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JAS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IEEEJAS

博文

[转载]2019年首届自动化与人工智能国际前沿峰会会议通知

已有 5440 次阅读 2019-3-22 16:08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文章来源:转载

2019年首届自动化与人工智能国际前沿峰会

会议通知

当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把面向工业领域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术研发,作为下一步AI研究的推动力和智能制造新的技术基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大数据的积聚、理论算法的革新、计算能力的提升及网络设施的演进,驱动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人工智能正加快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渗透融合,带动技术进步、推动产业升级、助力经济转型、促进社会进步。人工智能与工业自动化的深度融合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

为了推动人工智能与自动化的融合发展,并进一步发挥东北大学“一体化过程控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的学术引领与辐射作用,东北大学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控制工程》编辑部将于2019721-26日在“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的历史名城——沈阳主办首届自动化与人工智能国际前沿峰会(1st International Composite Conference on Automation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CCAAI 2019),本届前沿峰会也得到IEEE计算智能协会和IEEE工业电子协会的大力支持。

首届前沿峰会旨在促进自动化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推动工业人工智能方向的研究,同时为海内外自动化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生及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一个学术交流、研讨和报告最新研究成果的平台。

本届前沿峰会包含国际会议、前沿论坛和学术沙龙等多种形式。首届工业人工智能国际会议由东北大学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IEEE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SocietyIEEE Industrial Electronics Society、中国自动化学会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协办,会议将邀请工业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著名专家学者作大会报告、主旨报告以及分组报告等。前沿论坛将邀请111团队中的国际著名学者围绕控制科学、复杂系统优化、复杂系统智能建模和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化的前沿方向作学术报告。同期也将举办第四届中国非线性系统与控制研讨会和学术沙龙等。具体日程如下:

721     注册与报到

722-23  首届自动化与人工智能国际前沿论坛

723-24  首届工业人工智能国际会议

725-26  学术沙龙

大会报告人:

柴天佑          东北大学(中国)

姜钟平          纽约大学(美国)

秦泗钊          南加州大学(美国)

Tan Kay Chen    香港城市大学(中国香港)

热忱地欢迎您积极参与首届前沿峰会,共同交流学术成果。征文通知请详见《首届工业人工智能国际会议征文通知》和《2019年首届自动化与人工智能前沿论坛征文通知》。首届前沿峰会同时接收中英文稿件。为了促进我国自动化与人工智能的研究,将在IEEE汇刊、Information Sciences等国际权威期刊和《中国科学》、《自动化学报》等国内权威期刊组织专刊。优秀论文将被推荐到上述期刊的专刊发表。

组织机构

大会主席        柴天佑、Tzyh-Jong Tarn (美国)Frank L. Lewis (美国)

程序委员会      主席

王宏 (英国)、秦泗钊 (美国)、孙静 (美国)

副主席

姜钟平 (美国)、丘立 (中国香港)Miroslav Krstic(美国)

陈通文 (加拿大)、夏小华 (南非)Peter Luh (美国)、金

耀初 (英国)Okyay Kaynak (土耳其)、苏春翌 (加拿大)

成员

Sebastian Engell(德国)Tan Kay Chen (中国香港)、张宏

(加拿大)、孟庆虎 (中国香港)、刘德荣 (美国)、林威 (

)、葛树志 (新加坡)Pedro Albertos (西班牙)Sirish Shah

(加拿大)Witold Pedrycz (加拿大)Ilya Kolmanovsky (

)Anthony Toprac (美国)Kevin Lynch (美国)Antonis

Vardulakis (希腊)、顾国祥 (美国)、张建伟 (德国)、储诚

(法国)Simon Yang (加拿大)、申铁龙 (日本)、谢文

(加拿大)、雒超民 (美国)、丁正桃 (英国)、吴奋 (

)、陈翔 (加拿大)、陈新开 (日本)、邓明聪 (日本)、余

(墨西哥)、杨圣祥 (英国)、王殿辉 (澳大利亚)、张竞

(澳大利亚)、唐瑛 (美国)、黄捷 (中国香港)、黄彪 (

拿大)、郎自强 (英国)、陈文华 (英国)、何海波 (美国)

李慷 (英国)、陈杰 (中国香港)Ye-hwa Chen (美国)、黄

廷文 (卡塔尔)Kok Lay Teo (澳大利亚)、庞志博 (瑞典)

赵亮 (美国)、李响 (新加坡)、张友民 (加拿大)、杨泰澄

(英国)、忻欣 (日本)、马志博 (英国)、张晓明 (中国香港)

刘文新 (美国)、高伟男 (美国)、张淇淳 (英国)、杨涛 (

)、李智 (德国)

组织委员会     丁进良、付俊、刘腾飞、郑秀萍、王良勇、刘强、李渝哲、

代学武、周平、范家璐、卢绍文、许美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91369-1169043.html

上一篇:孙富春 | 人工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新引擎
下一篇:基于贝叶斯序贯博弈模型的智能电网信息物理安全分析
收藏 IP: 159.226.2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5 09: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