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土著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hliu 理论物理博士,湖南大学教授。

博文

量子力学应用于石墨烯的一个基本困难 精选

已有 21331 次阅读 2011-2-16 19:47 |个人分类:拾穗记|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量子力学, 物理, 石墨烯

一,预备知识

    物理学研究自然界的物质及其运动。理论物理和物理理论的侧重点有些许差别。理论物理会预言自然界会存在某种物质或者运动。而物理理论会问:假设这种物质或者运动存在、或者因为这种存在,后果会如何? 前者的例子有:狄拉克的相对论量子力学回答了为什么会出现反粒子;而基本粒子的夸克模型,给出了几乎所有基本粒子为什么会存在的原因。后者的例子如:石墨烯能够稳定存在,能够直接观测到诸如分数量子Hall效应、Andreev反演Klein遂穿效应还有一些其他零质量费米子效应。如果是理论物理,应该首先预言出石墨烯的存在!

    什么是基本理论问题? 正常导体是超导体的一种特殊情况,正常导体的物理机制在超导中,如果超导问题不清楚,正常导体很多问题就说不清楚。对于正常导体来说,超导问题就是基本问题,从超导逼近正常导体能给出新的物理。波尔兹曼统计是费米-狄拉克统计和波色-爱因斯坦统计的特殊情况,从费-狄统计或者波-爱统计逼近波氏统计,能给出很多新的物理,前者是后者的基本理论问题。

 

二,从量子力学到石墨烯:逻辑上还需要一点理论物理

    关于石墨烯的研究,有宏观和微观方面这两方面的研究方向。微观上,多认为是零质量费米子在平面上的运动,文章浩如烟海;宏观上,常认为石墨烯为连续的板壳,具有弯曲效应,文章不多,参见GeimNovoselov等,Subjecting a Graphene Monolayer to Tension and CompressionSmall 2009, 5, No. 21, 2397–2402。其实介观上,石墨烯面是弯曲的,有下图为证。

    那么,如果把量子力学应用到石墨烯上,考察电子的运动,一般文献按如下逻辑给出熟知的零质量费米子哈密顿。

    不过理论物理学家会问一个问题:量子力学的基本形式仅仅适用于三维平直空间,而石墨烯上的电子生活在二维的弯曲空间里,通常的量子力学理论体系能用吗? 反过来说,如果认定通常的量子力学理论体系能用,实际上是一个假设。物理容许逻辑上的跳跃。不管这个理论有无深层次的道理,就从这里出发,如果得到的结果都得到了实验的检验,也是高水平的物理学。不过这个做法不够理论物理。

 

三,您了解狄拉克的烦恼吗?

    正则量子化是狄拉克对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贡献,他也为此烦恼了一辈子。

    狄拉克的《The Principles of QM(第四版)114页上,有一个脚注如下:(将经典力学哈密顿量子化要小心。) This assumption is found in practice to be successful only when applied with the dynamical coordinates and momenta referring to a Cartesian system of axes and not to more general curvilinear coordinates. 这是青壮年时的狄拉克的观点。1970年代有几年,老年的狄拉克在大洋洲有十来次演讲,部分被编辑成为一本书:《Directions in Physics(Wiley, 1978)。有一篇发表在一个短命的新西兰物理刊物《Fields and Quanta(3(1972)139)上,其中有两段话映照了青壮年时的观点:(正则量子化会出现很多不可对易性。)不可对易性果真是量子力学主要的新概念吗?以前我一直以为是的,但近来我开始怀疑,”。“如果要问量子力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我现在倾向于要说:这个特征并不是不可对易代数,。”

    壮年的狄拉克研究过弯曲空间量子化,发现直接将Piossion括号变成量子正则对易关系时,必须修改为狄拉克括号,然后量子化才能给出正确结果。这些结果总结在狄拉克的另外一本著作中:《Lectures on Quantum Mechanics(London:Academic1966)狄拉克其实在不断试图超越他自己

    如果细读了狄拉克的文字,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有很多人为球面上粒子运动的量子力学而烦恼。其中有一位是名家Kleinert,在其专著《Path Integrals in Quantum Mechanics, Statistics, Polymer Physics, and Financial Markets》,(World Scientific2006) 4th ed. 有专门的一节:Particle on the surface of a sphere。大意是说,狄拉克正则量子化规则,给不出球面上粒子量子运动哈密顿的正确形式。如果要给出正确形式,应该重新思考量子化规则。Kleinert提出了一个所谓的“群量子化”法则。球面上粒子量子运动哈密顿是SO(3)群生成元的Casimir算符。而狄拉克对易关系,不过是李代数生成元之间的一个代数关系。

