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眼看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optip 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

博文

美国的实验室教育 精选

已有 8950 次阅读 2009-11-2 22:31 |个人分类:海外观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summer, 职业教育, 实验室教育, postbac

我带了一年的postbac(大学毕业之后的实习生)Jonathan同学正式成为医学生了。他给我寄了两张“white coat ceremony”(白大褂典礼?)的照片,并附上热情洋溢的信,感谢我教给他很多东西,并称 “you have been one of the best teachers and mentors I ever had”。这个有点恭维的意味,不过听起来还是满受用的。呵呵。
 
Jonathan却毫无疑问是我见过的最优秀的学生。他大学毕业后申请到NIH做一年的研究,以继续攻读医学院 (美国的医学院没有本科,只有MD)。他到实验室不久就表现出了与中国学生极大的不同。
首先他在学校接受了比较完整的课程和实验训练,一讲就懂,一点就通。中国的大学由于经费问题或者实验课程设置的落后,本科毕业生很少受到现代生物学的训练。当年我毕业时就远没有达到他的训练水平。
其次他显示出了很强的motivation,目标明确,就是接受更多的训练,做出更多的成果,为他以后攻读医学院打下基础。Jonathan住在他哥哥家,离工作单位有1个小时的车程。为了避开车流高峰期,他每天早上6点多钟就起床,七点多钟就到实验室做实验。每周有一天为了给生病的小孩做volunteer,他还要提前一个小时起床。这种勤奋的程度在中国人中都很罕见。据我所知,中国研究生中,很多人不知道自己对研究是否兴趣,研究的意义是什么,自己的前途在哪里,远景目标是什么。很多时候他们是因为好胜心,随大流,或者找不到工作而考研。这些人哪怕考上了一流院所的研究生,最后都有很长一段的挣扎期。有些人调整得好的上道了,也有很多人最后因为觉得研究生涯太痛苦了,中途放弃转行。被逼出抑郁症,神经病的也不鲜见。
 
按兴趣与特长来选择职业,美国无疑做得比较好。当年我高考的时候选择做生物,用的是排除法。纯数学,纯物理,纯化学,都没有什么兴趣。高中生物教得浅,似乎学得比较容易,还在市里得了个奖,于是不知天高地厚地报生物。我这个暑假还带了两个Summer Student(夏季学生),一个高中刚毕业的Marielle,一个大学二年级的学生Colette。NIH专门释出基金,来资助这些将要进行专业或者职业选择的学生,让他们到实验室来接受训练,把他们expose在科研前沿,看他们是否有兴趣进一步深造。我参加过他们的海报展,尽管只有短短一两个月时间,他们的海报无论从形式内容上都很专业,而且所有的选题都很前沿。每年几百个人接受这样的训练,我相信,总有那么几个会被这些激动人心的研究激励,以后成长为科研的中坚力量。



Jonathan在白大褂典礼上和家人的合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0403-267081.html

上一篇:有感于钱在一辈子的分配
下一篇:科幻一下:说说对未来生物学实验室的构想
收藏 IP: .*| 热度|

8 徐大彬 李万峰 杨远帆 梁建华 胡新根 唐小卿 盖鑫磊 柳东阳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8: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