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定胜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lyskyz 哲思天地_科学研究是快乐的,也应该是快乐的。

博文

高考只是求知的起点—兼谈奥数及新入学的大学生们

已有 3957 次阅读 2016-9-10 16:03 |个人分类:求学经历与人生感悟|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在求学的道路上,高考虽然是个重要节点,但却只是求知的起点。因为有大量真正高端的知识,有大量真正能形成生产力的知识都是在大学(包括技校)才开始学习的。还在高考阶段就因成绩高低而紧张得不得了,对于孩子的心智成长是非常不利的。而进入了大学以后,以为到大学里是来放松的,是来等着就可以拿毕业证的想法和做法就更是错误的。

时代发展到今天,每个人能够成就自己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多了。仅以上学读书来说,即使高考失手,或是高中阶段成绩还不够突出,其实也没太大关系,因为真有想要进入好大学尤其名牌大学的志向的话,上大学后仍然有不少机会,考研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通过考研(甚至是在高自考后再考研)进入好大学包括名牌大学的比例早就已经很高了,因此高考绝不是唯一的机会,不必过于重视和紧张。再换个角度来说,即使进入了名牌大学又如何,真正的牛人是能让学校以他/她为荣,而不是总想着要以能进入哪个学校为荣,总想着要以学校为荣的心理恐怕是没多大出息的。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围绕初等知识几乎耗尽孩子们的求知热情,甚至让孩子们从小学起就开始不断地沉浸在学习的紧张焦虑中,就不断的向孩子们要成绩要分数要各种竞赛比拼,是严重错误的。这种做法无助于孩子们去感受真正的知识之美、求知之美,甚至可能反倒会阻碍孩子们形成真正的创造力和完备的人格。

过早教授不该由该年龄段的孩子来掌握的知识,过早要求孩子去博闻强记记住许多与智慧无关只与经验有关的庞杂信息,都是过度的拔苗助长。即使有些孩子能做到,但这种人往往是博闻强记、囫囵吞枣型的,对知识内在哲理的理解往往并不能真正到位,真正高端的融会贯通能力往往是缺乏的。绝大多数伟大的学者和伟大的科学家都不是通过高压政策来完成初等知识学习的,高压下完成初等知识学习的人,在其成年后往往是缺乏真正的创造力的,让那些有真正天赋的孩子在学习初等知识时就过早感受求知的高压也是对他们的伤害。而对于发育慢、智力成长慢和稍显迟钝的孩子来说,这种高压教育就更是对孩子的精神摧残。这种高压教育到底是父母需要?还是老师需要?还是真的是孩子自身的需要?当然,适当的学习压力是有必要的,因为天生对知识有浓厚兴趣的人是极少的,能每时每刻一直保持对知识的浓厚兴趣的人更是罕见的,但千万要切记过犹不及的道理,过犹不及的确是个普遍真理。

最后再用几句话来点评某些奥数现象。适当的奥数训练应该是多少有价值的,但有些奥数题是典型的拔苗助长甚至是愚蠢的。比如在小学奥数训练中,原本可以用解方程的方法很容易解出的问题,非要让孩子们绞尽脑汁转着弯的去解,这就是非常糟糕的做法,理由是:人类发明出方程,就是要解决这类问题的,这是解决这类问题最聪明、最有效、最简洁的方法,拐着弯的解法是人类还不具备这种能力知识的时候不得已而采用的笨方法,在已经有了好方法的前提下,非要逼着孩子去学解那些本该在高年级之后用方程来解的问题,就是愚蠢的,因为这种解法不增加任何新的知识,不增加任何新的智慧,只会增加孩子的疲劳和记住一些今后完全不会再去采用的愚笨、低效还复杂的解法,这种训练题不是愚蠢是什么?

对于一个教师包括家长来说,有责任心是好事,远比没有责任心好。但对自我的过度要求,延伸到对孩子的过度要求,恐怕就会适得其反,既焦虑了教师自己和家长自己,还焦虑了孩子。

让孩子无法感受到真正的知识之美、求知之美,是对孩子的一种意外伤害,即使当初的出发点是好的。集体的过度教育,集体的过度超前教育,集体的过早成绩比拼和过早知识竞赛,会让身处其中的每一位孩子都受到不应有的意外伤害和集体伤害。因此,中国的教育,尤其是初等教育,还是悠着点吧。高压的初等教育加上放水的高等教育(放水的高等教育既有高等教育机构自身的原因,也有由于过于高压的初等教育导致的缘故,因为不少大学生的求知热情都在高考阶段甚至包括中考阶段就已经被消耗到逆反和腻烦了),是成不了教育强国的,更成不了知识强国。

 

钟定胜

 

欢迎转载,只需注明文章作者钟定胜。
文责自负,与本人的工作单位无关,与文字发布的网络平台无关。
**********微信公众号holysky-zhong***********
*****微博地址http://weibo.com/holyskyzds****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34816-1002100.html

上一篇:教师节里最贵重的礼物
下一篇:学术论文发表最重要的规则是什么?兼谈NgAgo争论
收藏 IP: 223.68.90.*| 热度|

3 彭真明 李颖业 陈南晖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4: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