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aotenghus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maotenghust

博文

打造生物技术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的高地! 精选

已有 8659 次阅读 2020-7-14 11:31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生物技术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六月的校园内,有一种伤感叫离别;六月的校园外,有一种情愫叫憧憬。由于疫情原因,华中科技大学于621日举行了本科生线上线下毕业典礼,生命学院2016级基础学科生物科学与技术实验班(以下简称“实验班”)全体学生离开母校,正式开启人生新征程。共同的学习目标和良好的学习氛围,见证着同学们的艰辛和努力,并捎来成功的硕果。截止目前,实验班有20名同学考取国内研究生(其中有4个寝室的学生同时考取)、4名同学准备出国深造,总体深造率达80%。多年来,实验班一直保持了很高的深造率,培养了众多优秀毕业生,如2009届毕业生陈梦洁获得素有“诺奖风向标”的美誉斯隆研究奖。

图片1.jpg

该实验班创办于2008年,是依托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生物技术系培养的班级,本科专业为生物技术专业。学生来源采用高考直招和全校选拔相结合的选拔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一直维持了很高的培养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创新示范区,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和实践,构建了尚人文、厚基础、强专业、重实践理工医交叉的生命科学与技术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QQ截图20200714112529.jpg

1. 专业和人才培养实力雄厚,高水平教学团队保证教学质量。华中科技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和湖北省品牌专业,并在2019年成功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该专业在校友会2020年发布的一流专业排名中位于全国第3位。具有有生物技术特色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和湖北省名师工作室各1个,教师队伍中拥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名、湖北省教学名师1名、湖北省荆楚好老师”1名、华中科技大学教学名师2名、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3人、学校教学质量一等奖获得者4人和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3人等。此外,还聘请了一些企业高层为校外指导教师,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保证了很高的教学质量。

2. 一流教学、一流本科为专业建设目标,构建了充满活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在课程体系中夯实数理基础、强化专业能力、重视实践教学,突出生物技术与生物智造、生物技术和生物信息等的学科的交叉渗透,同时在专业教育中注重渗透文化素质教育。采取以能力评价为主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融入专业课教学,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全力推进国际化培养,通过外教进行英语听说强化训练,学院大力资助国际交流,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生物技术特色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与实践”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DA7B08945BA0147198D54D58867_3C18DAD4_189EE.png

3. 注重创新创业教育,构建适合个性化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学院所有教师的科研实验室均向实验班同学敞开,根据学生的科研兴趣,实施导师制”,实现“一对一”的科研素质培养。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抓手,开展以科研课题为导向的小组化培养模式,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素养得到极大提升。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各类竞赛,班级同学中多人次荣获iGEMBiomod国际竞赛金奖和银奖、互联网+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生命学科创新创业大赛创业组一等奖、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二等奖和湖北省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等众多荣誉。

CO~L`%~XQ4RXQL(%IS9~{7P.jpg

4. 多样化教学方法和高质量教学资源保证了专业学习需求。在学生培养过程中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对学生因材施教,实施一生一方案”,进行“小班化”教学;课堂教学中通过讨论式、互动式以及翻转课堂等手段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大师面对面产业界精英面对面让学生迅速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和产业现状;以“365天全覆盖教学为代表的线上教学方式,让同学们打开手机就能随时随地的学习到相关知识。建设《发酵工程》国家精品课程、《细胞生物学》和《普通生物学》省精品课程,主编和参编了以《发酵工程原理与技术应用》国家级精品教材为代表的多部教材,这些都极大丰富了同学们的学习资源。

IMG_20190423_112046.jpg

QQ截图20200711095656.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19332-1241988.html

上一篇:20200718——二色老鹳草(Geranium ocellatum Camb.)
下一篇:20200719——毛蕊老鹳草(Geranium platyanthum Duthie)
收藏 IP: 211.67.28.*| 热度|

8 杨金波 曾杰 黄永义 胡大伟 郑永军 李学宽 杨正瓴 杨顺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2: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