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导报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jidaobao

博文

谈谈人才计划答辩和应聘教职面试

已有 7455 次阅读 2017-5-2 14:0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文/刘庆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教授。)

最近有几位年轻人向我咨询如何准备人才计划答辩和申请教职面试报告。我曾参加过不少口头答辩,也听过不少类似的汇报与答辩。这些年轻人的咨询,使我想起一个话题:我们在口头答辩汇报中究竟该如何恰当地宣传、表述自己的成果及应对评委提问?

学术界人士在从业中大多要经历职务(职称)晋升、科研项目、科技奖励与种类繁多的学术头衔申请答辩汇报,尤其是在各种级别和层次人才计划申请中,一旦申请人通过了同行“通讯评审”,有幸进入“最后答辩”关头,口头答辩就至关重要了。这类答辩报告的内容及形式比较特殊,既不同于在学术会议或“科研成果汇报”时就自己一项具体科研成果的报告,也不同于高校本科生或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答辩。

一般而言,申请或者评审人才计划,主要涉及书面材料与口头答辩两部分内容。书面材料往往是“事实陈述”,就是按照有关部门设计好的格式以文字形式填写。这些“白纸黑字”摆在那儿,尽管对于研究成果的文字总结也涉及某些表述,但是自由发挥空间有限,毕竟书面语与口语表述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在口头答辩中表现自己呢?显然,由于口头答辩时间有限,很多项目答辩10~15分钟,还有的项目答辩只有8分钟,而且仅用“音频”参与汇报,用电话形式回答评委专家提问(以最大限度规避人情关系影响)。为此,在提供的音频汇报中,答辩人不可能将书面材料的内容简单重复一遍。以申请教职答辩为例,首先,我们应该清楚口头汇报答辩的目的。在这类口头答辩中,尽管需要适度重复一些纸质材料中的内容,例如学历与经历简介,但是专家们主要还是想了解在纸质材料中不太清楚的地方或者一些在纸质材料中没有体现的内容。其次,申请教职答辩还涉及口语表达能力: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语速适中、恰当的肢体语言及标准的普通话等。答辩人将来需要面对各种层次学生的课堂教学与交流,口语表达能力与水平的重要性自不必说。

我们不妨结合书面材料与答辩汇报表现,将答辩人简单分成3类:第一类人“会做”(成果丰硕)但“不太会说”,即不善于客观宣传与表述自己的成果,有的人还会羞羞答答、过度谦虚;第二类人与第一类人相反,“做得一般”(成果不突出)但是“会讲”,他们往往用一些“高大上”的语言宣传和包装自己;第三类人的成果和表达都介于前两者之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显然,第一类人由于在书面材料中显示了雄厚实力,他们的口头答辩汇报只要不太糟,应该能够顺利通过。俗话说“口说无凭,数据(指某些量化的成果)说话”,大家一般都会同意这类人通过答辩。第二类人就要靠运气了,因为能够通过通讯评审就不简单。如果评委中有的人喜欢这类“假大空”或者有的评委自己成果一般,对其产生“同病相怜”的感觉,那么答辩人也有可能通过,否则这类答辩人就只能做“陪衬”了。口头答辩对第三类候选人来说最为重要。由于他们的成果位于中间层次,属于限额指标中的替补,他们的答辩表现甚至决定成败。评审专家也是人,也有自己的评审风格和喜好,在已经掌握答辩人书面材料的基础上,依据答辩表现做出“是或否”的裁决,只要不离谱(或突破底线)都没有什么值得指责的。

那么,在准备答辩材料时究竟该如何客观公正陈述自己成果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首先,要学会认真总结自己的“标志性成果”。“标志性成果”顾名思义是诸多成果中自己觉得最为满意的成果,或者说可能打动评委的成果,这类成果不应该陈述太多,可以突出介绍一项。它类似国家及各级科技部门每年都会总结公告的“十大科技进展”。对于一个学术人,尤其要申报各种人才计划的人总得有一点“拿得出手”的东西,这是奋斗在第一线的科研人员的优势。然而我听过一些成果很好的答辩人的汇报,他们不太会用精辟的语言与恰当的专业术语很好地总结成果,无论是文字报告还是口头答辩用词都显得贫乏,导致评委“印象分”不高,很是可惜。要提高这方面的能力与水平,只有靠平常用心多听一些高水平人士的报告。除了聆听报告内容外,还要注意学习演讲者的风格,慢慢积累。

其次,在汇报时应当不卑不亢、胸有成竹,不要过分谦虚,更不能夸大其词。评委中各种风格的专家都有,但是我相信多数评审专家反感那些动辄宣称取得了“惊世骇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成果的人。

第三,事前努力预判评委的提问。例如,在一次答辩中,有专家提问:请简述一下成果的理论创新。这个问题如果事前不做预判还真不容易回答到位,因为有的成果本身属于应用创新或新发现,在理论上未必有多大创新。例如我们深部地球物理学领域一些发表在《Na⁃ture》《Science》上的关于青藏高原深部岩石物理结构方面的论文,成果的意义在于从某一方面诠释了青藏高原地区深部构造运动的动力学特征,属于区域应用方面很好的案例成果,但是在地球深部动力学理论上并没有重大创新。当然,也有评委会针对某些具体成果提出问题,这样的评委往往是小同行专家。由于是国家人才计划答辩,评委还会对答辩人的团队情况提出问题,这些都可以事前做点准备。

编辑 王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6909-1052460.html

上一篇:招聘启事
下一篇:基于基因技术的生物学新时代——近期生物技术发展的潜力与风险 1
收藏 IP: 111.203.14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4: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