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pq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pq

博文

作研究,写论文的一点体会 —— 本学期第一堂课上的开场白 精选

已有 8250 次阅读 2024-8-26 11:02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作研究,写论文的一点体会 —— 本学期第一堂课上的开场白

1. 引子

1)知识是他人经验的积累,智慧是自己知识的积累。

2)收集信息,得到数据;由数据找到规律,得到知识;由多维度知识,综合起来解决问题,就是智慧。论文就是智慧的结果。

简单地讲,一篇论文的基本过程是,根据据专业知识,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如果猜想成立,应用结果,展望研究等几个阶段。 

2. 猜想

由观察、分析得到。

猜想:幸福(感觉到生活的美好)对工作、生活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这个题目,实际上来自The happiness Advantage》作者是社会学家肖恩.埃克尔。想到了一个想法,论证一下:“看看幸福的好处,做好一篇文章”。当然这儿的文章,也可以指一件工作。

不证明,就没有信服力。证明可以是严格的理学证明(数学、生物学(基因))。

3. 分析与证明

如何证明?

分析:用数据证明。

(1) 现积累数据,可以,缺点也显而易见:耗时太久,精力和经费的投入也太大。社会学中的跟踪调查。如对双胞胎的跟踪,推断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以区别基因作用、社会作用对人的影响。

(2) 另辟蹊径:从历史资料里发掘数据,在科研中,就是找到黄金数据,从中找规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怎样打需要的历史资料呢?这本身就是智悲的思考

 巴黎圣母院的修女学校要求学生们天天记日记,还不只是记事,也要记下每天的感受和想法。研究人员找到了 180 位生于 1917 年前的修女的旧日记,给这些日记中表达情绪的信息编了码,又调查了修女们一生的经历。统计结果:情绪状态最积极的前 1/4 的修女,有九成都活到了 85 岁高龄,而情绪状态最消极的后四分之一,只有三成活到了这个年纪。情绪状态和寿命,有明显的相关性。由此推测,人们越能体验到积极的情绪,健康状况也越理想,快乐的人更可能得享高寿。

 这个统计结果,已经很有说服力了,还能更进一步证明吗?可从基因的角度证明吗?

 讲一个简单的例子,第十号染色体上,有个基因CYP17,他可以造出的激素:皮质醇。人体内的几乎每一个系统都用得上皮质醇, 它名副其实地是一个把身体和精神结合起来的激素,因为它可以 改变大脑的结构。皮质醇干预免疫系统,改变耳朵、鼻子和眼睛 的灵敏度,改变各种身体机能。当你的血管里流动着很多皮质醇的时候,你就处于压力之下,这是压力的定义。皮质醇与压力几乎就是同义词。

 看一下皮质醇的一个效应。在白细胞里,他参与了激活一个名叫 TCF 的基因,也在十号染色体上,这样,TCF就可以制造自己的蛋白质,然后用它去抑制一个名叫白介素二号的蛋白质表达。白介素二号是一种使白细胞高度警惕、提防微生物的袭击的化学物质,在这种情形,会窄化人的思维,产生短视的应急行为,如古人类有遇到猛兽时的反应。所以,皮质醇会抑制免疫白细胞的警惕性,从而使你更容易得病。

 心情愉悦和身体健康的状态下,我们感受到的压力会降低。

 以上生物学的例子,来自于《Genome: The Autobiography of a Species in 23,中文名基因组人种自传23章。作者:Matt Ridley

 至此,证明了猜测。

 

4. 应用

1)“反事实”推理。

2)心理学上的“破窗理论”。1980年代,美国纽约的犯罪率持续飙升。警方努力了十几年,采取了各种强力的手段,却都收效甚微。纽约市政府人员,从地铁开始,洗刷涂鸦,修补窗户。刚开始,这项工作令很多市民感到不解。放着更严重的犯罪问题不管,补窗户有什么意义呢?简直就是不务正业。在这样的质疑下,市政仍在继续推进他们的计划。他们费了不少工夫,终于把所有的地铁线路都清理了一遍。有趣的事情发生了,数据显示,发生在地铁里的各种犯罪活动,从打架斗殴到抢劫财物,都显著地减少了。当工作扩展到整个城市后,多年来愈演愈烈的犯罪问题居然得到了遏制。反用破窗理论,奏效了。

 

5. 展望

    进一步地,信念和幸福又是什么样的关系呢。积极情绪与思维、与提升创造力以有什么样的关系。这就是论文中的展望。

 



论文写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6801-1448231.html

上一篇:[转载]仅作收藏
收藏 IP: 58.57.27.*| 热度|

15 郑永军 王从彦 晏成和 张俊鹏 池德龙 毛善成 马秀波 白龙亮 汪运山 雷宏江 朱爱军 王林平 朱林 xtn guest3802293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1: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