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尖日月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jry8044 物理学歪人 电气接地学雷人 qq:9792255

博文

欣赏生命抑郁之美

已有 11923 次阅读 2011-1-24 08:29 |个人分类:科普集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科学, 艺术, 抑郁症, 抑郁, 细致

丛远新

科学网的名博大漠孤魂曾在我博客中留言:“我天天抑郁!”。这是否可以说孤魂他老人家心理不健康呢?如果真这么认为,那你就大错特错了,抑郁使人更加细致、敏感、深沉,有助增强科学和艺术气质。

事实上,诺贝尔奖得主居里夫人就高度抑郁。进化论始祖科学家达尔文也有相当严重的抑郁症,而且“兴奋”会引起“发作”,“狂喜”会带来“不舒服的心悸”,以致他只能以工作来救赎自己,从而得以不受阴郁情绪的影响,他称工作是“生命中唯一的娱乐”和“唯一一件使我还能够忍受生活的事情”。因为抑郁,使得“从杂乱无章中找出其必然的内在规律”成为了达尔文的最大乐趣,而且他也只能这么做,任何不利于使之处在该气质状态的举措都会使其痛苦。所以,抑郁其实成就了达尔文的伟大。

所以,伟大的精神病专家安迪·汤姆森经过数十年的研究,于前不久发布了一极具争议性的轰动性的研究成果:抑郁存在某种神秘的“意义”,而我们使用的药物治疗反而加重了问题的严重性。就像发烧能提高体温,产生更多白血球,帮助免疫系统与感染进行斗争一样,或许抑郁也是一种人类对痛苦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抑郁的确使人饱受折磨,但并非毫无益处。

(备注:只要对现有的理念形成冲击,对现有的抑郁药厂家利益构成威胁,那么,不管理念多么合理,争议就是必然性的)

 

抑郁促使人沉思

抑郁时,人们往往只会持续地、专注地思考自己的问题,对其它问题不屑一顾。大量研究表明,抑郁能促使人深思,使思维方式更加科学,分析性很强,善于将复杂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深入思考清楚后再综合起来处理,如此,整个问题就更容易解决了。

这正是科学家最难能可贵的性格,也是一般人最难具备的性格。常人往往很难专注于某个单一问题深入下去,而且也容易受外界干扰。所以,当你遇到一个数学难题时,感到抑郁通常是一种有效反应,可能会帮你分析并解决问题。一些研究发现,在解决智力测试中的复杂问题时被弄得越抑郁的人,在测试中的得分越高。 

一项由荷兰科学家做出的研究显示,那些曾经患有抑郁症的患者在处理问题时的表现要比其他人更好些。哈佛大学研究者也发现,抑郁的人在创造性工作上表现更出色,特别是工作得不到肯定时。

抑郁还能增加人们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度,使人洞察秋毫。有研究表明,抑郁的顾客所能记住的文具店里的东西是其他顾客的四倍。这种洞察秋毫的高敏锐度有助深入灵魂深处,发觉心灵世界最隐晦、最深层的细腻感触,捕捉情感神经最轻微的颤动。一项针对荷兰作家的调研发现,80%的作家符合某种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另一项针对英国作家和艺术家的调研也发现,成功人士罹患严重抑郁症的概率是普通人的八倍。所以,从事艺术、写作、表演等创作型职业的人往往带有“淡淡的忧郁”,而且那种忧郁气质给人更具智慧和魅力的感觉,更能吸引异性的目光。

所以,亚里士多德早在公元前4世纪就曾说过:“所有在哲学、政治、诗歌和艺术上有非凡天才的人,包括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忧郁成习,有些甚至患了忧郁症。”文艺复兴时代的巨匠约翰·弥尔顿在其诗歌《沉思的人》中高呼:

“欢迎啊,最神圣的忧郁!

你崇高的面容太过明亮,

以致不适宜人类的目光。”

“抑郁是一种进化适应性”得到了基因、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神经生理学、神经解剖学、药理学,认知科学、行为科学以及对抑郁病人的治疗效果等多个层面的证据支持。

鉴于此,抑郁的一些症状就很容易理解了。

  • 【深沉】——分析问题需要大量思考,而且不能中断,抑郁会协调人体内许多变化,让人们在思考时不分心。
  • 【孤立】——为了避免参与到其它社会情境而被迫思考其它问题,抑郁的人倾向于与社会隔离。
  • 【厌食】——为了避免吃得太饱导致头脑昏沉,精神萎靡,抑郁的人往往食而无味(我不会说该本能调节机制利于科研,但爱迪生从事紧要试验时,会一周不进餐;科学网上可爱的名博小水獭则会在试验紧要之际禁食早餐、午餐以保持在高度清醒状态,详见咖啡加糖是脑力劳动者的好饮料;我一同学的导师一般中午就吃一苹果以免影响接下来的实验工作)。
  • ……

   总之,抑郁不是大脑障碍,而是对难题的正常反应,且会迫使人将整个生活调整至有利于解决该难题的抑郁状态,从而会对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产生一定影响。

 

抑郁过度之弊

万事皆有度,物极必反,显然,抑郁也不例外。一旦过度,其优势则会转化为弊端甚至有致命的危害了。比如,抑郁有助于人排除社会、情感等等一切杂念,解决所面临的复杂问题,可如果该复杂问题一辈子也解决不好,则有可能一辈子困于其中,拒绝娱乐、社交、亲情、友情、美食、性爱等等各种活动(这些活动主要由右脑支配,研究表明:有重度抑郁家族史的人大脑右半球皮层平均变薄28%,严重退化),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工作事业,甚至可能使人自杀。

