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199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ack1993

博文

方向 策略 努力——走向阶段性胜利的要素,研究生毕业,这个阶段我的失败认识1

已有 1657 次阅读 2019-6-8 17:18 |个人分类:|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研究生毕业

    马上就要毕业了,也可能无法今年毕业,毕业论文一波三折,端午假期在等待最后的结果,不过或者再修改,就要硕士延期毕业,“没有毕不了业的硕士”这条言论就此在我身上被实际推翻了,不论最后结果如何,目前的我,如果对三年硕士生涯下一个结论可能就两个字了——“失败”。这是现实,无法被否定的现实,不得不承认的现实,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心里又有些不甘,觉得不这样做就会走向成功,可能人就这样吧,总是要为失败找理由,找原因。总觉得找到了原因下次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了。所以,一念之间想到这三个老生常谈的词——方向、策略、努力。觉得这是做好某件事,在某个阶段走向胜利的核心因素。

    首先,是方向,我现在认为是最重要的因素。这些年常常听到两句话:“努力可以改变命运”,“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第一句话可以说贯穿了我的高中生活,并且是我努力学习的重要动力,并且努力确实也给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整个高中,觉得都是接受的洗脑式的教育,总结就是两句话“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努力可以改变命运”,不错,我们都希望改变命运,在这样一所农村学生占绝大多数,国家级贫困县的高中里,这是我们所有学生的共识,每年能有2~3名清北生更是坚定了我们的信念。总之,高中都是在被一个词驱赶“努力”,仅有的一次方向,就是文理分科,可以说这是我面临的第一次方向选择,如果人生是一条路,不用每个人去选择去走那条岔口,可以说这是多么无奈同时又是多么幸福的事啊,因为只要有选择,就会有得失,就会有悔恨与抱怨,经常会听到有人抱怨说“当初不该怎样怎样”,但从不曾抱怨出生家庭和性别,有的话可能也更多是玩笑话。时至今日,我觉得这一选择依然在影响着我。

    第二句话“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是现在某些成功人士经常讲的一句话,我一直到大学毕业都不以为然,而今,我觉得可以说是至理名言,现在觉得每个阶段的选择都为这一阶段的发展定了基调,定下了发展的上限,并影响下一阶段的选择。最近,在看电视剧《井冈山》,这部剧展示了我党早期根据地建设的艰辛,对中国革命应该怎样发展,应该走什么样的路进行了生动的演绎,完美展示了方向的重要性,在革命这条路上,“伟大航行靠舵手”是毋庸置疑的。有什么样的方向才会走什么样的路,所谓的曲线救国真是痴人说梦,汪精卫投敌叛国时难道真的会以救中国为己任吗?就算“是”,从他选择这条路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他将踏上一条被人民和历史所唾弃的不归路。

言归正传,人们常说“题好一半文”,可是什么样的选题算好呢,依我失败的经历来看,我觉得主要从专业背景、兴趣、前景这三个方面来说。

首先是专业背景,现在的很多学科都是交叉学科,数学、计算机、物理、化学、地理、生态等专业的人才在遥感这一领域都有用武之地,但是学数学的可以去搞地理,学地理的是很难再搞数学的,学科的跨度可能是单向的。学生的专业背景或者说已有知识从哪里来呢?无疑主要是通过大学和研一阶段的上课获取,这个阶段学习到的知识是有体系的,铺了一个框架,从而之后的自主学习和研究可以在这个框架的某个感兴趣支线或点上延伸、更近一步。而如果选题是在原有知识架构之外的话,那意味着将要重新去学习和形成一个新的架构,同时又要和原来的知识体系做对比,希望能创造出联系来,这将是非常痛苦的,并且往往会导致新的方向学而不精,原有知识停步不前,但以后却还要靠原有的知识吃饭。我想,这是一种资源浪费的表现。

最重要的我觉得还是兴趣,兴趣是能够持续学习的动力,一旦对某个事物或方向有浓厚的兴趣,我觉得一切困难都不在话下了,问题的关键是,兴趣是如何产生的,兴趣的产生是有土壤的,首先,排除跨专业考研,我觉得原有的专业背景我觉得就是兴趣的产生土壤,具体哪个兴趣,受很多因素影响。兴趣真可以说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会不由自主的去学习、去探究,会把解决兴趣上的问题为己任。兴趣其实是人的主观意识,它是会变化的,是可以被主动培养的,可能刚开始没有兴趣,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可能已经爱不释手了。兴趣就是一种情绪,有时,必须要强制培养该领域的兴趣,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你必须做不得不做的事时,如果没有兴趣并以此为借口的话,会怎样?会情趣低落,会陷入整日抱怨发牢骚的困境,这样,是做不好事的。任何事,要不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是难能可贵的。

现阶段,一个领域或方向的前景或热点可以说是产生兴趣的重要根源,大家都不是傻子,所以现在普遍都在做热点研究,这样能更好的申请项目,能更好的出文章,出成果。在现实利益的驱动下,没有兴趣也可以有兴趣,毕竟为了生存嘛,无可厚非。

   未完,待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26341-1183816.html

上一篇:研究生毕业期的一点思想波动
收藏 IP: 210.72.27.*| 热度|

1 赵凤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1: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