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aotenghus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maotenghust

博文

优昙不是人间种!话说“昙花一现”! 精选

已有 7221 次阅读 2019-9-16 21:37 |个人分类:辨识植物|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优昙不是人间种!话说昙花一现!昙花为著名的观赏花卉,为仙人掌科昙花属附生肉质灌木,具有月下美人或月下皇后等称谓。夏秋时节,夜深人静之时,昙花悄悄绽放,唯恐打扰主人休息,其婀娜秀美的美姿只停留在了黑暗当中,真是昙花展蕊,留梦三更 很多诗人赞美昙花,如清代诗人张湄这样描述昙花采自猊床象座前,紫霞一片映青莲;优昙不是人间种,色相应归忉利天。清代诗人范咸写道一茎数蕊尽丛生,粉晕檀心画不成;静态雪花堪比洁,幽香莲叶与同清” 

220448ox17upjq8wcxf7dd.jpg

昙花的花语是刹那间的美丽,一瞬间的永恒,而昙花一现这个说法则是源自《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中的描述佛告舍利佛,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这些说法可能多朋友认为昙花开放时间很短,或许是在一瞬之间。实际情况如何呢?昙花开放时间一般会持续4-5个小时甚至更长,孙光东对昙花开花习性进行了详细观察,发现5-6月开花的昙花开放时间多在晚上8-9时,7-8月开花的开放时间多在晚上9-10时,9-10月开花的开放时间多在晚8时左右。开花基本过程如下:首先是花蕾顶部先开口约2-4 厘米,白色花瓣缓慢绽放,约1小时后,25片白色花瓣向外翻卷绽放。昙花在不用温度下开放持续时间不同,一般在30℃时持续时间为4-5小时,而在20℃时开放时间则有所延长,达到7-8小时。


从植物学上讲,昙花和最为常见的仙人掌为近亲,都具有较强的抗旱性,不过仙人掌为仙人掌属植物,而昙花则为昙花属植物,该植物为附生肉质灌木,其叶状披针形至长圆状披针形,边缘波状或具深圆齿,小窠排列于齿间凹陷处,无刺;花单生枝侧小窠,于夜间开放;其花很大,一般长25-30厘米,直径10-12厘米,瓣状花被片白色,倒卵状披针形至倒卵形,昙花开放,香气四溢;昙花的浆果为紫红色,其形状为长球形和具纵棱脊,可以食用。昙花的味道并非都是香气,早在 1909,研究人员也在墨西哥收集到了外侧花瓣为红色且气味难闻的昙花。

至于昙花为什么只在晚上开花,很多学者认为由于昙花原产美洲墨西哥至巴西的热带沙漠中,白天温度很高,晚上则比较凉爽,所以晚上开花可避开阳光曝晒,并可减少水分损失。本人认为黑夜中散放着清香的白色鲜花也可吸引一些昆虫传粉;同时,从繁殖方式来说,昙花即可通过营养繁殖也可通过种子进行繁殖,因此,即使夜间传粉的昆虫少一些也不影响其繁衍后代。故在长期自然进化过程中,昙花这种在夜间短时间开花特性就被固定下来。实际上仙人掌科量天尺属植物量天尺(俗称火龙果)也在夜间开花,其花色也为白色或略具红晕。火龙果开花习性和昙花有些类似,也是天亮以后就闭合,但火龙果花开放持续时间更长,可达10-12小时。

224425v1drl0kl0suafnlv.jpg

孙光东指出昙花叶状茎肥厚多汁,表面蜡质层可减少水分蒸腾;白天在高温下关闭气孔,晚上低温湿度较大时,则气孔张开吸收二氧化碳并将其贮存于液泡中。同时,昙花是景天酸代谢(CAM)方式植物,昙花开放夜晚可吸收二氧化碳进行暗反应。目前,针对昙花为什么夜间开花的分子机理及其基因表达调控还未见报道,相关报道仅有对具有CAM光合作用的经济作物菠萝进行了基因组测序分析,鉴定了所有参与景天酸代谢途径的基因。这为其他CAM的植物,如仙人掌和昙花等路径的解析奠定了基础。

224819rknmqknm96dma75z.jpg

既然昙花很漂亮,有没有可能让其在白天开花而一睹其芳容呢?答案是肯定的,通过改变其生长环境,通过昼夜颠倒的方法可以实现其在白天开花,很多爱好者或研究者对其进行了研究,一般是在花蕾膨大时用不透光黑色遮盖物将植株全部遮光或转入暗室,晚上用灯光照射直到次日早晨,如此反复多天进行昼夜颠倒处理即可使其在白天开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19332-1198260.html

上一篇:每个花瓣都是一个精灵!和常见月季有什么不同?
下一篇:20190917——白接骨(Asystasiella neesiana (Wall.) Lindau)
收藏 IP: 211.67.31.*| 热度|

15 郑永军 王俊杰 刘钢 杨卫东 黄永义 李学宽 李毅伟 孙冰 杨正瓴 刘光银 晏成和 尤明庆 鲍海飞 韩玉芬 王从彦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0: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