全方位地震观测项目,东方物探技术研发团队首次提出全方位地震观测能够改善地震成像能力技术理念,为后来东方物探实施和发展“两宽一高”技术奠定了基础。
东方物探高级技术专家、“两宽一高”技术研发项目人员王梅生形象地比喻道:“两宽一高”技术就好比用相机拍照片,所谓“宽方位”相当于从不同角度拍照片,可以看清地下更全面的成像资料;“宽频带”相当于彩色照片,看到的地下成像资料清晰度要比黑白照片(窄频带)高;“高密度”相当于数码相机的高像素,像素越高拍出来的照片质量越好。
东方物探“两宽一高”技术研发是东方物探技术研发团队多年集体智慧的结晶,凝聚着上千名技术专家和科技工作者为找油找气拼搏奉献的心血。技术研发期间的头脑风暴打破技术研发团队作息时间。到了饭点,总有一些主创技术专家还在电脑前为技术问题争执不下;技术进展例行会议经常持续到深夜,也时常有人为某个技术问题争论得面红耳赤。王梅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技术本身就是在争辩中发展,通过争论去伪存真,达成共识,寻求技术真谛,提高技术水平。”
技术理念需要实际应用的检验。技术研发团队把技术研发同项目运作紧密结合,为用户排忧解难。其间,淮南煤矿向东方物探求助,希望运用“两宽一高”技术为煤矿解决瓦斯聚集的小断层识别问题。东方物探立即组织“两宽一高”最高技术专家,带队奔赴淮南煤矿,应用“两宽一高”进行技术攻关,帮助煤矿解决了小断层识别难题,推动了煤矿与东方物探长期技术合作。
eSeis陆上节点地震采集系统是东方物探自主研发的中国石油首套自主知识产权的节点地震勘探采集仪器,集成现代工业化设计,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智能化程度高等特点,首创高精度时钟同步技术,将仪器时钟同步精度提高至10微秒以内,并融合32位模数转换技术,使数据保真度从24位提高到32位,引领地震勘探设备向高精度、高保真度方向发展。
eSeis节点地震采集系统采用节点立体化质控技术,实现了节点单元从人工、车载、无人机等方面全过程、全方位、多视角质量控制,并创新采用无桩号节点放样技术,可实现检波点放样与节点单元布设一次完成。
EV-56高精度可控震源具有最新的线性低频地震信号激发技术,低频信号更加稳定,高频信号得到拓宽,适用于陆上地震勘探开发,对盐下成像精度低的地质目标能有效提高储层垂向分辨率,改善深部成像质量,尤其是能解决火成岩地表地下地质目标成像难的问题。
EV-56高精度可控震源实现了可控震源的激发从低频迈向宽频,成为目前国际上唯一能规模化应用的宽频地震信号激发源。该技术成果满足了高精度地震勘探对低畸变、宽频地震激发信号的需求。
uDAS仪器系统是国内唯一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化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系统。系统利用光纤本身作为传感器来采集地震数据,突破了常规检波器观测井段受限的瓶颈,所获高密度数据能够大幅度提高目标地层的分辨能力。2020年开发了基于全芯片化的实时海量数据采集系统uDAS2.3升级仪器设备,同时拥有uDAS现场采集处理质控软件、井中地震处理解释软件、长期动态监测软件及管道安防监测软件,基本形成uDAS配套技术序列。
超高效混叠地震勘探技术包括以超高效混叠采集、连续记录实时质控、混叠数据分离等为代表的系列核心技术,以及以新一代DSS、KL-CSRTQC等为代表的核心装备与软件;技术成果形成了系统配套的可控震源超高效混叠地震采集处理技术和工业化生产能力。
实时质控软件KL-CSRTQC,解决了连续记录模式时不能根据排列状态和单炮记录进行实时质控的技术难题;基于稀疏反演的混采数据分离技术保真度高,稳定性强,计算效率高。
GeoEast地震数据处理解释一体化系统是东方物探依托国家和集团公司重大科技专项,历经20年持续研发和升级,打造形成的我国物探领域第一套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超大型工程软件,全球三大主流物探软件之一。
目前,GeoEast软件已经发展到V4.0版本,形成了涵盖陆地到海洋、常规到非常规、地面到井中、纵波到多波、地震到重磁电震一体化的系列产品家族,多项技术国际领先,并在煤炭、矿产勘查等领域得到应用,成为国内30多所院校的科研教学软件,是名副其实的物探中国“芯”。
转自:http://news.cnpc.com.cn/cms_udf/2021/zdkjcg0419/index-04.s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2: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