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plaxochia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oplaxochia

博文

The Ph.D. Grind 给第一年博士生

已有 3126 次阅读 2016-7-30 17:30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一提到Dr.Philip Guo的学历,MIT的本科与硕士,大S的Ph.D,而且是NSF全额Fellowship,出身于重视教育的华人家庭,让人感觉层次高的有些遥远。但是文笔中却保持着对这一背景的无意淡化甚至忽略,让人忘了同样是美国PhD却很可能在智商上有着巨大的差距。

很少有English Literature能让一个理工科研究者如此上瘾,很大程度上把他当成了未来几年的指引或者一个Ideal Model。作者清晰的文字与页边的点评也在不断反思着自己的人生经验,五年的经历曲折的像熟悉的剧本,但是最终的结果还是处于意料。


首先,Guo有着政府的奖学金,所以在导师的选择上有着更多的。而且,Guo绝对一开始就是一个experienced computer engineering,因为很早开始就在独立思考自己的研究课题,Guo不打算一开始就跟着导师选过的project,一直将自己PhD的使命记在心里。同时,他也逐渐懂得,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与老师兴趣的共同点。当然,这也并免不了刚开始一年甚至更长时间boring的写代码,或者完全没有创新价值的重复实验。我想这个阶段对我来说也是非常必不可少的。每一个新的idea,必然包含着大量基础性的准备工作,直至到公司,到市场,科研的只是最开始的那一点。而且,对于我,本科并不严格在这一领域的学生,这方面的训练,也许包涵一套完整的MEMS与IC电路的加工过程,基本的电路嵌入式操作,测试过程与编程。总之,完全集成前人的技术将贯穿很长世间。


对于谢老师,我常常想不通,40多岁就已经获得了正Prof的职位,似乎应该很难像AP一样宁愿一天有48小时。所以除了每周与谢老师惯例式的讨论,更应该与年轻老师建立合作关系。提前安排见面时间,30分钟到一个小时的讨论,以及更多时间的与年轻有进去的研究者辅助与合作。更不应该忘记自己的课题,经常记下来有哪些spark idea,并且发散的去思考,同时也要注意这些想法是否在谢老师或其他老师的领域范围。


非常羡慕CS专业的phd,似乎他们更少的收到现有条件的制约,更可以天马行空的发挥自己的想法,在虚拟的世界中实现也更加容易。而我们似乎只能做micro-mirror,只能绕着这个转,发散点这一个,太远了的话怕离教授熟悉的地方远风险大。年轻的访问学者,再好的idea也只是再应用上下功夫。有点担心会像是在这么自娱自乐,于是论文引用量就难以突破。


也好,参考师兄师姐的经历,经过Guo的确认,除非post-doc有遇到善人并且有着很大的discovery,确实工业界是的归宿。应该一直告诉自己,工作是应该好好做,之后的事情完全可以放在后面考虑,实习也不必与导师争,10×6的工作不能少。王老师告诫过我们,选定了之后就不要在门口犹豫,just do it.


Guo在他几年前的另一本书中就提到了guan xi对于对于中国人独特含义。Connection的重要性又在工作中,与找工作中被一再验证。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做去提升guan xi。我看到Guo总能在需要的时候找到自己的guan xi链上的关键人物,而这样的人从来都不是刻意去建立的。是的,不要功利性的去建立关系,而要总是想着为别人add some value。同时,打破comfort zone,去break the cold wall是最开始的时候需要勇气的。


微观管理与短期的自我自我管理是一个需要大量补充,反思与提升的地方,有人总结道:

明确订立的短期目标和持续不断的有益反馈,这让他可以从容应对各种研究问题,也很快有了收获。这种实习经历其实反过来也对学术培养有所裨益“。


苦寒未必会带来梅花之香,但是宝剑一定需要磨砺,才会能锋利一个方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86502-993556.html


收藏 IP: 180.117.21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1 03: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