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jidaobao

博文

科普高峰论坛

已有 1541 次阅读 2019-3-11 13:51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医学研究成果是否应该授予专利

埃里克·马斯金

埃里克·马斯金,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研究方向为博弈论、契约论、社会选择理论、政治经济学

摘要 专利制度意在保护发明者,同时也能够让新的发明被自由使用。过去数百年间,专利已经存在,并被看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保护手段,保护发明者在研发过程中投入的资金。如果发明者有了想发明的东西,背后必然需要大量的投入,包括时间、金钱以及其他各种努力。为了让发明取得成功,发明者是要获得回报的,获得回报的方法就是将发明商业化,依据发明销售产品。但困难在于,一旦有了发明创造,如何防止其他人仿冒。如果出现仿冒,发明者就无法获得很好的经济回报,也就无法补偿研发投入的成本,而未来会有更多的人从仿冒发明中获利。在这样的情况下,发明者就会产生顾虑,是否值得投入时间和精力进行发明。这种情况的出现对社会来说是不利的,因为这样会显著减少社会创新。

(编辑  徐丽娇)

http://www.kjdb.org/CN/Y2019/V37/I2/23


科学与教育

邓肯·霍尔丹

邓肯·霍尔丹,教授,研究方向为物质的拓扑相变和拓扑相

摘要 什么样的科学教育能够促进以科学技术为导向的社会,培养出有科学素质的公民;什么样的科学教育能够带来有活力和创新的技术,能够造就有创意的科学家,甚至将来的诺贝尔奖得主?实际上,要想激励未来的科学家,中学老师的作用非常重要。当我问同事,是什么把他带到科研这条道路时,大多数会说有某位老师当时激励了他。可以说这些优秀的中学老师是一个国家的"国宝",一旦能够将老师的热情和灵感传达给学生,就会有非常好的效果。

(编辑  徐丽娇)

http://www.kjdb.org/CN/Y2019/V37/I2/26


从克隆羊多利到个性化治疗

伊恩·维尔穆特

伊恩·维尔穆特,博士,研究方向为克隆技术和干细胞技术

摘要 从1865年到世界上首个克隆动物——"克隆羊"诞生的100多年间,人类一直在进行相关研究。有一个问题直到现在仍未得到完全的回答——人类来自于一个单一的细胞,但现在还不完全清楚的是,这样一个单个细胞是如何产生胚胎并形成其他器官的。1865年,著名科学家韦斯曼(Weissmann)认为,细胞的分裂是不平均的,这样导致在细胞分裂之后所获得的结果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那么,把细胞分离进行移植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正是这样一种对换,导致了克隆技术的研发和发展。

(编辑  徐丽娇)

http://www.kjdb.org/CN/Y2019/V37/I2/29


科技创新开拓智能时代

褚君浩

褚君浩,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方向为红外光电子材料和器件

摘要 报告主要有三方面内容:第一是科技创新驱动工业革命,第二是科技创新促进智能技术发展,第三是弘扬奋斗精神、融入时代潮流。

(责任编辑  傅雪)

 http://www.kjdb.org/CN/Y2019/V37/I2/31


从高效蓝光二极管到激光照明

中村修二

中村修二,教授,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研究方向为蓝光二极管,激光照明

摘要 我来自日本,出生于伊方町,毕业于德岛大学,这是当地一家非常小的大学,并不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么有名。大学毕业之后,我加入一家只有100名员工的公司。我负责蓝色发光二极管(LED)研发方面的工作,这项工作非常有意思。在研发过程中,我们没有和其他公司、机构或大学合作,完全是独立进行研发。也就是说,所有的发明都是我们自己做的。我发明蓝光LED后去了美国,公司过去没有与其他的学术机构有过任何的合作。整个亚洲国家都有同样的问题,虽然有很多的大学毕业生,但当学生毕业后加入企业做研发时并不是很顺利。

(编辑  徐丽娇)

http://www.kjdb.org/CN/Y2019/V37/I2/34


科学进步与科学共同体的社会责任

周忠和

周忠和,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方向为早期鸟类演化、相关陆相地层古生物学及其古环境背景

摘要 20世纪以来,科学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进步,科学的组织和形式都发生了很大改变,科学与社会的联系比过去更加紧密,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也在不断增加。科学家要发挥社会责任,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一是科学家作为个人,二是科学家通过他所在的科学家群体,这个群体就是科学共同体。


(责任编辑  傅雪)

http://www.kjdb.org/CN/Y2019/V37/I2/36


创新驱动领先的科学研究

詹姆斯·弗雷泽·斯托达特

詹姆斯·弗雷泽·斯托达特,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研究方向为有机超分子化学和纳米科学

摘要 我1942年出生于苏格兰,它是一个非常小的国家,人口只有550万左右。我在农场里长大,是家里唯一的孩子,我的父母牺牲了很多自己的时间,对我的求学生涯给予了很多的支持。我天性热爱自由,喜欢跑来跑去地玩耍,也会发明游戏等。我的高中学校在爱丁堡,那所学校有很好的教学传统,教师非常优秀。除了学习拉丁语、法语、英语等语言,我还要上历史、地理、化学,还有哲学等课程。那个时候非常重视体育,我们总是组织军训。我在18岁,高中快要结束的时候,去了爱丁堡大学上学,并在那里获得学士学位。

(编辑  徐丽娇)

http://www.kjdb.org/CN/Y2019/V37/I2/40


定制化材料合成的前景

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

摘要 历史上,人类非常擅长于给各种各样的材料取名字或者给各种各样的时代取名字。人类已经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一个需要提出的问题是:接下来要进入什么样的时代?未来如何界定人类现在所处的时代?

(编辑  徐丽娇)

http://www.kjdb.org/CN/Y2019/V37/I2/4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6909-1166924.html

上一篇:延续50年的公众科学素质提升实践——美国化学会的“种子计划”
下一篇:高峰论坛
收藏 IP: 219.142.11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9: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