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gyiqiao194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ongyiqiao1949

博文

记另一位老友 精选

已有 6018 次阅读 2018-2-28 16:08 |个人分类:流年碎影|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记另一位老友

 

                           [正宫] 小梁州

 

   故人李占春下午来,执手晤对,泪下纷纷。话及往事,数度哽咽。当年贫贱订交,俱初涉世,而今已年过花甲矣。

 

    重逢老友倍相亲,共话前尘。当时都是少年人。凭谁问,华发到双鬓。

    [幺篇]  惊心旧事从头论,细拈来泪落纷纷。悲故交,凋零尽,浮生何似?飘忽一流云。

 

      上面的这首小令,是我二零零九年刚从原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一位名叫李占春的同乡老友远道前来看望我时写下的,主要是刻画了当时见面时的情景。

那次,占春进了家门,甫一落座,大把的热泪就涌流出来。他没来得及说一句话,坐在沙发上,埋着头,一只大手捂着眼睛,不断擦抹着满脸的泪水。好长时间,他才慢慢抬起头来擦掉最后一颗泪珠,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然后,我们俩这才慢慢叙谈起来。

说起来,我们是四十多年的旧交了。而这回是我一九八零年离乡二十九年后的第一次重逢。

从似乎已显得很遥远的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我们俩即同在本村小学里当民办教师。那时,我不到二十岁,他大我几岁,也不过二十四、五岁。他其实文化程度不高,只念过几年小学,后来当了几年兵。但人极儒雅脱俗,说话细声细气,还有几分腼腆。他不太爱说话,但一旦与人交谈起来,又连绵不断,妙语时出。人生得也很清秀,穿着不好但干净整洁,村里人都说他的模样和做派像个大姑娘。

我们学校共有男女老少五名教师,大家都合得来。而我与占春之间,尤多了一份心灵相通的默契。

他是个认真细致的人,待人做事之认真是出了名的,容不得一丝一毫的苟且。大家相处在一起,虽然他也有幽默诙谐的一面,说个笑话,逗人一乐。但从不会语涉狭邪,也从不会伤害别人。做起事来,一丝不苟,看起来像是有些迂缓,但其实效率很高、干净利落。他很淡泊、与人无争,什么事都退在后面。连走起路来,都是从容不迫,淡淡定定,一副气定神闲的神态。对自己不喜欢的人和现象,保持距离,渊默无语而已。天生一种优雅风姿。

性格又极耿介。和家人、同事、朋友、村民之间,他既亲切温和,同时也严谨自持,绝无妄言邪行。就是在自己家中,有活干活,没事时独处一室,端正地坐在椅子上,一语不发。对于一些在他看来具有原则性的事情,他更是会坚守不移、寸步不让的。

有一年我奉命去县城“学习”,要离开学校一段时间。其时,我在学校负点小责任,且管理着账目。大家议定在此期间由占春来接受。交接时,我把一大摞账本交给他,告诉他收入若干、开支若干、结存若干。他说这样不行,要不一笔一笔地从头计算清白,要不就全部封存、重新建帐。我当时有些愕然。原来我考虑得很简单,根本没有想到会是这样。

但这也正是我很佩服他的地方,也是我们深厚友谊得以巩固的基础。在他身上,我感受到传统知识分子所尊扬、褒美的那种气概和操守。尽管就文化程度而言,他甚至连个小知识分子都算不上。

占春在财货金钱的取予受舍之际,把持的是非常严格的。取舍有道这条古训,他一点都不肯含糊。那时,民办教师的报酬,是在各自生产队记一个劳力的工分,以参加年终分配。另外,上级教育部门每月发给两元(几年后改为五元)补贴。除此之外,他无任何非分之念。守身如玉,近乎洁癖。由于孩子多、家累重,他的生活就显得极为清苦。他最小的孩子才几个月,奶水不够,只好每天买一毛钱的水豆腐,在锅里蒸热后,给孩子喂食。有一年春季,受村干部委托,我带了几个力气大些的男孩子,徒步去十华里外的堠堌集上买树苗以绿化学校。回来路上,远远看见一个人,头上顶着一口足有二十几斤重的大瓷缸蹒跚而行。走近一看,正是占春。他擦擦额头上的汗水,告诉我:家里没有水缸,攒了数月的补贴,买了这口缸。因为没有自行车,只能徒步往返。圆滚滚的水缸不好拿,只有托举在头顶。

说起因为没有自行车而遭遇窘境,我俩还有一次共同的经历。

有一天下午,区里要召开一个什么“万人大会”,我们都得参加。区“革委会”所在地离我们村子十五华里。我俩都没有自行车,只好徒步前往。大会开到一半时,忽然西北天际黑压压的浓云急速滚涌上来。万把人的会场顿时乱了套,不由分说,各自慌不择路,四散奔逃而去。当时的绝大多数人,不管好赖,总算有辆自行车代步。我俩的劣势顿时显现出来,路又最远,两只脚无论如何赶不上自行车轮子。才走了几里路,大雨即倾盆而下,天变得漆黑一片,真所谓伸手不见五指。耳边是一个连一个的响雷。我们俩紧挨在一起,却又互相看不见对方。后来,天更加黑暗,根本无法辨清道路。为了不致迷失方向,误走到路旁的壕沟中,我们索性趴在地上,手足并用地匍匐前行。借着闪电的瞬刻,随时调整方向,再继续爬行。大约足有两个多小时,大雨终于停了。云霁月朗,大地又是一片光明。我们看到前面,有一星灯火。仔细辨认了一下,弄清已来到邻村。灯火处,正是我们所熟悉的这村的饲养棚。进到牛棚里,喂牛的老大爷很是热情,知道了我们“落难”的经历后,赶快升起一堆火,让我们脱下湿衣服拧水烤干。那晚回到家,已是深夜。

这次占春来看我,我们又回忆起了以上这一幕。为之唏嘘不已。

在我家坐了一个多时辰,我邀他出去一块出去吃顿饭,或是就径直在家吃顿便饭,他都不肯。说还要去看一看在此工作的女儿。临别时,我要送他一点小礼物,他也是坚执不收。

他依然和当年一样的清介、一样的自重,至今一点没改。

2017.12.3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74969-1101629.html

上一篇:人间百态杂咏(四)
下一篇:人间百态杂咏(五)
收藏 IP: 60.213.232.*| 热度|

16 朱晓刚 熊建华 戴德昌 刘全慧 康建 黄永义 任胜利 王德华 武夷山 吴嗣泽 孙世英 何俊 张晓良 姚小鸥 shenlu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2: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