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fiazh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ofiazhan

博文

造物与设计,文化生态学视域下人的“第三种智慧”

已有 2874 次阅读 2018-5-11 20:0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造物, 手工艺, 文化生态学, 文化性意义, 设计

今天读到一篇不错文章,特此做一记录,仅供日后查阅。写完后颇有感慨,所以题目引用柳冠中老师的“第三种智慧”之说。

最近Stuart Walker教授主编的《Design Roots: culturally significant designs, products and practices》《设计之根:文化意义性设计,产品和实践》一直未想到要看过。以为太熟悉了,自己这几年都是听着里面的故事过来的。也懒得去找来读。近几日突然想到要看看,但是图书馆只有电子版的,所以就索性在亚马逊上买了一本。发现里面倒是有很多不知道的作者的文章都还不错的。自己一直去读远方的东西,反到不注意身边的故事。我想同行都有这样的体会。

除了StuartMartyn的文章(Stuart的文章教人多思,尤其是关于“why; Martyn的文章可以学到实用主义的,关于研究方法论的反思),这位作者的文章是此书一亮点。

题目:Making and its Cultural Ecological Foundations (造物与其文化生态学依据)

作者:Patrick Dillon

与《Design Roots》的施策性侧重点不同,这篇文章是诠释性的,非常理论化,但是是通理,并不是自言自语。文章分析论证非常严谨,有理有据,很有说服力。虽然题目里面有生态的概念,但是跟狭义的环境的概念关联并不是太大;同时跟人类学和社会学视角下的的文化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也不太一样。本文聚焦到“making”这一实践性很强的动作上。这个“making”其实涉意非常广泛,字面意思是塑形,造物的实践过程;导致某目的的手段和途径;在历史的范畴内它被用来指涉手工制作的实践(手工艺);但是“making”当代的意义延伸到一切造物活动(包裹运用机器和技术媒体的创客运动,生产及实践等);凡是为了某种打算意图而进行的实践都是“making”但这种making强调的是物质文化的实践。

文章首先从实践与文化资本的角度出发,把“making”看成“transaction (交易),我想在这里为“interaction”或者“communication”更好理解,作者因为采用布尔迪厄的经济“资本”“ 场域”的语境,所以把它看成transaction。同时他认为这种“transaction”是一种Harari(人类简史的作者,这是一本简明人类及文化进化的书,2014年首次英文出版)所说的“复杂游戏”。这种 “交易”性的复杂游戏是建立在社会准则,经济条件,物质资源,交换方式,制度结构,人文资源,信仰,价值观,品味,需要,欲望,生产消费模式等基础上的。正是这种复杂的交易构成了物品的文化生态图景,因此“making”便具有了复杂的文化意义。也因为此错综复杂的“交易”性质,使得“设计”从“制作”中分离出来, 使得“工艺制品”从“艺术品”中分离。所以作者从开始就把“making”置于一个宽广的文化生态学的框架里。然而,作者援引Sennett2008)的观点,认为这种这种“文化意义”不仅仅承认作为手工劳动的制造,也承认依赖现代技术的制造。这同时也是是为此书中的文化意义的更包容性的视域辩护(此书不仅仅局限于所示意图片上的crafts, 手工艺,传统文化品等视野,更包含当代社会、经济、技术框架下的文化意义)。

同时,作者从现象学出发解释这种“交易”怎么在“概念性”和“感性”这两种参与性模式中发生和交互。这种现象学的阐述其实也是建立在众多对“技术实践”的哲学解释基础之上的,海德格尔对“锤子”的现象学解释也许是个开端。作者给出两个类比,从而给出他的两种参与模式“关联性”参与和“共构性”参与;每个例子中都有这两种模式的互动:

l 1)人通过事先做好记号的途径穿过一景观地带:记号是根据以往的经验的概念性的认知,是“概念性”的参与模式;而人在途中并非没有偶遇,意外等 -- 这种就是所谓的当前现象,是没法被事先预知的,因为你在同时体验,你还没法同时性去抽象认识,所以这种参与模式是作者所谓的“感性”式的参与。也就是在穿越过程中,必然是两种模式的共存的。

l 2)手工编织艺人的工作:在编织过程中,事先的设计,经验,知识,日常惯例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主要的参与性来源,但同时艺人也是“活在当下的”,出错,偶然性等意外事件需要感性模式的介入。我将其中逻辑做一简表更直观,好理解。

关联性参与(外在)

共构性参与(内在)

