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尖日月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jry8044 物理学歪人 电气接地学雷人 qq:9792255

博文

“一心二用”为幻觉,不可取

已有 13370 次阅读 2009-12-28 13:07 |个人分类:科普集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浮躁, 一心二用, 一心多用

一心二用为幻觉
俄罗斯《报纸报》网站7月27日发表题为“恺撒大帝并不能一心多用”的文章,指出大脑同时做两件事只是一种幻觉,其实是不断从一件事转换到另一件事。这些转换需要一定的时间,可以通过练习缩短时间,但不可能短到任意小的数值。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练习提高这种转换速度。
研究人员利用层析X线照相法观察大脑的活动,发现在把两件事混合在一起时,大脑额叶前部皮层立刻开始发挥关键作用,但它并不能保证两个行为真正同时并行,而是依次先后处理,转换速度可快到让我们产生“同时”的幻觉。
“一心二用会”降低学习、工作质量
因此,“一心二用”实际上是将两件不同的任务错开来间隔进行,交替着(而非同时)完成,这显然会降低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边学习,边听音乐
比如,一边学习(或者工作)一边听音乐,实际上是学习一会儿,再听一会儿音乐,再学习一会儿,再听会儿音乐……这显然不及一气呵成地连贯起来学习的效果强,学习的知识对连贯性要求越高,“一心二用”对效率和质量的影响就越大。
事实上,美国《实验心理学杂志》研究发现当学生一边做其他事一边做复杂的数学题时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比专心做题慢了40%。
边开车,边打电话
再比如,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并非真正的一心二用,而是一会儿开车,一会儿打电话,两者错开来间隔进行,打电话时是顾及不了开车的,此时遇有变化则极易出事。
事实上,美国犹他大学的研究人员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驾车打手机容易产生与酒后驾车一样的恶果,即使使用免提功能打手机也是如此。
据交警部门介绍,08年上半年,临沂市因驾驶人拨打或接听手机酿成的交通事故就有30余起,造成23人受伤,2人死亡。
因此,目前世界上有50多个国家禁止开车打电话。英国道路交通安全的新法规甚至规定,开车打电话者的行为一旦被发现,最高可判入狱两年。新加坡对开车打电话的初犯者最高罚款1000新元(约合600美元)、监禁6个月;对再犯者最高罚款2000新元,监禁1年。
显然,“一心二用”会降低学习或者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如果从事开车、车床等工作,则会导致危险甚至致命的后果。
有关开车与听音乐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有人认为左右脑各负其责,因此,可以完成做一些性质不同的任务,比如边开车边听音乐,其实不然。
近来的研究表明,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努力做好,几乎都会激发左右脑各个区域参与工作。因此,即使是听音乐,也会对开车产生影响,越是使人沉迷或者兴奋的音乐,影响越大,我一朋友曾经因听音乐而错过了下高速公路的机会,多绕了一百多里。
 
 
一心二用会降低认知水平和身心健康
既然“一心二用”会降低效率和质量,那么,如长期保持在“一心二用”状态,则会使大脑退化,智商降低。
事实上,研究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在一心二用好不好?一文中给出的研究表明,“一心二用”(同时处理两件甚至多件任务)更容易导致出错,致使认知能力下降。另有调研数据表明,低智商者更易多病早逝,尤其是容易患脑血管疾病。
因此,“一心二用”的负面影响是全方位的,事实上:
加州大学科学家马克研究显示当人们快速地在不同工作中换来换去时,他们工作速度加快,但效率很低。20分钟后,他们明显血压升高、挫折感更强,这显然会将心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久之,更易导致高血压、心脏病(既降低智商,又影响健康,实不可取)。
澳洲中央昆士兰大学行为科学家艾伦·基恩博士认为“一心多用”是狂躁症蔓延的重要因素。“为什么大城市的人们更容易发火?”他说:“假如我生活在大城市,工作繁忙,还是一个忙碌的家长,这些都会引起大脑中的化学变化。”而这些变化,包括应激激素指标的长期增加,会使我们更倾向于好斗而冲动,同时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
“一心二用”的根因
如果常看动物世界,就会发现,凡素食动物,几乎都是“一心二用”的高手,不管是饮食还是嘻闹,都得能同时关注周围的风吹草动,能在遭遇强食者之际迅速逃生,如不能“一心二用”,完全专注于饮食或者嘻闹方面,则很容易被猎食。
因此,“一心二用”并非一无是处,当外界瞬息万变,并且对个体的生存、发展有很大影响时,“一心二用”还是有必要的,这有助于适应周围环境。
因此,社会越发浮躁,人们越会本能地保持在“一心二用”状态,目前的国人是非常不幸的
更为糟糕的是,这还会导致恶性循环研究还发现“一心多用”产生负面的生理反应,会加快应激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这必然导致恶性循环:我们努力“一心多用”,花费更多的时间处理事情;同时感到压力巨大、烦闷,被迫“一心多用”,处理更多的工作。当然,对少数善于掌控自我的高天赋者,则又另当别论了,但这难以在短期内影响大局),使浮躁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直至整个社会无法承受为止。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都经历过该虚假横行的浮躁时代,都在无法承受之际沉静下来。可不知道我国的浮躁将会盛行到何等地步,反正,目前的大多数国人已经无法承受了,再继续下去,难以想象……
 
另外,一心二用好不好?指出,人们之所以容易一心二用,一种假说就是:
在信息缺乏的环境下,人们会对所有信息高度敏感,不放过一丝信息。在信息冗余的环境下,仍有人保留着嗜好信息的习惯,于是,在信息缺乏的世界里可能带来竞争优势的习惯,在信息充裕的世界里却带来了竞争劣势。
我部分认同该假说,只是觉得该假说尚未追溯至根源,应该是:
外界信息对自身非常重要时,人们更易躁动(亦或说浅浮、浮躁),更倾向于“一心二用”,当外界信息对自身无关紧要时,人们则更倾向于保持在一心一意状态。
比如,科研工作者是最不易受外界干扰的群体,自然最不易“一心二用”,但若坚持这样的秉性,则有可能被这个浮躁的现代社会给淘汰,必须适当地浮躁起来,能“一心二用”,可这又会必然性地降低科研水平,可悲!
所以,我们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一院长就忍无可忍,坚决申请出国一心搞研究。事实上,我的同学出国后都普遍变得沉静、专一了,在一个相对理性、深沉的环境中,想一心二用都难。
由此可见,躁动的环境才是一心二用的根源所在,不过,这两者却常常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如何改掉一心二用的习惯
就个人来说,提高学习或者工作效率和质量即可。漫不经心地学习或者工作,自然容易觉得枯燥、无聊,有可能会打开音乐。但如果努力学好、学精,自然会发现听音乐对学习等的负面影响,从而关闭音乐一心一意学习或者工作。
就整个环境来说,要想一下子改变非常难,但可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月积日累,水滴石穿,久之,必会越发见效。虽然见效慢,但影响却很深远。而且,我们科研工作者也必须努力去改变这种现状,因为最精于此道,否则,这个社会很有可能会向一心三用、四用、五用、六用恶化下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4673-282043.html

上一篇:【置顶】我眼中的天才(兼谈创新、独立思考)
下一篇:世界级顶级天才陶哲轩论“天才”
收藏 IP: .*| 热度|

13 周可真 武夷山 王桂颖 吴飞鹏 吴渝 刘明 陈国文 吉宗祥 吕喆 耿文叶 李学宽 鲍海飞 葛瑛

发表评论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2: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