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ngxingsh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ngxingshan

博文

关于自然科学基金管理模式的思考 精选

已有 9141 次阅读 2019-1-22 20:4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关于自然科学基金管理模式的思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两项重要功能,第一是出成果,第二是出人才。在过去30多年间,自然科学基金在上述两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2018年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金额约200亿元,其中面上项目18947项,共110多亿元,占总资助额度的58.86%。基金资助成效(在此指一定资助额度下优秀成果的数量)与管理模式关系密切,管理模式能够产生广泛影响。那么我国的自然科学基金管理模式还有无进一步改进的空间呢?应该有,任何事情都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针对管理模式,现提出如下举措,供决策者参考。

1. 降低资助额度,提高资助率

这些年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的资助率在25%左右。笔者认为这种资助率有些低,应提高到50%左右,同时降低单项资助的额度。理由如下:

1)广撒网,可以多捞鱼

基金资助最重要的目标是发现新苗头、新亮点、新领域,一旦发现,可持续资助,甚至申请重点基金。出好成果的数量一般与资助率成正比,即资助的项目多,出的好成果也多,因为被评委枪毙的项目,未必不是好项目。这种例子是很多的。据说潘建伟院士刚起步时申请的课题就被评委们枪毙了。因此,有必要提高资助率。

如果国家拨给基金委的经费额度一定,要提高资助率,就得降低单项的资助额度。

降低资助额度可行吗?可行。很多课题在经费预算方面是有水分的,因此最后审批的经费往往是申请额度的50%左右。即使如此,仍有水分可挤。很多情况下,60万元能得到的成果,用40万元也基本能得到。要让每一分钱的效益最大化,将多余的经费挤出来,资助更多课题,这样资助成效可能更高。

广撒种子,才能广发芽。据《科技日报》报道,湖北一年轻学者起步时只获得了湖北省8万元的种子基金。靠此基金研究,取得了新发现,又申请并获得了杰出青年基金。

2)更有利于发现和培养人才

科研对人才成长至关重要。在高校里,不做科学研究,科研水平和教书育人水平难以提高。只有多做科研、多磨练,水平才能不断上升。

目前不少高校(尤其非双一流高校)的教师,常因无科研项目而苦恼。特别是刚任职的年轻教师,积累少,底子薄。积累少,就难拿项目;没有项目,就没有积累,形成恶性循环。这不但对人才成长不利,对科学研究也不利,因为年轻人精力旺盛,创造力旺盛。如果在这个黄金时期因得不到经费而不能进行科研,是智力浪费,是人才浪费。现实中,精力与经费常常是错位的,资格越老,反而越容易获得经费。

对于很多人来说,自然科学基金是获得资助的重要渠道。但目前这条渠道较窄,只有25%左右的命中率。据说内蒙某高校一年轻副教授申请了9年后才成功。

其实,自然基金培养人才比出科研成果更重要,因为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因此,要把培养人,尤其是年轻人,放在第一位,而不是第二位。基金委应担负起为国家培养优秀科研人才的重任。尽管培养人的任务应由各高校负责,但如果没有科研经费来源,高校难以做到。

有了自己的课题,年轻人才能独立,否则就只能傍大牌教授,为大牌教授打工,不利于年轻人成长。就冲这一点,国家也要进一步提高拨给基金委的科研经费。

2.项目资助可细化,并与申请成功率挂钩

对于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可根据资助额度进一步细分。比如,可分4档:A档在50万元以上,B档为30-50万,C档为10-30万,D档为10万以下。

课题申请经费越少,申请成功率应该越高。这样不但可以让申请者精打细算,节约经费,避免狮子大开口,而且可以从小的尝试性研究做起,逐渐做大,发现了研究的价值后再申请更大项目。

此外,对于初次申请者,条件要适当降低。对于获得过2次以上资助的申请者,条件要适当提高。

3. 实行结题评审制度

自然基金委各个学部的各个学科,可每年举行一次具有验收功能的学术会议,让承担者介绍结题研究成果,并给出评价。当然,要保证评委公平公正。

这种会议的作用,一是交流学术成果(这种会议应该很受欢迎,因为介绍的大都是高水平研究成果);二是促进基金课题研究质量,防止应付了事,让承担者有一定压力;三是可以建立研究者研究水平和诚信档案。

基金课题也要有奖惩制度,以保证基金课题研究质量,而不是一旦申请成功,就万事大吉。可以规定,凡申请下一个基金课题者,必须参加这种评审。对成果突出、获得优秀评价者,下一个课题申请可以基本免检。对不合格者,2-4年内禁止再次申请。同时,建立各研究者的研究档案,为人才评价提供一定参考。

4. 让基金申请书更具指导性

不少基金申请失败,不是败在选题上,而是败在申请书格式上。基金申请书虽然有模板,但模板只告诉申请者该写几部分。很多初次申请者和从未成功的申请者,对申请书中每一部分该写哪些核心内容、该细致到什么程度并不清楚,导致写出来的申请书不合格。试想,如果基金委不给出申请书模板,让申请者自由发挥,申请书肯定五花八门。

写申请书其实是有窍门、有套路的,就像写论文一样。一旦掌握了套路,命中率就会大幅提高,故有“基金专业户”现象。

因此,申请书模板还需要细化,注明每一部分该写哪些要点,该怎么写,再附上一个实例。这样,会给初次申请者极大方便和帮助,让初次申请者与有经验的申请者尽可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尽可能保持公平。

5. 弹性研究年限

研究年限可以是弹性的,比如2-4年。提前研究完成的,可以申请提前验收。

6. 鼓励原创

对于申报的课题,要区分对待。对于原创性研究,要鼓励,要加分,要比跟踪研究更容易申请成功。这样可以调动创新的积极性。

还要鼓励持续、稳定的深入研究,因为很多课题只有持续研究,才能突破。对于沿一个方向持续研究的,可以优先照顾。

总之,自然科学基金是主张创新的,首先自身的管理模式要不断创新。国外的模式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因为国情不同。好的管理模式,可大大提高资助成效,产生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因此,有必要对管理模式深入研究、探讨,尤其要广泛征集资深研究者的智慧。  

    以上建议不一定切实可行,仅供参考,抛砖引玉。

         





基金申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66496-1158535.html

上一篇:一流本科教育的标准是什么?
下一篇:研究能力与管理能力培养,哪个更重要?
收藏 IP: 106.39.120.*| 热度|

8 丁克强 黄仁勇 雷宏江 杨正瓴 谭平连 何金华 王科范 牛善策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5:2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