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筑宝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ou2017

博文

三致胡亚元同志——对胡亚元<数学、逻辑和创新>一文的回应

已有 2835 次阅读 2018-2-3 20:50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亚元同志:拜读了你的<数学、逻辑和创新>一文,现作答于下:

1. 你认为“在周先生的著作中存在着两个不同的最小熵产生原理,一个是关于时间(即对时间求导)的最小熵产生原理,我们把它称为时间域上的最小熵产生原理,一个是关于热力学流(力)(即对热力学流(力)求导)的最小熵产生原理,我们把它称为本构最小熵产生原理”。在我的书中确实是首先介绍了普利高津的最小熵产生原理以及它在应用中的局限性,然后才介绍我提出并证明的新最小熵产生原理,并在用专门的一节介绍了两个原理之间的区别后指出:“由于这两个原理要求满足的条件及所谓的‘最小’都完全不同,因此它们虽说名称相似而内涵却完全不同,彼此相容不悖并无矛盾”。但你认为这两个原理一个是关于时间(即对时间求导)的最小熵产生原理,一个是关于热力学流(力)(即对热力学流(力)求导)的最小熵产生原理的观点却值得商榷,因为在应用中两个原理实际上都是对热力学流(力)求导,而非一个对时间求导,一个对热力学流(力)求导。为此建议你再仔细看看有关的非平衡态热力学专著和我的书。

2. 关于你在文中提出:“请周先生明确,你要与我讨论的最小熵产生是时间域上的最小熵产生还是热力学流(力)的最小熵产生”的问题,我的回答是:一. 首先提出要进行讨论的是你而不是我;二. 至于你要求明确的问题,那就要看你在“2003年根据自己的观测独立提出的最大熵产生原理”究竟是你所谓的时间域上的最大熵产生原理还是你所谓的本构最大熵产生原理了。但不管是二者中的哪一个,如果你不能提供熵产生对热力学流(力)的二阶导数恒为负的证明实例,则你“根据自己的观测独立提出的最大熵产生原理”就都肯定是不能成立的。

3. 你在文中说:“我认为你(指周筑宝)与徐国宾和杨志达之间在水利学报中的学术讨论”,“双方大战三个回合,但看双方的行文逻辑推理,连双方作者都依然一头雾水,遑论读者”。我是当事一方作者,我不知道你根据什么说我“大战三个回合”后“依然一头雾水”。请问:你又不是我,如何知道我“依然一头雾水”。至于“遑论读者”一说,你只是“读者”之一,你自己“一头雾水”并不代表其他读者也“一头雾水”。为此建议你不妨看看科学网2017227日王乃江同志的博文<自由的科研世界>,该文说:在阅读了我与徐、杨两先生在水利学报上的讨论文后“心血澎湃和受益匪浅”,似乎完全没有你所谓的“一头雾水”问题。

4. 关于你在文中所说:“周先生在<功耗率最小与工程力学中的各类变分原理>13~15页的证明”,“连大学二年级的大学生都能看出是错误的”观点,我想建议你看看<最小耗能原理及其应用>(增订版)一书,因为该书列举了截至20096月最小耗能原理(即我的新最小熵产生原理)已被发表在包括<中国科学>在内的多种权威性学术刊物上的70多篇他人(即不包括我及我的学生)所写的论文引用,以及其中有30篇就是根据应用最小耗能原理所获成果写成的具体情况。2015年我又查了一下,发现有20多篇博、硕士学位论文是应用最小耗能原理所获成果写成。我之所以特别重视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的情况,是因为学位论文得以通过答辩,不仅反映了论文作者对最小耗能原理(即新最小熵产生原理)的认同,而且还反映了其指导教师和论文答辩委员会专家们对该原理的认同。显然上述论文的作者及评审者,应该比二年级大学生的水平更高吧!但他们居然都没有发现你所举出的、所谓‘二年级的大学生都能看出’的低级错误,这就不禁令人感到你所认定的所谓“错误”究竟是不是错误?我想你的上述观点充其量最多也只能认为是“有争议”吧!对于一种新理论在其发展和成长过程中有点“争议”也应该是正常的吧!建议你不妨看看吴介之同志写的“在热力学的后方”一文,该文展示了对普利高津理论的有关“争议”情况。请注意,普利高津可是诺奖获得者啊,遑论我仅是一个普通的退休教师。

