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gFucw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ingFucwu

博文

如何写同行评审期刊论文的引言部分? 精选

已有 11991 次阅读 2019-12-2 10:1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今年作为国内一个南大核心刊物的评审大概评审了六七篇稿子。总的感觉是在引言部分introduction写的不是很好。那么该怎么写呢?

英文文章是很格式化或模式化并且讲究逻辑。最好的写法就是倒三角客观叙说。我用了客观两字。啥叫客观,就是最好引用已经发表的学术成果来组织阐述而不是你自己在那里叙说。引言的目的就是要让读者知道你的研究主题是啥,在这个主题下你研究哪些问题,目的是啥,有啥意义。在引言里要阐述最新和最主要的同类主题和相关主题的研究,他们的研究对你有啥启发,你的研究和他们有啥不同?解决了啥问题?填补了啥空白?

一个例子。我们要研究一个RFID机器人给我们图书馆的盘点服务带来啥影响。那我先从图书馆的自动化开始(使用前人的研究,而不是自己在那里说),缩小范围到叙说RFID技术的应用(使用前人的研究,而不是自己在那里说),然后缩小到RFID机器人领域(使用前人的研究,而不是自己在那里说),然后缩小到机器人盘点领域(使用前人的研究,而不是自己在那里说),在这些领域谁谁做了哪些研究,我们要怎么做?引出我们的研究问题:可以使用提问方式比如,图书馆使用机器人盘点后提高盘点精度了吗?提高工作效率了吗?或用假设的形式,假设1: 图书馆使用机器人盘点后大大提高了盘点精度。假设2: 机器人盘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几个要解决的问题或假设。然后设计方法去验证或解答问题。事实上我们通过实验发现机器人盘点的精度比熟练员工只有略微提高。但是节省了人工并且机器人可以在半夜做。工作效率是大大提高了。一个机器人相当5.5个熟练员工。

我发现有些国内学者在写引言(其他部分也如此)不是很注意逻辑和严谨性。比如介绍性内容很多。那种信息其实在哪都可以看到。典型的写法就是介绍某某学校是国际顶尖学校,排名多少,规模多大,有多少教师学生,面积多大,这个和你的研究相关吗?其实大部分情况下一点也不相关。特别是讨论国外大学好的最佳实践best practices,如果一个社区大学做的很好,也很值得研究借鉴。所以这种文字应该避免。如果你仔细阅读英语国家的文章,很少会有这方面的内容。因为和主题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没有任何意义。

还有要注意的是要避免用介绍一类的文字描述。介绍一下国外怎么做的,然后就说对国内有啥启示。这类介绍属于博客文章,不属于学术论文。而且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看不明白。美国大学这么做他们针对的是美国学生。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的行为,大学教学和学习模式其实有很大不同。人家做的未必你就可以照搬照抄。所谓的启示看不到必然的逻辑关系。另外看你介绍不如直接看人家网站。要把介绍转变为分析,归纳提炼出你的分析结果,而不是大篇大篇地介绍人家做了啥,那没有意义。要归纳总结别人这么做的做法和意义,有没有相关理念或理论支持,或支持了哪些相关理念比如embedded librarianship。或你使用了这样的方法做个评估有没有改变服务效率或对学生进行调查访问跟踪他们觉得对他们的学习起到了正面的作用。

至于研究方法,国内很多学者(至少图情)方面停留在研究二手资料,就是人家的网站,已经发表的文章,或直接引用国家政策,比如说教育部第几号文件讲要注重本科教育,意思教育部发文了,我们就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这不是科学研究的态度。因为政府文件是很宏观指导性的,而你要研究图书馆具体怎么去开展本科教育服务。政府文件或学会的指导方针您可以引用但意义不大。国外学者写文章一般不用,因为这些东西大家可以看得到。而且对你的研究具体有啥指导看不出来。如果你觉得这个是必须做的,那还研究干嘛,直接去做就是。做完写个评估也比介绍强。社会科学教育类的文章最好的研究方法就是设计问题做survey和interview采集数据进行分析或设计实验支持你的假设。注意样本的大小和数据采集。这个留待以后详细叙说。

引言是一篇文章的最重要部分,希望认真组织有逻辑地叙说。

一点小感触。不当之处请谅解。



论文写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16383-1208432.html

上一篇:最近做的三件事說明公平开放自由信任的学术环境是何等重要
下一篇:怎么给学术论文起题目?
收藏 IP: 68.186.100.*| 热度|

13 王卫 王启云 吴斌 杨勇歌 柏延文 梁洪泽 王俊儒 杨金波 谭平连 张喜龙 何培龙 刘延彬 吕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6: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