 

四,从哈密顿量到动量量子化:一点一点超越狄拉克

    量子力学适用于三维平直空间中的粒子运动。如果把石墨烯弯曲成一个刚性的曲面,此时电子的动能不能仅仅由一个Laplace算符(当然要乘上一个系数)来表达,会多出一个曲率能量项。而推导这个项,不能认为电子生活在曲面上,而是生活在三维平直空间中,曲面不过是提供一个约束。不过这个约束完全没有沿用狄拉克定义的第一或者二类约束的概念。这个项的明显形式为(H为平均曲率,K为高斯曲率)

这个一个曲率能量项最初步的推导是1971的德国学者做出来的(Ann. Phys. (N.Y.) 63(1971)586),但是有些粗糙,几乎没有人注意。直到1981年,巴西学者da Costa的工作 (Phys. Rev. A23, (1981)1982)有了严格推导之后,才受到广泛的注意。纳米科技的进步,诱使人们给出了不下20个在碳管、石墨烯等体系上观测这个曲率能量项的建议。唉,真是人算不如天算。第一个实验观测居然出现在光子晶体中:A. Szameitet al Geometric Potential and Transport in Photonic Topological CrystalsPRL 104 (2010)150403

    这个发展,超越了狄拉克的弯曲空间量子化的正则对易量子化规则。

    不过在这个问题上,绝大多数研究人员还在狄拉克指定的规则内打转转。这个规则不能直接量子化Poission括号,而是量子化狄拉克括号。发展出两个途径:一个途径是直接量子化哈密顿;另外一个就是先量子化动量,再量子化哈密顿。文章在100篇以上,规则越来越复杂,吵得一塌糊涂。一篇综述见:Golovnev, Canonical quantization of motion on submanifolds. Rep. Math. Phys., 64(2009)59—77.

    而在动量量子化方面,我们也做了一点工作。不循狄拉克的的规则,也是直接把曲面嵌入到三维平直空间中我们给出的量子力学动量为:

它其中比平直空间的动量算符多出一个几何不变量:平均曲率矢量场。文章见:Liu Q H., Tong C L., Lai M M., Constraint-induced mean curvature dependence of Cartesian momentum operators J. Phys. A 40(2007)4161。我们也把这个动量称为笛卡尔动量。

 

五,回到石墨烯

    如果认真研究电子在石墨烯上的运动,由于石墨烯本质上是弯曲曲面,量子化从第四节中的量子力学动量和动能出发最为妥当。最后通过逼近的方式给出近似平面上石墨烯上的运动,就可以理解一些不明显的效应可以忽略。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了解并不充分,可以说量子力学应用于石墨烯具有一个基本问题标题说是一个“困难”,不会出现在物理学文献中。如果在物理学文章中,出现将是类似如下的干巴巴的文字。

    将石墨烯面闭合起来变成一个球,然后研究电子这个球面上的运动,Kleinert(H. Kleinert and S. V. Shabanov, Proper Dirac quantization of a free particle on a D-dimensional sphere Phys.Lett. A232 (1997)327)建议将狄拉克的第二类约束进行Abel反投变成第一类约束,然后量子化。这个建议没有把Kleinert自己建议的“群量子化”规则进行到底,本文从我们建议的笛卡尔动量出发,发现“群量子化”规则也完全有效。

__________

土著是个石头迷,昨天捡拾到的一块石头,晶化得还算不错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77-413565.html

上一篇:读一部高等量子力学著作,享一段快意人生
下一篇:曾经年少
收藏 IP: 222.247.53.*| 热度|

37 傅云义 刘进平 吕喆 刘庆丰 刘俊明 李学宽 马红孺 鲍得海 肖陆江 陈方培 许洪光 赵国求 王涛 李毅伟 谢鑫 戴越 胡新根 张志东 陈辉 陈安 许先进 孟利军 侯吉旋 张亦放 罗慧娟 任益辉 杨锐 苏力宏 梅振华 AprilSky iwesun ZeroK xqhuang liangqiang vigorous XY qianxun1991

发表评论 评论 (6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8: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