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yankun2016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iyankun2016

博文

驳所谓高考导致死记硬背压制了创造性

已有 4359 次阅读 2017-7-10 02:08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高考, 创造性


驳所谓高考导致死记硬背压制了创造性


因为中国有高考和其他考试,于是有些人给扣上应试教育的帽子,说中国的教育就是应付考试,而所谓“应试教育”导致死记硬背,压制了甚至毁灭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

这个似是而非的命题很有市场,也似乎很难驳斥。不过我还是要试图跟这些朋友做一次理性的沟通。我相信理性终将胜过偏执。

我也不否认,高考对于大多数高中毕业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即使是好学生也需要认真复习,深入领会所学的知识的内涵,力求能够灵活运用,发挥出最好的水平。但是这与死记硬背没有什么关系。如果把希望寄托在死记硬背上,那肯定是悲剧了,肯定考不上好的学校。中国有过死记硬背的教育,那就是过去的年代私塾。比如启蒙的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对于初学者根本就不知道诵读的东西的意思,就先生往往也不多做解释,就是靠朗诵的次数多了慢慢体味其道理,至于儒家经典,那就得能够大段大段的背诵了,被不小来就是戒尺伺候。但是即使那个时代,好的老师也不靠背诵,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来记忆。这种应试的习惯至今还有不少爱好者,但是与现在主流的学校毫无任何共同之处了。说毫无共同护之处也是不确切,历史传统,就像列宁说过的,不像人死了可以埋在地下,历史传统,即使旧的制度已经连根拔起,传统的思想意识依然存在还要发酵,在很长的时间里顽固地还在许多人意识里存在。比如有的数学老师,教三角的时候就嫌证明某些公式“麻烦”只要求学生记住,会用就好。比如圆周率,不少老师就嫌用外切和内接多边形逼近的方法难以理解,于是就让学生记住多少位就行了。这也是死记硬背的旧传统的遗毒吧。但是总体而言,靠死记硬背,不可能学会现代科学知识,考大学更是没有希望的。因为任何一门考试,考的都不是书本知识的记忆而是灵活运用。如果你通过灵活运用掌握了那些知识,记忆并不难。

许多知识,往往不是我们“不知道”,而是在需要的时候不会使用。考试只不过是一种假设的场景考你是否会使用。

有人说,假如许多知识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在网上或者在他的U盘上找到,为什么还要记忆。这里我就不妨举一个惨痛的实际例子。一位化学系的研究生,一次不慎打碎盛有金属钠的容器,我们知道这种金属在实验室里是放浸泡在油里面以防止氧化。潵了,一片油污,这个同学就不假思索的用水来冲洗,然而金属钠一碰到水就激烈燃烧,结果是一场灾难。钠的化学性质,她绝对不会不知道,但是没有在她的脑子里生根。在关键的时刻忘了。我倒是很希望在化学课上,把这个作为一个考试题,考个两次三次,让每个人都记忆深刻。类似的比如放射性物品的处理,如果人们能把这些最重要的东西记得很清楚,能够条件反射般的应用,可以减少许多事故和伤亡。这可不是上网查能解决的。

有人说,学过的东西只要记住百分之五就够了。不说别的,就是汉字吧。我们在学校里包括课外阅读查过字典的单字不会超过一万个。中国最常用的《新华字典》,经过十几版大规模修订,印刷200余次,到现在收录的单字也只有一万三千来个。即使某个人喜欢背字典,把这类字典从头到尾读过一遍,也不过一万三千个字。如果忘掉95%,还剩下六百五十个百个字,那就跟文盲相差无几了。所以我劝这位朋友,不要再宣传这类5%的“定理了”。说着可以当文化部长,那就只能是您不长了。如果你说是整个人类知识的百分之五,那么我说恐怕没有一个人能有这个本事,能够学懂,更不必说记得住。不要说整个人类知识的5%,就是汉语知识的百分之五,也没有几个人能掌握。也许只有章太炎钱钟书那样的大家有可能。他们写书也要查文献。就是还没记住。

我还是要强调,知识离不开记忆,知识要有用,需要记得住用得活。但是死记硬背没有用。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活学活用加深记忆。

学习当然是有方法的。但是所有的方法都是教人如何去用功——用力,而不是不费力气不用脑筋力,教人省力的都是欺骗。

现在有一股思潮,跟文革时候的一样,就是鼓吹不要记忆而追求所谓的能力。那么我不妨再强调一次,不存在脱离记忆的能力。而且记忆本身,也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是学习的基础。当年张铁生考大学,因为据说没有时间复习,答不上题目,在试卷上发表了一些类似的感想,本无可厚非,但是作为制定政策的人,把这种东西视为至宝推而广之,就是十分严重的错误,也是对教育规律的无知和漠视。然而这种提倡不费力气不费脑筋的能力的歪论在中国甚至在世界上很有市场,作为投身讨论研究教育的人,应当自己反躬自问,自己到底对教育和学习有多少真知灼见,自己的观点是否经得起推敲。

关于死记硬背就说这么多吧。总之死记硬背的,就教育的方法,自从废科举办学校以来这个传统就已经废除了,当然它的残余必然存在,但是无论如何不是教育的主流。而且不应当把知识与记忆对立起来,脱离记忆的知识是没有意义的。

再说说高考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压制了创造性这个问题。

我看说这个话的人基本上没有什么创造性。不幸的是我们中国文人有个习惯,把别人统统骂倒唯独他自己例外。所以我经常喜欢送个这些朋友一句电视剧《天道》的台词,【不要太把别人太不当人,不要太把自己当人。】诸君都参加过高考,是不是已经毫无求知欲和创造性了?

