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科学编辑isechina的官方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sechina

博文

如何从审稿人那儿获得更高质量的同行评审报告?

已有 2285 次阅读 2019-3-22 13:37 |个人分类:同行评审|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同行评审, 期刊, 审稿人

期刊收到同行评审报告的质量存在层次不齐,撇开让人捉摸不透的某些审稿人意见不谈,许多编辑团队发现他们经常会收到这样的意见:

  • Meandering and difficult to interpret 文章结构松散,难以解释

  • Sparse or lacking the level of detail needed to be constructive 缺乏细节,还需要构建

  • Hyper-critical in incidental areas while missing the bigger picture 过度纠结细节而未顾全大局


这种重点不突出或结论不清晰的审稿意见很可能会给同行评审决策造成障碍,并牵扯到所有利益相关方。许多期刊团队都在努力为作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但他们感觉审稿人的评审质量往往超出了他们的控制范围。虽然不能保证期刊获得超一流的审稿意见,但您的编辑团队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来提高审稿质量。

1 使用同行评审反馈表

期刊可以采取的最有效步骤之一是要求所有审稿人填写一份标准化的反馈表。使用必需的、标准的反馈表,期刊可以确保所有的审稿人都能在关键地方着墨,同时阻止审稿人给出无关紧要的反馈。如果不回答完所有必要的问题,审稿人就无法提交意见。

2 平衡评审反馈表问题数量,并使其具体化

一旦期刊建立了一个反馈表机制,需要定期跟踪反馈表质量,并根据需要对问题进行调整,以改善反馈结果。

最好的评审反馈表需要平衡问题的数量,请记住,审稿疲劳是真实存在的!

让问题具体化,这样审稿人就能理解每个问题的目标——这包括清晰地编写问题并格式化发问。例如,期刊可以使用开放式问题进行实质性反馈,并使用 Likert Scale问题进行高层次的评估和建议。

您需要避免一些常见的问题:

·Requiring nonessential questions 避免提出不重要的问题。

·Combining questions 合并问题: 确保每个问题只有一件事。当问题涉及多个领域时,审稿人更有可能提交不明确或不完整的回答。

·Not asking for a publication recommendation 不对审稿人要求是否推荐发表: 虽然论文的接受或拒绝取决于编辑,但要求审稿人推荐是否可以发表,可以确保你您正确地阐释他们的评估意见。

您也可以在反馈表的末尾加上一个开放式的回复框,让编辑可以对意见做出评论。这将确保即使您的表格并没有涵盖所有方面,审稿人也能够对他们认为有必要的稿件的各个方面进行评论。这块区域可以帮助您不断改进反馈表。

图片来源: J. Kelly Brito

3 限制更改和重新提交轮次

除了采取措施改进初始审稿人的意见外,期刊还应为修改和提交审稿人的轮次设置明确的参数,以确保后续的意见仍然保留和有用。正如Aztlan Journal of Chicano Studies期刊的前主编Wendy Laura Belcher所述,审稿人的反馈意见在经过多轮修订和审核后可能会变得不那么集中。

Belcher说,编辑们应该注意一个常见问题,审稿人会在每轮评审中挑选出新的问题和意见。对于只想满足自己期望的作者和审稿人来说,这可能会变成一个令人沮丧的循环周期。期刊可以通过设置明确的参数,即审稿人应该对稿件的哪些方面进行审阅,以及稿件的审稿修订轮次数来进行限制来避免这些情况。

4 帮助审阅人改进

最后,您的期刊可以帮助审稿人成长和改进审稿意见,通过反馈让审稿人深入了解他们反馈的质量

另外,期刊既可以向审稿人提供对其意见的直接反馈,指出哪些意见最有用,哪些意见是不必要的或令人困惑的,也可以向审稿人发送这些意见的副本。

参考文献:

https://blog.scholasticahq.com/post/get-higher-quality-peer-review-comments/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87871-1167259.html

上一篇:技能get | 周二接受率最高?尽量不要在周六周日提交新论文!
下一篇:ScienceOpen与IET合作,聚焦能源电力工程研究
收藏 IP: 153.34.21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7: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