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g195544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g195544

博文

幼年、少年时代的我与书(摘自我的《我与书》一文)

已有 2427 次阅读 2017-3-12 07:07 |个人分类:散文|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匮乏的年代

幼年、少年时代的我与书

文/岳爱国

在我的有生之年里,已经与书结下了深厚的不解之缘。书在我的人生成长中、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抑或在我的工作中须臾不可相离,相伴左右,直至今日。书是我人生的向导,一步步将我从最初的懵懂引向有了一定的文化;书是我的生存之本,因为与书为伍而确保我衣食无忧;书是我的终身伴侣,因为有书的存在,我的灵魂就有了寄托。

如果将我已经过的人生分成三个阶段:少年(包括幼年)、青年、中年的话,少年时代应该是我最渴求书的时代,却也是书籍最匮乏的时代。

我的学龄前及小学时期

我出生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的一个极其普通的家庭里。同那个时代绝大多数的家庭一样,靠着父母亲微薄的工资生活。除了日常必要的开销,就没有了多余的钱去做任何文化方面的投资(当时也不是绝对不在文化生活方面花一分钱,偶尔也会花上5分钱看一场儿童专场的电影)。记得在我上小学三年级之前,家里除了我上学的课本外,只有一本不知怎么得来的且破烂不堪的连环画陪伴着我的沙漠般的幼年与童年时代。依稀记得那是一本与狐狸有关的阿拉伯国家童话故事。从我不识字开始看起,一直到识字后方知,这一册连环画缺头少尾,不仅缺页,还完全散了页,是被他人重新用手工缝制起来的,且顺序已被打乱。于是我将这册属于我的唯一的连环画完全拆散,然后根据页码和内容的顺序重新排序,并自己将连环画用针线缝制了起来。修整以后的连环画好看多了(不是外表,而是那个童话故事),知道了故事中聪明的狐狸是如何帮助它的主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最终使年轻的主人当上了一国之君的。我要真心地感谢这一册至今不知书名的连环画,是它独自陪伴着我让我度过了一个懵懂的学前和初小时期。

虽然我的童年是在清贫中度过的,但在我身上却发生过一次购买图书的“壮举”。记得在小学三年级时,那是一个冬日的下午,快放学了。我的班主任王敏老师对全班同学说:有三册图画书,一册是《神笔马良》、一册是《高玉宝的故事》,还有一册是《金鱼和渔夫的故事》,每本一毛多钱,总共是四毛多钱,我说到哪一册书,愿意购买的举手。王老师说完这些话,便开始逐册统计购买人数。我的同学中有许多家庭条件相对不错的,于是在老师报出每册书的书名时举手的都不在少数。而我,居然三次也都举了手。王敏老师是了解我家的经济状况的,但又不好说不让我预订,于是在放学后专程来到我家,就是否同意让我买书征求我母亲的意见。这件事要放在平时,我母亲是断然不会同意的,因为在这之前,除课本外,我还没有一次购买课外读物的经历;可今天却很特殊,因为是老师亲自上门问询,我的母亲居然同意了我的购买这三册图画书的愿望。于是我就有了平生第一次购书的经历。此事距今虽已相隔50多年之久,但我却永远无法忘怀,既感谢王敏老师的认真,更感激母亲在这件事上对我的宽容。直到今天,我对三册图画书中的故事情节,甚至每一页所绘的内容仿佛都历历在目,无法忘怀。

