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eselase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ineselaser

博文

2020年《光学学报》第2期封面文章—地基遥感探测合肥地区大气中硝酸的时空分布

已有 2122 次阅读 2020-1-20 16:15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地基遥感探测合肥地区大气中硝酸的时空分布

2020年《光学学报》第2期封面文章|章惠芳,王薇,刘诚,单昌功,胡启后,孙友文,NicholasJones. 基于地基高分辨率太阳吸收光谱观测大气中硝酸的时空分布[J]. 光学学报, 2020, 40(2): 0201003

近年来,雾霾多发成为合肥地区严峻的空气质量问题。颗粒物是重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因素,大气硝酸(HNO3)作为硝酸盐颗粒物的前体物,影响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因此探测大气中HNO3浓度的时空分布和演变对研究大气颗粒物的形成和减排机制非常重要。

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研究所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刘诚教授课题组利用地基高分辨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研究合肥地区大气HNO3的柱浓度和垂直廓线信息。通过2017年全年的地基遥感观测,分析了大气HNO3的时空分布和季节变化规律,为空气质量监测和雾霾治理提供基础参考数据。

地基遥感探测方法是研究大气中痕量气体的时空分布和长期变化趋势的重要手段。地基高分辨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S)直接测量太阳吸收光谱,然后基于大气先验参数和太阳光谱参数计算太阳经过整层大气后的光谱,再将计算光谱与测量光谱进行最优估迭代拟合,反演出代表真实大气状态的大气参数(垂直廓线),最后将垂直廓线沿整层大气积分得到目标气体柱总量,分层积分得到各层偏柱浓度。因此FTIR技术具有探测高精度与高准确性、覆盖宽光谱范围的优势,可以同时测量多种气体的柱浓度和垂直分布。

该课题组采用SFIT4_0.9.4.4反演算法由太阳光谱反演出大气HNO3的垂直廓线,选取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四条典型光谱,反演出HNO3的垂直廓线如图1所示。在20~30 km的大气平流层,HNO3的浓度较高,最大值在5~10 ppbv;在对流层HNO3的浓度较低,低于1 ppbv。另外,在春季观测日内HNO3的浓度明显高于其他观测季节。

图1 HNO3在各个季节中的垂直分布,测量时间分别为2017年3月7日、7月25日、10月9日和12月26日

2017年1月到12月一年中大气HNO3的柱浓度时间序列,如图2所示,灰色点表示测量的柱浓度,红色点表示日平均柱浓度。柱浓度时间序列显示出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最大,秋冬季较小,最小值出现在冬季。

图2 2017年HNO3柱浓度时间序列

将地基遥感观测数据与Aura MLS卫星数据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者呈现出一致的季节变化;地基测量值整体略高于卫星的观测值,说明地基FTIR技术在测量大气中HNO3浓度方面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该结果进一步表明了地基遥感FTIR方法能够准确探测大气中的痕量气体,是一种大气环境监测的有利手段。

在后续工作中,该课题组将研究更多的温室气体及污染性气体,结合污染性事件,深入分析污染气体的源/汇分布、光化学过程以及动力学过程。
 

延伸阅读:

[1] 寇潇文,周宾,刘训臣,陈海轩,张勐,刘鹏飞. 腔衰荡光谱方法测量大气中痕量NH3的浓度[J]. 光学学报, 2018, 38(11): 1130001

[2] 屈东胜,洪延姬,王广宇,辛明原. 基于波长调制光谱技术的气体温度和组分浓度场二维重建测量方法研究[J]. 中国激光, 2018, 45(1): 0111001

[3] 刘宁武,许林广,周胜,何天博,李劲松. 量子级联激光光谱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应用[J]. 光学学报, 2019, 39(11): 1130001

[4] 臧益鹏,聂伟,许振宇,彭于权,阚瑞峰. 基于可调谐二极管激光吸收光谱的痕量水汽测量[J]. 光学学报, 2018, 38(11): 1130004

[5] 王孟,张焰峰,陈军,杨荟楠,苏明旭,蔡小舒. 双色激光诱导炽光法结合光腔衰荡光谱技术测量碳烟颗粒的研究[J]. 中国激光, 2019, 46(3): 0304002

[6] 杜振辉,韩瑞炎,王晓雨,王拴棵,孟硕,李金义. 采用带间级联激光器的痕量气体检测技术进展[J]. 中国激光, 2018, 45(9): 0911006

[7] 胡顺星,陈亚峰,刘秋武,孙培育,黄见,杨杰,王杰,刘琳琳.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系统探测背景大气SO2和NO2[J]. 中国激光, 2018, 45(9): 0911009

[8] 张蕾蕾,刘家祥,朱之贞,方勇华,吴越,杨文康,陶孟琪,宁志强. 基于石英增强光声光谱的H2S痕量气体检测研究[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9, 56(21): 213001

[9] 张雅琪,王飞,崔海滨. 基于固定波长法吸收光谱技术的CO2温度测量[J].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9, 56(19): 19300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33766-1214982.html

上一篇:2020年《中国激光》第1期封面文章—激光剥离技术在柔性电子制造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下一篇:《光学学报》-2020年第2期优秀论文
收藏 IP: 210.72.7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8: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