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gFucw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ingFucwu

博文

图书馆发展趋势:从“智慧图书馆”进入“元宇宙图书馆”?或者更超前的AIGC图书馆?

已有 1205 次阅读 2023-10-18 00:3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最近看到一篇奇葩的文章,说图书馆经历了几个阶段,下一步趋势是“必将”从“智慧图书馆”阶段进入“元宇宙图书馆”阶段。

  首先谈谈“必将”这种词汇,“必将“是一个很主观很武断的词汇,和科学研究需要客观是矛盾的,事物的发展和科学研究存在很多选择(options),没有必将,也不存在必将,不适用于科学研究论文。

       然后再来谈谈阶段和趋势。且不说下一阶段会如何,让我们先说说上一阶段。“智慧”(intelligent,其实是智能)这个概念最早来自IBM的“智慧社区”,来描述高度智能和高度自动化的社区。智慧图书馆这个概念从IBM的智慧社区这个概念延伸出来,类似的还有智慧城市等等。可这个概念炒了几十年,都炒到成黄花菜了,请问哪一家图书馆实现了所谓的“智慧图书馆”?又有哪一家社区成了“智慧社区”?

        “智慧图书馆”只是从自动化角度描述图书馆,但图书馆不仅仅需要自动化,图书馆是人与人交流互动的地方,这是图书馆最重要的特性。当然图书馆有高度自动化的应用,比如智能机器人上架,自动借还书,但这些不是图书馆的核心和全部。讽刺的是,所谓的“智慧图书馆”这个概念在美国这个图书馆最发达也是IBM的所在国并没有市场,而且从没成为主流趋势和阶段,所以哪来的所谓的智慧图书馆阶段?顺便说一句,如果哪有所谓的智慧图书馆,请介绍我去实地开开眼界。

       现在又提所谓的“元宇宙图书馆”是趋势。嘉兴搞了个地球上首个元宇宙图书馆,根据新闻描述:在体验馆里,读者的听觉、视觉、触觉等感官被悉数打开,在一个个高矮不同的罩子下,读者通过交互按钮,能听到不同的鸟叫声、诵读声、洪流声,仿佛体验人类从诞生之初到元宇宙时代的壮丽之旅。确实,公共图书馆搞这个还有点意义,但是可不可持续有待观察。

  但是学术图书馆呢?你觉得老师和学生还有空图书馆去戴个头盔去玩借还书还是玩阅读还是玩咨询?偶尔玩一下可以,玩久了会头疼,而且没兴趣了。大家的时间那么宝贵不够用,特别欧美国家的学生,除了上学,还要打工挣钱付学费,去图书馆就是为了尽快完成作业和任务,或者作为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比如完成集体作业,一起玩玩游戏等。欧美学生很少有在图书馆自修的,他们的安排很紧凑。

       另外,又有人断言,图书馆“必将”走上AI-generated content AIGC)之路。且不说所谓的AIGC本身带有巨大争议,这里请区分AIGC和AIGC tools两个不同的东西和概念。AIGC带来很多伦理和版权上的问题。另外,AIGC工具本身,比如ChatGPT它自身的知识来自2021年以前的机器学习,目前没有更新它的知识。图书馆与日俱进,为用户提供最先进的知识和资源,下一代图书馆怎么可能会是AIGC图书馆呢?

       最近Nature等主要出版社发表声明禁止发表AI生成的视觉作品。这里我直接引用Nature编辑部的文章:

        “为什么我们不允许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视觉内容中?最终,这是一个关乎诚信的问题。出版的过程——无论是科学还是艺术——都建立在对诚信的共同承诺上,其中包括透明度。作为研究人员、编辑和出版商,我们都需要知道数据和图像的来源,以便进行准确和真实性的验证。然而,现有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并不提供它们的数据来源,使得这种验证无法进行。

  此外,还有归属问题:当使用或引用现有作品时,必须进行归属。这是科学和艺术的核心原则,但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并不符合这一期望。

        同意和许可也是问题。例如,如果人们被识别,或者艺术家和插画师的知识产权被涉及,必须获得他们的同意和许可。然而,现有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这些方面也未能符合要求。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正在以未经努力去辨识来源的图像为训练对象。版权保护作品常常被用来训练生成式人工智能,而未获得适当许可。