我的小学时代虽基本没有属于自己的课外书,但并不是无书可读的。我曾在我的另一篇描写家乡——北京市通县(现在的北京市通州区)的散文中写过我的儿时读书经历。在那座解放前曾是鼓楼、后被辟为通县少年之家的,一间由曾经是置放暮鼓的大厅改成的少年儿童阅览室里读过不知多少册的连环画。在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是我们国家的连环画(俗称小人书)出品的鼎盛时期,既有由古典名著改编的成套的连环画,如《三国演义》、《水浒》、《说岳全传》之类,也有不少表现英雄人物的、现代、当代的连环画,如《铁道游击队》之类。借阅的方法是:先在阅览室外边排队,进得阅览室后继续排队,轮到自己借阅时,报出自己想看的连环画书名,一次可借阅两册,然后找到阅览室内空着的小桌子、小凳子处去阅读,读完之后,还掉已阅读的连环画,出得阅览室,若还想再看,可重新排队。那个时候的我是渴求知识的,于是每次去少年之家,都要在阅览室外边排若干次队,好在少年之家购置了足够多的连环画,我去了那么多次的少年之家,不知在阅览室外边排了多少次队,每次借阅,总能借到我没读过的连环画,满足了我对知识的渴求。今天,作为已经退休的我,要真切地对我儿时的通县少年之家说一声:谢谢了!是你让我“从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有知识的少年。”(此句是我儿时唱过的一首歌中的歌词)。

我在小学时期阅读课外书的更重要的渠道,就是向同学、邻居以及一切有书可借的人们来借阅课外读物。记得我的同院儿东屋的小成子有一小木匣子的小人书,没事我们就在一块儿阅读。至今记得其中一册小人书的名字叫做《木船打兵舰》,讲的是我初创时期的海军官兵,靠着简陋的木制渔船,打沉了一艘台湾蒋匪军军舰的故事。

在我的小学时期,有几件与书有关系的事情至今仍记忆犹新。

一次是暑假期间去父亲的单位玩耍,发现父亲的同事有一册长篇小说《林海雪原》。我特别想看,于是向那位叔叔提出了借阅希求。那位叔叔居然答应了我。借到书的我高兴得不得了,回到家中,用了不到两天就阅读完了。但我并不想还,因为还了这本书就无书可看了。于是,我又将这本《林海雪原》掰开揉碎地读了不知多少遍,连书中的许多细节都搞得清清楚楚;书中的一些内容甚至都可以背诵下来了,如203首长少剑波赞美卫生员白茹的小诗、土匪的一些黑话等等。直到有一天书的主人问我,书都借了快一个暑假了,怎么还没看完?我才悻悻然地将书还了回去。

还有一次是到一个姓丰的同学家里玩耍,看到他把刚刚借到的一本长篇小说放在了桌子上。我特别想看,于是向这名同学提出了借阅的请求。原以为他一定不借,因为他也是刚刚借来的,怎能先让给我看呢?我猜错了。他居然同意了我的借阅请求。我高兴得不得了,顾不上再在他家玩耍,拿起书就要回家。我的这名同学客气得很,说是要送我回家。我也没顾得上多想,好在我们两家离得也不远,送就送呗。到我家后,姓丰的同学没待多大功夫便回家了。我抓紧做家务(过去的双职工家的孩子都会做家务),当把该做的都做完了后,准备美滋滋地捧书享受阅读的快感了,书却找不到了。我明明把书放在了桌子上,怎么就找不到了呢?刚才的兴奋劲儿早已不知去向了。我当时着急得很。此时的我读不上书还在其次,关键是怎么还人家的书。我桌子上桌子下的找了好几遍。一本好端端的书居然像长了腿一似地自己跑掉了,我百思不得其解。实在找不到了,我只好硬着头皮又到了姓丰的同学家里去道歉。谁知他的一席话把我气了个半死。他说:“你以为我刚才真是要送你呀,我是跟着你去拿书的。好不容易借到的书,我还没看,怎么能让你先看呢?”就为了这本书,我之后再也没有去他家玩耍。