不利于抑郁的娱乐、社交等等欢快态则会急速增大患者大脑血流量,致使强烈的偏头疼,达尔文、居里夫人都深受其害,所以,他们就只能全身心投入科研中。

抑郁症一直是心理学家头疼不已的问题,因为治愈率极低,一般只能帮助病人在一定时段内从一定程度上化解。不过,最新的研究成果可能有助于大幅度提高治愈率:顺势化解、鼓励患者沉思,协助解决使患者抑郁的复杂问题。这就是说,当我们常被数学问题困扰而抑郁时,不要回避(除非我们能确信以后不再受此问题困扰),而是找本系统、连贯的高数书籍进一步学习,多做题,如此,自然能逐渐化解抑郁的弊端。

既然治疗抑郁症最好的方法是顺势化解,鼓励沉思。那么,预防抑郁症的最好方法无疑也是沉思了。

 

训练沉思预防抑郁症

那么,哪几类人需采取训练沉思的方式预防抑郁症呢?

  1. 生活舒适的群体 美国研究人员发现,太舒适的生活可能让抑郁的发病率更高,因为人们常会因此而放弃思考,可困难却不可能因此就彻底绕开这些群体,一旦降临,往往就只能被抑郁症所困。
  2. 女性 女性天生更加感性,偏好整体发散性思维,更容易被艰深问题给困住。所以,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流行病学家Kessler教授调查发现,女性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是25%,而男性仅为其一半。
  3. 缺乏独立思考的群体 现代心理学强调,自主选择权是保持人心理机能健康的关键。可调研数据却显示,对不善独立思考的群体来说,反倒因为太多的自主选择而抑郁。因选择太多而为难,因拿不定主意而紧张,因不知道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而担忧。很多人都向往自由、自主和选择权高于一切的社会环境,而且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所在,可对懒得独立思考的群体来说,这反倒容易致病。
  4. 喜好高热量食品的群体  一项针对伦敦3486名伦敦公务员的调研发现,相比于常吃新鲜蔬果和鱼类的群体,常吃油炸食品、加工食品、高脂奶产品和甜食的群体更容易抑郁。因为蔬果和鱼类使人神清气爽,淡定平和,更利于沉思;油炸、高脂、甜食等高热量食品则使人亢奋、浮躁,这必然导致短视,遭遇深层次难题更容易被困住而抑郁。
  5. 爱看电视的群体 一项针对4142名当时并无任何抑郁症状的青少年的跟踪调查显示:每天看电视时间越长者越是忧郁。看电视时,更多的处在消极被动的信息接收中,难以从事积极主动的沉思,看得越多,思想越是浮躁、浅显,沉思能力越差,也容易抑郁。
  6. 为人父母者  一项针对86957个在1993年至2007年间接受了医疗护理的家庭的调研显示:大约3%的父亲在孩子出生的头年就产生抑郁症状,当孩子长到了4岁,这一比例便升到10%,继而,8岁变成16%12岁便达到了21%13%的母亲在生下小孩的那年里便开始抑郁,孩子到了4岁,这一比例达到24%,接着是8岁的33%12岁的39%。所以,养育孩子也是一门大学问,须及早沉心修炼,否则就很有可能被抑郁所困,除非不想将孩子养育好。
  7. 压力较大的群体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助理教授埃玛·布莱克莫尔带领的小组在过去一年间调查了2.4万名加拿大上班族,发现约5%的人有抑郁症状,其中长期承受工作压力者患抑郁症的风险高于常人。另一项来自日本的临床研究发现,升官或者买房后,许多人患上了抑郁症。所以,如果想需要承担更大的压力,想在事业上更上一层楼,那么,就得及早静心沉思,深谋远虑。

我们人类之所以能以绝对的优势进化成为这个星球上最成功的动物,不是因为能欢快地享受生活(那是所有动物的本能),而是因为能静心沉思,从而能深谋远虑,能发现这个世界发展的必然性的客观规律,顺势加以利用,从而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当下一次困难来袭,我们或许该在抑郁中逐渐沉静下来,慢慢将问题解决,自然越发开心愉快,抑郁困顿之苦自然会随之散去。

否则,越是逃避困难,躲避抑郁,抑郁越会找上门来,且化作更加严重的抑郁症严重侵袭身心健康。

所以,我们的古先贤早就得出如下科学的至理名言: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4673-407298.html

上一篇:中国爷们体内的雌激素还真不少,且近来越发增多
下一篇:享受孤独
收藏 IP: 223.166.188.*| 热度|

63 李学宽 李宁 杨华磊 王号 孔晓飞 王孝养 刘洋 曹广福 许培扬 鲍海飞 罗汉江 耿文叶 郭利萍 吕喆 周能娟 刘庆丰 饶海 刘进平 高建国 赵明 姜洪洲 丁甜 柳东阳 王春艳 祖乃甡 陈绥阳 罗帆 王芳 陈国文 武夷山 侯成亚 陆绮 唐小卿 金小伟 刘俊明 刘钢 吉宗祥 杨学祥 徐耀 朱教君 梁进 曾新林 李侠 黎在珣 傅云义 周可真 张玉淑 张芳 占礼葵 邢富强 袁海涛 李宇斌 刘晓锋 王志华 xiaxiaoxue86 goudan1 xqhuang dreamworld waun WC101 侯振宇 xyj123 sanwensh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5: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