粗看起来,说大家都被高考烤的焦头烂额,筋疲力竭,哪还有学习的情趣还有创造的余力。但是,诸位又犯了一个以己度人的错误。您高考时被考糊了不等于所有的人的都被烤糊了。我相信能考上一流大学的人中前百分之十到二十的那些优秀人才,根本不会为高考担忧,他们也要复习,也要用心准备,但是应当是胸有成竹的。考试对于他们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说实在话,真正有创造性的也只是少数人。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胜任。

对于这些优秀的学生高考并不是严重的负担。不存在焦头烂额的问题,也就不存在毁灭求知欲压制创造性的问题。

求知欲人皆有之,但是也有不同的层次。现在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大生产的方式在教育上的反应,制造出来的大多数不是天才,而是人才。靠大学来生产天才,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重要的是不要埋没天才,发现天才使用天才。其实发现天才并不难,张益唐,陈景润的数学天才在学校的时候就为老师甚至校长所知。问题是他们被长期冷落差一点就被埋没了。中国过去有绝对平均主义的严重倾向,不承认天才,歧视特殊。文革的时候连长辫子都不允许,为什么,就是因为只有少数人才有,大多数人没有,就成了异类,就成了嫉妒的对象。天才也一样要受到庸才的冷眼,稍有由头就群起而攻之。歧视这也不是中国人所特有,苏格拉底就是被庸人的民主杀掉的。在一个有言论自由的社会里,尤其要注意保护少数,避免多数暴政。

如果说在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里确实有压制创造性的问题,那主要也是不重用,不使用有创造性的人才,而不是没有人才。苏东坡人才难得,但是无论是王安石还是司马光,都不肯重用他。他的一生大多数时间是在流放中度过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已经把科学排除在外成了下九流。

而且中国有个传统:治世用庸才,乱世才不得不用人才。因为庸才听话,好用。承平时代怎么都过得去,人才只能靠边站。到了乱世,不用人才的就得被消灭,所以才不得不用人才。在乱世,礼教有所松弛,而且东方不亮西方亮,也就有比较大的自由度。科学也往往在乱世有较大的发展。所以在战国时代,有百家争鸣,出现了墨子、鲁班、扁鹊这样的人物,在两晋南北朝出现了祖冲之和郦道元。

重复地说,对于大才,关键在于肯使用,而不是以种种理由把他们荒废了。对于天才最普遍的批评就是骄傲自大。如果你能给他压担子,他也就骄傲不起来了。

有些人为了证明他们的理论提倡偏科,反对通才教育。我认为社会需要比较全面发展的人才。偏才的确存在,但是对他们实行通才教育也是必要的,一边尽可能补足他们的不足。陈景润无疑是个偏才,但是他也能考上大学。现在的所谓特招,自主招生,我看主要是要在统考上打开一些缺口。

有些人拼命夸张高考的辛苦,以为这种炼狱绝对不合理。其实人生比考高更严峻的考验多得是。将来面对的竞争更加无情。在他们即将成人的时候有这么一次锻炼不是坏事。反观西方对于在校的学生是百般纵容,呵护;但是一旦走上社会,面临的是无情的竞争。各种心理上的疾病就多起来。我看我们今天对于高中毕业生也是过于“关怀”了。高考一来整个社会为之让路。家长们更是举家奔忙,……至于吗?在我看来,高考,对于这些学子,是他们的成人礼,即他们进入社会的第一次考验。有这个经验比没有更好一些。

总之,高考最大的优点是一个最公平最客观的同台竞技,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选拔人才的方式。是中国的一个创造。我们应当珍惜自己的创造,并努力使之不断完善,切实改善教育中的存在的不正确的偏向,而不是妄自菲薄横加非议。别人没有那是他们的不幸。不要丢掉自己的优点而去捡拾别人的次一等等货色。

一个好的公平的选人制度,就是要把真正优秀的少数人选拔出来。这种制度一定会受到各种人的反对,他们的总和肯定能凑成“多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37474-1065463.html

上一篇:安全气囊有隐患,汽车安全需要新思路
下一篇:诌议地震防治
收藏 IP: 99.245.100.*| 热度|

18 王跃建 姬扬 吕喆 王安良 蔡小宁 刘全慧 刘钢 徐磊 李轻舟 蒋永华 汪晓军 赵建民 叶苍 徐民 张鹰 nightshift xlsd xiyouxiyou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3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0: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