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定胜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lyskyz 哲思天地,人定圣天不胜天:人心要和睦安定,以天理为圣,敬畏天理,尊重良知。

博文

答“爱科研不爱带学生怎么办?” 精选

已有 9075 次阅读 2019-1-21 11:41 |个人分类:教育教学与科研方法、学术评价|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按:昨天在知乎上收到一个问题邀请“爱科研不爱带学生怎么办?”我还没来得及作答,问题就被删除了,也许是原提问者担心对自己有不良影响吧,可以理解。但由于这个问题很有问辩讨论的必要,尤其是对于陷入深度科研探索的青年教师可能会非常有代表性,因此我还是另行撰文专门谈谈我对此的看法,希望能对有类似困惑的教师有所助益。


能够提出这种问题来的教师,十有八九是真心爱科研的,而敢于公开提出这种问题的老师,几乎百分之百是真心爱科研的。那么一名真心爱科研的教师为何会出现不爱带学生的现象呢?我想具体原因可能大致有以下几个:1、要么学生素质的确太差了,导致自己没有兴趣去带。2、要么是自己当下正有非常重要的学术问题需要去探索,而且只需要自己一个人的头脑就足以,介入其他事务会极大地分心,导致自己的思维难以高度聚焦,容易打断思路,从而影响自己的学术探索、思维探索质量。3、或者是自己个性腼腆,不大喜欢与人过多交往,担心在学生面前说错话、做错事。4、或是责任心非常高,目前又缺乏指导经验,唯恐耽误了学生。

如果仅仅是第一个原因所导致的,一方面应该尽量吸引好学生到自己这来,比如通过精心准备的精彩讲课,或是学术讲座活动之类的,使得自己能在学生中逐渐获得认可和口碑积累。另一方面,可能需要提高自己对普通学生的包容度和博爱度,绝大多数学生的能力素质都是教育出来的和指导出来的,天生就非常好非常自觉的学生也就不需要自己去过多教育了。

如果是第二个原因所导致的,那么应该努力寻求自己工作单位的支持,充分说明情况,以为自己谋得一段可以静心、精心专研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如果单位无法支持的话,那可能是需要考虑换一个地方了。但真正认真负责且有远见和辨别力的领导,对于真正浸心于学术研究的教师,一定是会有爱才、惜才之心的,只要自己以往的智力表现足够优秀,自己的科研素质和研究方案是足够靠谱的,应该会打动这种领导获得其支持的。

如果是1、3、4之间的某2个或3个因素互相交织而成的,我认为首先应该自己把以下两个问题重视起来:1)首先,既然承担了教师工作,指导学生就是自己的应尽责任(不论学生的素质高低好坏),而不仅仅是义务,即使年终工资里没有多少教育指导的额外津贴,但其实每位教师的基本工资里本来就包含了要进行教书育人的职责的。2)同样重要的是,指导学生的能力,本身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是需要锻炼的,没有任何人是天生就会这种能力的,因此在刚开始指导学生时,有所不足和缺漏是难免的,只要这些不足和缺漏并非自己故意甚至恶意造成的,就都是可以理解和容易获得他人体谅的。但如果自己逃避这种指导任务和指导责任,一方面会导致自己与自己的岗位职责要求越来越远;另一方面会让自己得不到这种素质训练、能力训练的机会。

指导学生从来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是动态的和因人而异的。要做一名好的导师,一方面需要自己足够高的学术水平和洞察力与人际调解能力;同时更需要不断的学习、经验总结和调整完善。而这两者都是需要不断地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这种提高和完善不仅是在自己的独立思考中完成的,也可以是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学相长的,即在真正认真负责的指导过程中:学生得到提高,导师自己也会得到各种提高。因此,这应该是一个快乐的过程,不应该有过多的抗拒感和紧张心理,这种排斥心理是不够不理性的和多虑了的。

因此,只要确认自己是一个认真负责的导师,也是愿意不断自我完善和吸取经验的导师,那就宽心地、快乐地去迎接指导学生时所收获的各种愉悦感、满足感乃至成就感吧;要知道和要相信,学生们其实是最容易被真诚和善意所感化的,是最容易被睿智和学识所打动的。而能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可和尊重,才是教育工作者最大的满足感、成就感乃至幸福感,从长久来看和从宏观来看,这种愉悦感要比年终奖励或其他物质奖励重要得多和持久的多,这才是真正带有永恒性质的价值所在,何乐而不为呢。愿与各位年轻导师们共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34816-1158289.html

上一篇:我的奥赛经历及学习经历
下一篇:名利和道德的平衡尺度是人性
收藏 IP: 223.68.90.*| 热度|

11 刘山亮 郑永军 王从彦 吕喆 张成岗 农绍庄 王立新 黄永义 汤茂林 李东风 彭真明

发表评论 评论 (2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4: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