概念性模式

经验,日常,知识

概念性+感性模式

+遭遇,意外,当下 

这两种模式的参与贯穿制作活动的全过程。他更强调后者的这种“共构”模式是以事先假设和经验知识为主的关联模式,和以当前现象的个体行为的互动。跟本人在“craft的认知性思维模式”(2017)里认为的一样,这种共构是概念性,语言性认知,和体验性,身体性认知的交互作用和影响,而非分离的。所以“making”并不是普遍认为的非抽象的,智力的手工重复性劳动。正如他说:

“This cultural ecological account of the act of making does not distinguish between thinking and doing, or between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and the expression of skill. Rather it sees them all as integral, often subliminal, parts of an embodied process” (Design Roots: 53)

同时作者认为,不同于“关联性参与”模式(语境是外在的,事先被假定的,由图可以看出,context在外围),这种基于文化生态学的“共构性参与”模式的语境是在人,环境加上事先假设的“交易”中即时发生的(emerges out of the transaction itself),如图,context 在内围。借用蒂姆·英格尔德(Tim Ingold)的运动(Movement 概念,作者把这种共构的“making”过程称之为“有目的性的运动”。 Ingold 把很多人类学的活动类比成生物及生态学的现象,比如“making”是一种运动,类似水流,木纹的生长等,这跟他的背景有关系。(题外话:Tim Ingold曾经是剑桥的生物学生,然后转向人类学,他是个在生态人类学领域有一定影响的人物,主要研究生态及社会人类学领域的现象学。他的希望架构人文学科和逻辑数理科学的“宏伟”愿望,使他在人类学的领域找到了一种新可能 他不认为民族志是人类学,还有很多其他观点也十分有争议。什么时候会另写一篇关于Ingold的关于“making”人类学观点。)

 blob.png blob.png

作者画了个图表达共构性和关联性的参与模式(或者存在方式)的相交关系。他称中间的相交形状为Mondorla (即绘画、雕刻等中在圣母升天节用来衬托基督或圣母的尖椭圆光轮),是一种经常出现在宗教艺术中的可变的相对圆环。本人上次在梵蒂冈也有看到很多这样的杏仁形状。这是个具有神秘意义的象征形状,据说产生于基督教之前,跟异教徒和原始人的生殖崇拜有关。作者说,由共构性和关联性,所构成的这种互惠的参与方式是理性和自发互相作用的结果。自发和理性的纠缠,解释了人们为什么在创造和制作的过程中无法完全预料偶然的神秘性。我想这是艺术和人性的创造力的源泉。从这,也可以更好理解反对人工智将从根本上取代人类而成为“后人类”的假说的合理性。这也是为什么除了科学,我们还需要艺术和人文。这个时代是理性、科学霸权的时代,说不定下个时代是“另外一种认知”的时代。如果那个时候人类尚未自我毁灭,是否这种感性,神秘,偶然式样的参与方式能够得到认可并强有力的得以正名?不扯远了。 

其次作者将这种交易(transaction)置于市场的语境中,解释一种关联性的既定模式交易途径,和另一种开放性的偶发性的交易途径的关联和互动。这一部分大量自引,估计之前做过很多此类探索。

最后作者在这种自我布置的文化生态范围,讨论设计,制作和艺术的区别和互动,基本上是区分了手--心(hand-head-heart),认知的-身体的-情感的思维方式,个体-集体性模式,以他们之间的的互相影响和整合。所以他认为文化生态是一个交易性的,现象学的看待世界的方式。“making”作为一种具象化的实践行为,它的文化意义是在和周围环境的共生中产生的。但是本人以为矛盾的一点是,最后作者还不忘初心的点醒:市场是文化生态的促变因素。当然他得再次交代他用“transaction”表述“making”的初衷和立足点。不过随后的一句突兀:文化意义来自于传统并制造传统。“传统”这个词在作者这里完全丢失了它本所应有的深远蕴意,显然在这里只能作为一种“过去经验”来理解。所以作者的这种“文化意义”被置于资本市场的“场域”。当然这篇文章从认识上和现象学反思来看待“making”其实是洒下了一个更广的维度,我们不能纠结于个体情怀的“传统”也得接受这种“交易性”的生活和存在方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86590-1113511.html

上一篇:推荐一篇文章: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手工艺可持续研究
下一篇:由社会学家John Law方法论困境而引发的认识认的反思
收藏 IP: 80.44.79.*| 热度|

6 尤明庆 陈楷翰 武夷山 强涛 张鹰 李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3: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