虽然渴望有书可读,但也正是由于通过读书而提高了自己的精神境界,在对待书的问题上还是能够正确地把持住自己,也不是看到书就想据为己有的。这是发生在“文革”初期的一件事情。我家所居住的胡同叫做前射圃胡同,胡同的东侧就是一所小学校——通县司空分属街小学。一天,淘气的我爬到学校的墙头去玩儿,居然看到在学校一个小院的墙角处散乱地堆着一大堆书籍,估计是从学校图书馆里被清理出来的含有封资修内容的书籍。“文革”开始后,学校都停课了,小院子里空无一人。那么一大堆的书对于喜爱读书的我来说该是多么巨大的诱惑呀!院墙并不高,若跳下去,再带上一些书爬回到墙上不是什么困难的事儿。可我忍了又忍,最终没有跳进学校院子里去拿书(或者该叫作偷书)。虽然当时回到家以后有些后悔,觉得那些书堆着也是废品,拿了也就拿了;可在距这件事较长远之后再回过头看这件事,觉得自己从小就能把持住自己,不被利益所诱惑,是一件非常好的品德。

到“文革”开始,我陆续积攒了几本小人书,但内容基本都属于封资修范畴。当时毛主席在天安门多次接见红卫兵,全国的红卫兵都蜂拥到了北京,等待着毛主席接见。那么多的红卫兵到了北京势必要安排吃住行。宾馆、旅店、招待所,甚至学校的教室都已住满了,于是,当时的组织机构就安排尚未得到安置的红卫兵吃住在北京市民家里,每户安排2至3名。此举大大缓解了当时的接待红卫兵难。我家也被安排住进了两名红卫兵,一个来自辽宁,另一个来自湖北。当时我很羡慕这些红卫兵,因为他们要到天安门广场去,接受毛主席的接见,这是何等地荣耀!而我年龄尚小,是没有资格享受这项殊荣的。我对这两名红卫兵大哥哥很是尊重,在他们等待毛主席接见之前的日子里,学校反正也不上课,我就整天都陪伴着他们,听他们讲自己家乡的“文化大革命”形势,讲我所不知道的外面的世界等,虽然在讲的过程中都带有一定的乡音,但我还是听得津津有味。为了表达我对他们的尊重与真诚欢迎,我将我的小人书库存全部拿了出来让他们看。可谁成想此举却惹了祸,只见两个革命小将厉声讲道:这些都是封资修的东西,怎么能够留着呢?!于是,他们就在我家院子里,找到火柴,开始焚烧我的小人书。我当时虽是心疼无比,却又不敢多言,毕竟在这之前,我见过了那么多的抄家与打砸抢等等。就在他们毫不吝惜地焚烧我的小人书的过程中,恰好我爸爸下班回家,见此情景,便对两名红卫兵小将悦声讲道:我明白你们的意思了,这些东西是封资修的坏东西,必须烧掉,就不劳你们的大驾了,明天上午我们在生火时,就拿它们当引火纸烧掉就是了。于是,这两名红卫兵才停住手,没有再烧下去。当然,我爸爸知道我喜欢这些小人书,便偷偷地将小人书藏了起来,将两个红卫兵给糊弄了过去;因此这几本小人书才得以基本被保存了下来(毕竟被扯掉、烧掉了几页),一直到我成年后,有了下一代还留着。

“文革”期间因为停课闹革命,学校都不上课了,于是我回山西文水老家住了一段时间。在老家期间,我发现我的三姑父喜爱读书,虽然书并不多,但也还是可以从他那里借到一、两册的。每次借到书,我都会坐在村头的一块大石头上,认真地将书读完。至今记得当时读过的一本长篇小说,书名忘记了,书的内容是讲两个女青年同时喜欢上了即将奔赴抗美援朝战场的一名男青年,后来男青年在战场上牺牲了的故事。虽然当时的我只有十一、二岁,对“爱情”这个词汇及内容还相当生僻与陌生,但也为那名男青年的牺牲、两名女青年未得到爱情而深深惋惜,而落泪。也是在读了那本书之后,我从也读过这本书的大人嘴里听到了“三角恋爱”这个词汇,虽当时并不懂其含义,但至今记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94970-1038950.html

上一篇:我终于站在了珠峰的脚下
下一篇:中学时代的我与书(摘自我的《我与书》一文)
收藏 IP: 221.218.159.*| 热度|

1 LongLee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6: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