5. 对你在文中所谓“周先生直觉地认为本构熵产生原理必须与普利高津最小熵产生原理一样服从最小熵产生原理这一原则,这个直觉并没有数学逻辑上的依据”的说法,我不得不再次遗憾地指出,这其实又是你的一个误解。类似的误解在我投寄<中国科学><非平衡态热力学><力学学报>等学术刊物的多篇论文被退稿的审稿意见以及我多次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未获批准反馈回来的专家评审意见中都普遍存在着。由于现行的审稿和评审制度不接受投稿人或申请者对审稿意见或评审意见的申诉和答辩,无奈之余,我只能将上述有代表性的一些“误解”意见以及我对这些“误解”的答辩,都全文收录在<最小耗能原理及其应用>(增订版)一书之中,建议你不妨也找来看看,这或许能消除一些你的误解。

6. 关于你根据Hill的最大塑性功原理得出的:材料塑性演变过程遵循的是“最大耗能原理”(即你的最大熵产生原理),而不是最小耗能原理(即我的新最小熵产生原理)的看法值得商榷,因为最大塑性功原理实际上是最大熵原理(而非你所谓的最大熵产生原理)在塑性变形耗能过程中的一种表现形式。至于究竟为什么是,我相信你应该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搞清楚这个问题。

7. 关于你文中“听说冷板凳最近有些被你坐热了,能不能请中南大学帮个忙,给你个博士生进行这方面的探索”的调侃,我认为这是因为我俩年龄差距较大,因此世界观和价值观有所不同所致。我在上文(即再致胡亚元同志)中说:“我虽然已经进入79岁了,但也不至于像你说的那样,会‘冷板凳坐到死’,因为我坐了多年的冷板凳,现在已被我坐得温度有些升高了”的意思是指:经过几十年的坚持,由于我写的五部专著正式出版,我提出的最小耗能原理(即新最小熵产生原理)现已得到越来越多学者们的认同和肯定(截至2015年底,可查到有20多篇博、硕士学位论文以及发表在包括<中国科学><工程热物理学报>在内的多种学术刊物上的数十篇论文都是通过直接应用该原理所获成果写成),而不是指我现在获得了多少科研经费,学校给了我带多少博士生的名额。二者相比,我更看重前者(即我的理论被更多的学者理解、肯定与应用)。我在2001年退休时,中南大学还没有力学博士点,因此我从来也没像你那样,还只是个7级副教授就有几十万的科研经费和有着要带博士生的大志,只是默默地在努力做着我觉得有意义的研究,虽然退休了,却仍在坚持着。

最后,对于你有关“周先生勤于思考,论著中蕴涵的真知灼见是值得学术界重视的,周先生的一些数学错误是小节,可以修改完善,有关熵产生的最大最小特性实际上也值得更细致地研究”以及“像周筑宝先生这样能够以平和心态来对待外界批评的创新者,平生还是第一次遇到”的评价表示感谢。但我还是要再次希望你不要浪费了你的聪明才智。

另外,我虽然在<功耗率最小与工程力学中的各类变分原理>一书中,说过“乐于和一切关心最小耗能原理及其应用研究工作的同志进行讨论”,但那是在12年前说的话。12年过去了,我已年近80,现在我只想趁我头脑还清醒的有限时间内,尽量将一些我已想到的有价值的东西写下来。因此我已没有精力再参与一些与我关心的问题之外的问题的讨论了,所以你若还有什么高见发表,若不是我对之关心的问题,则恕不能奉陪,因为如你所说,我们也已“大战三个回合”了。

                           

      好

                                                             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退休教师周筑宝

                                                                                       2018.2.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55154-1098321.html

上一篇:关于对徐国宾、杨志达两先生某些论点讨论的小结
下一篇:四致胡亚元同志
收藏 IP: 42.48.7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3: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