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nehany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tonehanyu

博文

天地无私,中正平和-《道德经》第5章解读

已有 4056 次阅读 2019-3-13 21:2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天地不仁, 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 其犹橐(tuó)龠(yuè)乎?虚而不屈, 动而愈出。多言数穷, 不如守中。”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这句话是历来最被争议的段落。传统解读认为天地是无情无义,把万物都当做草做的狗。圣人之道,亦当如此。老子写作逻辑总是一会天地,一会人间,弄得读者思维混乱,不知道的还以为老头糊涂了。其实老子逻辑思维非常清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总是先把天地的自然规律讲清楚,指出了为人之道应该向自然之道学习,方可长生久视。天地和万物其实两者之间有着对立而统一的关联性。我们先从天地这个结构角度来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解释为道生混沌,混沌初开,清者上升为天,浊者下降为地。这里的清理解为一直处于膨胀的宇宙虚空,浊理解为凝集而成的星球,始终旋转着悬浮在虚空中。自此天地万物运行的结构形成了,万物在宇宙这个大结构中生灭。宇宙这个结构,或者说天地这个结构产生了,它应该怎么样保持这个结构的长久呢?应该偏爱某个族群吗?偏爱某件事物吗?不,它不能,为了保持这个结构的长久稳定,它不能有任何偏爱喜好。它孕育了万物,对待万物,不能有任何偏爱,只能像待刍狗一样一视同仁。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是沧桑”。其所谓“不仁”,便是不添加私欲,不过分干涉,不有意而为,同时也不苛求回馈,万物各法其自然(自我之本然),这才是道家治国修身思想的真境界。天地对万物有生化之恩,却不具有求得万物回报的主观意识。天地不仁,在于它不恩报、贪恋于不实之物,更不执着于求得万物的恩报,由此便着重强调了天地本身所具有的客观性和无情感性。因为无私,所以才能公平、公正地对待,不会因为私情出现了偏袒和妒忌。天地视万物为平等,所以圣人也不因王侯百姓的地位不同而区别待人”。


从万物的角度来说,万物皆有本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只有适合于本性的生长和生存的法则,才是自然,才是道家所倡导的和谐。所以老子提倡“无为”,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让我们能够返自然,返本真。这里讲的不是万物平等,而是万物的适性之用,比之阶层更高的人类不会因为它的尊贵而不舍,不会因为它的低贱而唾弃。所以天地以万物做刍狗,是说天地无亲(不对万物产生亲疏远近)、无情(不对万物产生喜好)才能使万物以自我本然的方式去运行,此即是“天生天杀”之理。


天地与万物的关系既然清楚了, 人法自然,为了维护组织的长久稳定和发展,那么 “圣人不仁,  以百姓为刍狗。”的解释为圣人者,当与天地合其德,组织领导者不应该有偏爱和喜好,领导者也不要想着对组织个人去施展仁恩,让组织个人对你感恩戴德。更不应该利用控制组织结构资源的枢纽,就去对组织个人进行利用和道德讹诈。凡此种种,必定也让组织个人伪装成你喜欢的样子,造成离德离心,最终组织结构加快崩塌。


一个组织结构离了德,一定会复杂化,麻烦化,腐朽化。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意在指明天地与圣人都是得道之表现,道与德尚存,就不需要彰显仁恩。一旦道、德败坏,就需要显示仁;仁败坏,就需要显示义;义败坏,就需要显示礼。正因为“礼”与“道”的本末位置发生颠倒,处于心灵本真的东西被认为的框架层层包裹起来,人们追求于“礼”上的法度,便容易失去“道”的自然,由此就会加速社会危机的进程。所以与其“仁”,不若返璞归真合其“道”,使人人皆得自然之质朴,才不会产生利益纷争。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之间的结构形成以后,它是在演化万物的过程中,是如何运作的呢?老子做了一个巧妙的比喻,就好像一个风箱一样。如果没有人去摇动它,它就虚静无为,但是它生“风”的本性仍然是不变的,如果有人去拉动它,那么风就自然吹出来。当中是空的,但抽动起来可以发出无穷无尽的风力。按照老子讲完了天地之间的结构如何运作以后,那么人间社会组织又该如何运作呢?组织领导者不在言多,多言反而会导致黔驴技穷,失去组织个人的信任。不如按照自然法则少说、多看、多做就叫“守中”。 “中”就是自然法则,天地之道的中正平和,从而保持组织结构的良性发展和长久稳定。相反,组织者“施仁恩,搞控制,耍手段”一定会让组织结构畸形发展,最后结构垮掉。


天地无私,中正平和,为组织和个人长久稳定和良性发展之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78182-1167367.html

上一篇:周流六虚,自性圆融-《道德经》第4章解读
下一篇:无善无恶,心静如渊-《道德经》第8章解读
收藏 IP: 183.193.3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9: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