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aotenghus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maotenghust

博文

“思政味”让《生物学野外实习》活起来

已有 2601 次阅读 2019-12-26 12:21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思政味让《生物学野外实习》活起来:《生物学野外实习》课程是生物技术和生物科学专业最为重要的实践课程之一,是生命学院四年不间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是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每年暑假中,我和付春华老师都会带领生物技术系同学赴庐山开展生物学野外实习。

庐山植物资源丰富,据相关资料记载,庐山有野生植物2100余种,其中首次在庐山发现或以庐山(牯岭)命名的植物就有40余种;庐山有鸟类170余种和昆虫2000余种,以庐山(牯岭)命名的昆虫有33种。庐山文化内涵深厚,曾有1500余位文坛巨匠在庐山上留下了诗词歌赋;庐山同时也是政治名山,如抗战时期的庐山保卫战、在庐山促成的第二次国共合作、庐山会议等。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政治资源都使庐山成为开展野外实习的好地方。

IMG_20190707_131940.jpg

寓教于乐,野外实习树立专业认知

老师与我们同吃同住,共同探究生物的奥秘,通过现场教学模式,教会我们如何进行标本制作、样方调查,同时使我们认知了几百种庐山植物和它们的价值;这次野外实习让我对本专业看法有了改观,发现了本专业的丰富乐趣,更深深感受到了中国生物学科的发展。两位专业任课老师对几百种庐山常见植物的植物学特征、分类地位及它们的药用价值进行了详细讲解,同时也对常见的昆虫进行讲解。同学们纷纷表示本次野外实习活动让他们收获满满,加深了他们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巩固他们的专业思想。

IMG_20180828_092315.jpg

IMG_20190707_122949.jpg

IMG_20180826_100242.jpg

深入浅出,思政元素全面融入课程

此次实习中,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老师不仅教授我们专业知识,还非常注重我们家国情怀的培养。在庐山植物园,栗茂腾教授为同学们讲述了中国近代植物学奠基人胡先啸、中国蕨类植物学创始人秦仁昌、中国植物园之父陈封怀等为中国植物保育事业历尽艰难、忘我工作的科研工作者的故事;并带领参观庐山会议旧址和抗战纪念馆,在现场讲述了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3次重要会议为主题的微党课,让同学们了解了这段历史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生物技术系教工党支部书记付春华教授将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告诉同学们要主动加强对党史、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了解,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学习和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树立四个自信。珍惜和感恩当前国家给与大学生提供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IMG_20190707_150758.jpg

IMG_20180827_151933.jpg

 “心对心沟通,引导树立理想信念

在山水之间,师生一起在月下松林谈论人生理想,于三宝树下感受生命奇迹,在含鄱口眺望鄱阳湖,登五老峰探寻植被垂直分布,走花径,过仙人洞,去大天池,观三叠泉……八天野外实习时光,任课老师充分利用讲课间隙和晚上的时间和同学们进行了面对面、心对心的交流和互动,积极引导同学们对大一学年进行总结分享收获,并对下一阶段的大学时光进行规划,对同学们的思想状况以及未来规划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IMG_20190705_151408.jpg

IMG_20190704_184130.jpg

课程前期,两位任课教师认真研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和学院负责学生思政工作教师队伍多次讨论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内容,把思政工作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切实实现思政味进课堂、进头脑,让课程思政活起来、更加对症走心。同学们一致认为,这种将思政融入教学的方法让他们学习起来毫无说教的感觉,十分轻松。正如部分同学所言老师的教学方式,使我们以更加新颖、轻松的方式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同时,又能结合自身所学去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19332-1211548.html

上一篇:20191226——尾叶紫金牛(Ardisia caudata Hemsl.)
下一篇:红果和鲜花并存,搞不清是冬天还是春天了!
收藏 IP: 211.67.28.*| 热度|

2 吴斌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2: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