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土著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hliu 理论物理博士,湖南大学教授。

博文

科学理论是发现还是发明的? invention和discovery不可同日而语! 精选

已有 28100 次阅读 2015-4-16 18:18 |个人分类:拾穗记|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爱因斯坦, Discovery, invention

 We now realize, with special clarity, how much in error are those theorists who believe that theory comes inductively from experience. Even the great Newton could not free himself from this error (”Hypotheses non fingo”).**

** ”I make no hypotheses”

A. Einstein, ’Physics and Reality’, J. Franklin Inst. 221, 349-382 (193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在爱因斯坦看来,invention和discovery不可同日而语

早在1934年,爱因斯坦发表了著名的哲学论文On the Method of Theoretical Physics》,(Philosophy of Science, Vol. 1, No. 2, (Apr., 1934), pp. 163-169)。杨振宁先生极为推崇这篇文章,在很多文章、场合中提到篇文章。

在爱因斯坦看来,科学理论是人类心智的自由发明(free invention)。在理论物理的根本方法中,根本没有发现(discovery)这个词。也就是说,发现,在爱因斯坦的心目中,不过是技术层面的事,在科学上的作用是第二性的。注意,杨振宁先生把“free invention”翻译成了“自由创造”

请看爱因斯坦文章截图之一:

之二:

二,西方科学系统中的inventiondiscovery有严格区分

和爱因斯坦的思想相通,托马斯·库恩关于科学革命的一个著名论断是,

科学理论是人类的智力发明(invention)而不是发现(discovery)

而这一论断也为西方科学界、哲学界、科学史界等普遍接受。

伴随着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出现,西方思想界早就已经开始批判牛顿的著名论断“我不做假设”(Hypotheses non fingo),反而认为科学理论是人类的智力发明(invention)而不是发现(discovery)。库恩提出的这个命题,不过是历史的必然。

三,中国人理解的inventiondiscovery和西方科学界截然不同

发明(invention)和发现(discovery)这两个概念,中国人的理解还局限于日常用语阶段,和西方现代科学系统中的定义,完全相反!

必须强调,杨振宁先生认为,西方科学界的invention一词,更加接近中文中的创造一词

必须说明,中国思想界,也早就主动接受了西方科学界的说法。试看土著21年前的小文章。

四,必须置身西方科技界的语境下理解爱因斯坦的信

1953年爱因斯坦给J.S. Switzer的那份著名信件,中外对these discoveries”或者those discoveries”和中国古代科学进步的关系,争议已久。对由于历史的误会,原来很多人以为是“these discoveries”,争论的空间较大。感谢谢力的考据,把爱因斯坦的原信找了出来,原来是those discoveries”,这样,争论的空间就较小。全文如下:

Development of Western science is based on two great achievements: the invention of the formal logical system (in Euclidean geometry) by the Greek philosophers, and the discovery of the possibility to find out causal relationships by systematic experiment (during the Renaissance).

In my opinion one has not to be astonished that the Chinese sages have not made these steps. The astonishing thing is that those discoveries were made at all.

爱因斯坦对文字非常小心,不仅仅是他,整个西方科学界和思想界,绝不会把discoveryinvention混为一谈。

很明显,logical system (in Euclidean geometry)是一个创造(invention)。利用推理找出逻辑关系就属于发现(discovery)了。这个发现指的是例如推出电磁波、推出黑洞的存在等,和一个科学体系例如创立欧式几何、牛顿力学、电磁理论、量子力学、相对论如何能同日而语呢?

至于“those discoveries”,连利用推理找出逻辑关系这样的发现都不如!因此,“those discoveries”一定是中国人的“贡献”。或者说,中国古代哲贤并没有多少创造力,有的仅仅是一些小发明。这些小发明,在西方科学语言中是发现。而这些发现,也不是逻辑的力量。所以,较好的翻译是:

西方科学发展建立在两个重大成就的基础之上:希腊哲学家们(在欧几里德几何学中)发明了形式逻辑体系,和(文艺复兴时期)发现了通过系统的实验找出因果关系的可能性。

在我看来中国哲贤没能走出这些步骤不足为奇。令人惊讶的倒是中国人也做出了一些(其它的)发现。


五,结论

1,爱因斯坦的这封信,少数派代表王书宗的理解比较合理,多数派代表郝炘李宁刘立谢力吴国盛,特别是洪建辉的理解,至少不符合爱因斯坦的用词习惯。

2,推荐杨振宁先生对爱因斯坦invention一词的翻译为创造,而不是发明。(杨振宁文集(上),华东师大,1998。有两篇文章《爱因斯坦对理论物理的影响》《爱因斯坦和现代物理学》有提及这个词的翻译。具体见:313页,331页。) 注意,网络上有些版本不是杨先生的翻译。

3,科学理论是发明的,也就是人类心智的创造。

————

附件:

1,爱因斯坦:On the Method of Theoretical Physics,Philosophy of Science, 1(1934)163-169.

Einstein On The Method of Theoretical Physics.pdf

2,王鑫,刘全慧,为什么说物理学理论是发明的? 湖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8(1994)83-85.

为什么说物理学理论是发明的.pdf


————

延展阅读

谢力: 爱因斯坦有才就是任性

谢力: 爱因斯坦的理论物理学死了

谢力: 控制理论能够挽救理论物理

李宁:就爱因斯坦老师的那封信正式请教一下刘全慧老师

麻庭光:也说中国的发明与发现

麻庭光: 说说爱因斯坦来信的文化背景

刘立:转变:爱因斯坦信中“those discoveries"是中国人滴

李泳: 科学是自由发明的

袁贤讯: 我也说说老爱的those discoveries

孙小淳:李约瑟对爱因斯坦信的理解

金耀初:爱因斯坦到底想表达什么?

嵇少丞:那国家人一“思考”,爱因斯坦就发笑

张学文: 概念(含定义)在科学理论中更具有基础意义

____________

杨正瓴翻译爱因斯坦回信博文链接汇集:真傻的贡献




爱因斯坦的回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77-882973.html

上一篇:老师吐血也未能阻止研究生复试分数线下降
下一篇:空和无的物理学——以光子气体的化学势为例
收藏 IP: 49.123.107.*| 热度|

79 陈小润 谢力 潘学峰 杨正瓴 李学宽 刘立 蔡小宁 朱晓刚 王春艳 曾杰 肖重发 徐晓 田云川 王书宗 戴德昌 李伟钢 李宁 韦玉程 吕喆 张云 邢志忠 王安良 袁海涛 罗教明 麻庭光 王金良 王国强 冷永刚 曹则贤 应行仁 白冰 李泳 黄永义 庄世宇 张磊 李慧鑫 鲍得海 蒋敏强 赵美娣 王荣林 高召顺 张江敏 李轻舟 洪建辉 孙小淳 许方杰 陈湘明 赵国求 許德惇 蔣勁松 钱大鹏 李毅伟 彭雷 文克玲 physicism wolfgangg Anticommutator ZeroK wangqinling hudawangxin tuner xchen crossludo trtrtr3929 seaocean wqhwqh333 wangjin31js dulizhi95 hkcpvli liyouxi Louiselizabeth ymytm enet37 kmzhaojian XY jxg912 WindsorWillVI cuckoldhawking straponHawk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9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18: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