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是指曾庆存和叶笃正先生的综述文章:(1)旋转大气中运动适应过程问题的研究(一)和 (2)旋转大气中运动适应过程问题的研究(二),分别发表在中文《大气科学》杂志的1980年第四期和1981年第一期。虽然因为篇幅分成两个部分,根据其内容可以看成一篇,所以有标题里那样的写法。
新中国在成立之初,从1950年代初到1966年之间的十几年时间里,在大气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这种进展既不和欧美当时的理论发展脱节-因为当时引领中国大气科学理论发展的几位核心人物都曾是芝加哥学派的活跃成员或罗斯贝的学生-但又不是对欧美思想在中国的简单应用和模仿,而是原创地提出崭新的学术观点和思想,独立地在大气科学基础理论的诸多方面发展出有系统的研究工作,并在当时就引起欧美同行的注意,并在其后-也就是在中国的科学从1966年开始处于相对孤立的几年之后-产生长久的影响。 在1972年初尼克松的首次访华后不久,美国气象学会会刊BAMS就发表了由著名气象学家William Blumen 和 Warren Washington 撰写的综述文章“Atmospheric Dynamics and Numerical Weather Predic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China 1949-1966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1966年间的大气动力学和数值天气预报,美国气象学会会刊,BAMS,54卷第6期,502-518页,1973年),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大气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数值模拟方面的成就。从现在看来,那时虽然中国的经济条件还很落后,但新中国大气科学在当时所取得的成就无论就广度和深度而言,都堪称一流。
在这些成就当中,对大气运动的适应问题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大气中的适应问题(同样的问题也适用于海洋)的研究起始于罗斯贝,后有A. Cahn, 苏联的奥布霍夫(A M Obukhov),瑞典的Bert Bolin,苏联的基别尔等人都关注了这一问题。叶笃正先生首先提出了适应问题对尺度的依赖性,其后1965年叶笃正和李麦村出版了《大气运动中的适应问题》专著(科学出版社),而同时从苏联回来不久的曾庆存也在气象学报上发表了关于适应问题的系列文章。这些原创性的研究有很强的中国气派,也为欧美的大气理论界所知晓,并在由著名理论家写的专题综述中做详细介绍。
曾庆存和叶笃正先生的综述是他们于1980年代初对这一问题的系统总结,有心的读者可以感受到当时我国大气科学理论研究所到达的深度和水平。而更重要的是,随着学科的发展,这些理论工作可能对比如海洋中的问题产生影响,所以值得让更多的人知晓。而另一方面非常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国家的大气科学在基础理论工作方面的明显萎缩趋势,而这篇并非SCI的文章足可以让我们警醒这一趋势的严重程度,因为有足够理由相信,现在相当部分的研究生已经不再读得懂文中的理论阐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1: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