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uspex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ruspex

博文

《背包》里的游戏人生 精选

已有 5057 次阅读 2021-4-22 08:11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苏有朋唱过一首歌,《背包》,这首歌发行的时候是1994年,那时我刚买了第一台电脑,当时忽悠父亲说想学编程。父亲也很豪爽,掏钱就买了。我记得配置是486的CPU,4根256K的内存条,1个硬盘,1个5寸盘的软驱。总之在当时来说,配置虽然不是顶配,也是很好的了。

       不过电脑到手,首先学会的是玩电脑游戏。毕竟之前玩任天堂卡带式的游戏,如魂斗罗、超级马莉、冒险岛、绿色兵团、双截龙,诸如此类的,已经不能满足我对游戏的渴望了。但是那会没网络,游戏哪来呢?就骑着单车找周围有电脑的朋友或卖电脑的公司去拷,拿着那种5寸的软盘。我记得当时有个游戏叫金庸群侠传,是 RPG 类型的,里面有很多装备可以换,但高级别的装备需要打好多怪升级后才有,所以,就想偷个懒,然后就用 PCTOOLs的软件去Debug游戏程序里的变化。那会的游戏程序写得不复杂,存装备的地址基本是有迹可寻的,很快就找到了。找错了也不要紧,程序运行不了反正还可以改回来。就这样,我把游戏里的装备几乎全改出来了,那个打怪真叫爽啊。我当时差点准备把那些改装备的经验写篇文章投给《大众软件》期刊。一个我现在还留着创刊号但早就关掉了的期刊。

       还有一个DOOM的三 D 枪战类游戏,也是打怪的,跟现在网络上玩的CS这个类型的很像,应该算是鼻祖级的吧。不过那会电脑游戏的三 D 贴片技术很烂,每一片都很大,没办法,硬件条件限制,再精细点电脑会变得很慢,枪战这种要速度的,只能牺牲视觉感受了。后果就是,这种打怪的旋转起来会有强烈的眩晕感。我经常是强忍着恶心来玩的,一玩就是四五个小时。

        两年后,《红色警戒》发行。三年后,《帝国时代》发行。因为这些都是英文版,我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了不少英文单词,最记忆犹新的是《帝国时代》里的photon man,在玩的时代,输入这个单词,就能得到一对激光武器战士,作弊以后的威力大增。

        说实话,那时候对游戏是绝对的着迷,毕竟年轻嘛。大学玩任天堂,毕业后各种电脑游戏,硕士也会经常去买盗版游戏光盘,博士在北京读的,就去中关村海龙市场那买,后来03年毕业后刚来复旦工作的时候,坐在当时逸夫楼实验室的机房靠门口的位置,也还是会玩玩《盟军敢死队2》。

         而家里那台玩游戏的电脑,也坚持用了很长时间,因为壳子还是挺扎实的。里面的芯倒是换了好几代,软驱换上了3.5寸的。主板也自己升级了。所以,我的湖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是在这台电脑上写完的,里面的实验也是在上面用Matlab跑好,慢慢做出来的。甚至2003年博士毕业论文也是在这台机器上写好的,因为当年非典,我提前从北京回到湘潭,所以,博士论文只能在家写好,然后6月回北京,中科院自动化所,隔离了一周后完成答辩的。

        回想下,玩游戏对我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我想,如果没有这台电脑,应该是不可能有现在的我的。玩的过程中,我基本上把电脑里的很多软硬件知识学会,那会的电脑升级全是自己 DIY 出来的,为了追求打字效率,五笔字型也是从那时起学会的。包括英语,也是玩游戏才多多少少没完全退化掉,才有了后来考研的成功转型。

        它的后果是什么呢?我觉得我博士导师说的对,玩游戏没问题,只要不在我这玩就行了。我自己也带过学生,好几个都是小时候玩得挺多的,到真正做研究的时候基本不玩了。而我呢,我可能已经好多年没玩过游戏了吧。因为我觉得,游戏是一个相对确定的,坚持玩,你总能玩赢的。但是,科研是一个未知系数更大的,更挑战个人智力极限的游戏。所以,这么看来,我其实又还是在玩游戏,不过我对游戏的定义更宽泛了。

       现在呢,我的《背包》里已经没有了那些用来拷贝游戏的软盘了,但却有着我玩游戏后写的一些心得,比如《爱犯错的智能体》、翻译的《统计学习要素》(第二版)。相信不久以后,我背包里的游戏心得会越来越多,毕竟人生也是一场游戏。如果要给这个游戏加个预期,我希望它是一场不留遗憾的游戏。另外,你有啥值得分享的游戏人生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平猫
2021年4月21日

zjp.jpg

张军平,笔名平猫,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自动化学会混合智能专委会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图像处理、生物认证及智能交通。至今发表论文近100篇,其中IEEE Transactions系列26篇,包括IEEE TPAMI, TNNLS, ToC, TITS, TAC, TIP等。学术谷歌引用近5000次,ESI高被引一篇,H指数33.


出版科普著作《爱犯错的智能体》,曾连续24次推荐至科学网头条,曾五次进入京东科普读物新书榜前三名。该书获得2020年中国科普创作领域最高奖,即2020年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第六届优秀作品奖金奖,也是人工智能领域科普作品首次获得该奖项。同时,该书也获得2019年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普奖,中国科协的典藏2020科普『优秀图文图书』奖,2020年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科普项目)。他也翻译了人工智能中经典数据挖掘书、量化投资领域的红宝书《统计学习要素》(第二版)。


他关于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的观点曾被《国家治理》周刊、《瞭望》、《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等媒体多次报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89532-1283154.html

上一篇:音乐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思考
下一篇:黄河石林越野极端天气能预测吗?
收藏 IP: 116.230.90.*| 热度|

8 郑永军 段含明 蔡宁 段煦 康建 黄永义 李剑超 杜占池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3: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