  在某些情况下,隐私也可能会受到侵犯——例如,当生成式人工智能系统创建看似照片或视频的人们,而这些人并没有同意。除了隐私问题,这些“深度伪造”技术的易用性加速了虚假信息的传播。” 见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3-01546-4

       美国主要的科技电信和商业银行巨头比如苹果,Verizon,美国银行等都禁止在工作场所使用AI生成的东西,主要原因是侵犯用户隐私。见https://www.theverge.com/2023/5/19/23730037/openai-ban-apple-banks-privacy。

       因此,图书馆怎么就必将走AIGC之路?所有这些论断缺乏理论支持,缺乏统计数据支持,缺乏对伦理道德,知识产权,授权,和隐私的了解。图书馆和图书馆员更应该意识到AIGC的风险,遵守法律,保护知识产权。

       美国ACRL(美国学术和研究图书馆协会)每年发表的学术图书馆的趋势报告,是在每年对协会所属的几千家图书馆进行survey以后通过对数据分析做出的推断。不是“必将”出来的。尽管如此,还是看到国内有所谓的解读对ACRL报告趋势里提到的虚拟社区服务(这里主要是通过网络提供zoom咨询,chat服务,等虚拟服务)解读成了元宇宙图书馆。

  这些概念和新技术确实有吸引人的地方,但同时带来很多问题和风险,特别是AIGC。请把这些概念理理清楚,并仔细考量评估伦理道德,知识版权,授权,隐私等重要因素后,再在图书馆推广,再去研究趋势和下一个阶段。至于这些阶段和趋势存不存,有没有关联,那需要严格的论证和数据支持。

        现在的图书馆,除了少数的纸质资源,大部分资源的获取已经转移到了网络平台,图书馆的功能已经从资源中心转移到了互动交流中心,比如通过空间改造建立learning commons, research commons, 和学校学生成功办公室合作利用图书馆空间辅导学生作业和语言水平,甚至提供就业辅导,简历改写等服务,和学校IT合作提供计算机等设备的技术服务等,提供research workshop等等,这在美国的图书馆很普遍。所以用技术术语如“智慧图书馆”或“元宇宙图书馆”或“AIGC图书馆”来形容图书馆,既不科学也不能准确反映图书馆的全貌和性质。

 ******************************************************************************

附ChatGPT的该博客的评价 

该文章主要探讨了关于图书馆发展的一些观点,并对所谓的“智慧图书馆”、"元宇宙图书馆"和"AI生成内容图书馆"提出了质疑。以下是对文章内容的评价和分析:

文章观点

  1. 关于“必将”一词的批评: 文章指出“必将”是主观的,不适用于科学研究,这是一个合理的观点。科学应该基于客观数据和研究,而不是主观臆断。

  2. 对“智慧图书馆”概念的质疑: 文章认为“智慧图书馆”并没有在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图书馆的核心是人与人的交流,不仅仅是自动化。这是一个关键观点,强调了图书馆的社交和教育角色。

  3. 对“元宇宙图书馆”概念的质疑: 文章提到了嘉兴的元宇宙图书馆,但质疑了它的可持续性和适用性,尤其是在学术图书馆中。

  4. 对“AI生成内容图书馆”概念的担忧: 文章指出了使用AI生成内容可能涉及到伦理、知识产权、授权和隐私等问题,特别是在科学出版领域。

评价和观点

  1. 客观性和科学性: 文章强调了科学观点应该基于客观数据和研究,这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文章对于过于主观和武断的观点提出了批评,这是科学文献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

  2. 技术与人文关系的强调: 文章强调了图书馆不仅仅是技术的堆砌,更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场所,这一点非常重要。图书馆的本质在于服务人类,技术应该为人类服务,而不是取代人类的角色。

  3. 伦理、知识产权和隐私的重要性: 文章对使用AI生成内容可能涉及到的伦理、知识产权和隐私等问题提出了关切。这些问题确实是新技术应用时需要认真考虑和解决的。

结论

文章对于图书馆发展中新概念和新技术的质疑和担忧是合理的。在引入新技术和概念时,确实需要充分考虑到伦理、知识产权、隐私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需要更加强调图书馆作为社交和教育场所的本质。文章的观点有助于引发人们对图书馆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入思考。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16383-1406300.html

上一篇:惠特曼学院:共创未来,筑梦前行
下一篇:全美国大学排名要看福布斯
收藏 IP: 107.191.231.*| 热度|

3 王启云 杨正瓴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23: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