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队员之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毛宁波 生活笔记

博文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地质认识和技术突破带来油气大发现

已有 2345 次阅读 2017-5-22 20:55 |个人分类:中国能源|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鄂尔多斯:砥砺强者的“磨刀石”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横跨5省区。盆地内构造平缓,只有盆地西缘发育冲断构造。鄂尔多斯盆地又是一个复合型的叠合盆地,经历了6期大的构造发育阶段,形成了五大含油气系统,勘探层系多,油气地质特征差异大,既富油又富气。

  在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勘探过程中,形成了大型湖盆三角洲沉积成藏理论,分别为针对湖盆发育早期、晚期的浅水三角洲沉积成藏理论和湖盆发育鼎盛期的深水三角洲沉积成藏理论,揭示了叠合连片的低渗透岩性油藏和致密油的成藏特点。基于这项成藏地质认识的创新和深化,通过整体部署、整体勘探,落实了姬塬、华庆、陕北、陇东4个石油规模储量区。

  在天然气勘探方面,形成了克拉通盆地沉积成气理论与技术,包括上古生界致密气地质理论和海相碳酸盐岩成藏理论。地质理论创新与勘探技术进步,推动了盆地天然气勘探不断取得新的发现和突破,形成了苏里格、盆地东部和海相碳酸盐岩3个大气区。

  经过几十年发展,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地质特点,已形成多种行之有效的勘探技术。通过近年来的持续攻关,复杂地表地震勘探技术大幅度提升了复杂地表区资料品质。低渗透岩性—致密储层预测技术系列大幅提高了地震含油性预测符合率,支撑了勘探部署和开发上产。针对中生界致密油,采用水力喷砂分段定点多级压裂工艺,实现多薄层纵向充分动用。针对上古生界苏里格致密气,可采用全程防水锁滑溜水挟砂压裂技术。这些新技术应用,提高了单井产量。

  目前,鄂尔多斯盆地的勘探主要集中在中生界石油和古生界天然气两大领域。在石油勘探方面,围绕陕北和陇东成熟区勘探,规模储量不断扩大,主要有安塞、靖安等陕北老区,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发育区。在镇北、合水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砂体发育区勘探,形成两大长8富油区。在西北姬塬浅层东北体系和深层西北体系多层系叠合区获得大突破,形成多层系富油区。通过深化湖盆中部华庆地区重力流沉积体系的整体勘探,发现了华庆油田。延长组长7致密油勘探取得大突破,已形成新安边、陇东和陕北3个储量富集区。在天然气勘探方面,围绕苏里格气田周围持续勘探,已形成超大型整装规模储量的大气田,也是中国最大的致密气田。在盆地东部,围绕上古生界多层系勘探获得重要进展;在盆地南部,新区天然气勘探已获突破,有望形成规模储量的勘探接替区。同时,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扩大了靖边气田的探明储量。

  随着盆地内油气勘探的逐步深入,盆地勘探对象由常规低渗透岩性油气藏逐步转变为非常规致密油气藏,储层物性不断降低,勘探目的层不断加深,已进入层位下移、品位更低、风险更大的勘探阶段。勘探后备领域不足,资源劣质化问题突出,勘探成本高,新领域勘探风险不断加大,复杂地表地下油气藏地震预测及测井识别技术需要进一步攻关。面对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一方面保证勘探成熟探区的工作量投入,保持合理的探明储量升级。创新发展复杂地表地震采集技术、致密储层、碳酸盐岩储层预测技术和“三低”油气层测井识别技术,提高勘探准确性与成功率。另一方面,深化基础地质综合研究,加大风险地震勘探与风险井钻探,提高勘探成功率。创新地震勘探方法,提高油气层预测精度。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丰富,石油资源探明率已超过1/3,整体处于勘探的高峰阶段,油气剩余资源还十分丰富。在未来一段时期,我认为,鄂尔多斯盆地的勘探重点要围绕中生界四大常规油富集区、苏里格致密气、奥陶系风化壳碳酸盐岩气藏的深化勘探。大力发展非常规资源,包括致密油、页岩油、致密砂岩气和致密碳酸盐岩气。致密油尽管储层致密、储量丰度低、开发难度高,但是勘探程度低,资源潜力大,只要采用新技术勘探开发,可形成数个有经济效益的大油田,是未来石油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致密气也仍有形成大气田的勘探潜力。(本期嘉宾:郭彦如,为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气田开发研究所副所长)(记者 杨振宇采访)

http://news.cnpc.com.cn/system/2017/04/26/001644631.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326-1056464.html

上一篇:【石油知识】石油、天然气如何“走”到世界各地
下一篇:ExxonMobil 的3D地震成像视频
收藏 IP: 27.17.1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6: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