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tre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edtree

博文

[转载]历年当选的两院院士,来自哪些学科的多?

已有 1812 次阅读 2019-1-6 21:13 |个人分类:科技新闻|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两院院士, 学科, 分布, 工程院, 科学院 |文章来源:转载

历年当选的两院院士,来自哪些学科的多?

发表于 2018-12-10 22:32:06  本帖最后由 ustc001 于 2018-12-11 09:21 编辑
http://bbs1.netbig.com/thread-2952301-1-1.html

院士,是学术界给予科学家的最高荣誉称号,世界各国都使用这一称谓来命名自己国家最杰出的科学家。

在我国,中国科学院院士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代表中国科学和工程技术的最高水平,两者虽然都是顶级人才,但研究领域和工作性质却有所不同。

近日,经过近两年的重点研发与迭代升级,青塔革命性的新一代分析平台——新版学科动态分析平台正式发布。根据新版学科动态分析平台收录的数据,青塔对历年当选两院院士学科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一起来看看我国当选的两院院士主要分布在哪些学科领域。

中国科学院院士

历年当选数

根据公开资料,我国历年共增选17次中国科学院院士,共有约1381人当选。

1955年,第一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产生,这便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前身,当年共有172位知名学者当选。此后的1957年,共当选22人。此后,由于一些原因,中断增选工作。1979年5月开始进行学部委员增补工作,之后又中断十年。

至1990年再次进行了学部委员增选,确定了两年一度进行增选。除2007年和2009年外,其余年份增选人数均为50-60人左右。

学科大类分布

目前中国科学院共有六大学部,包括数学物理学部、化学部、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地学部、信息技术科学部和技术科学部。

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学科目录,我们对历年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领域所在的学科大类进行了分析。从统计数据来看,学科大类的分布与学部的设置保持高度一致,其中理学大类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远超其他大类,占比高达61.04%。工学领域紧随其后,占比为30.12%。医学领域为5.65%,农学为2.75%,其他大类的院士占比非常少。



一级学科分布

从统计数据来看,传统基础学科占有绝对优势。其中化学成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最多的一级学科,历年共有187位化学家当选。物理学紧随其后,共有172位物理学家当选。生物学方面的院士也较多,共有169位,略少于化学和物理学领域。地质学领域的科学院院士也较多,共有128名学者当选。

除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地质学四大理学学科外,其他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数较多的学科还包括数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核科学与技术、地理学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

历年当选数

根据公开资料,我国历年共增选14次中国科学院院士,共有约1073人当选。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始于1994年。1994年3月初,由中国工程院筹备领导小组召开全体会议,以差额无记名预投票和正式投票,遴选出首批拟聘中国工程院院士66名。同时,经过投票表决,确定30名工程技术背景比较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一并列入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的拟聘名单,以上两部分共96名。这便是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从1997年开始,中国工程院院士改为两年增选一次。从1997年到200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数也从超过116人减少到33人。从2009年开始,每年增选人数在48-70人之间,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学科大类分布

根据中国工程院官网显示,中国工程院目前共有九大学部,包括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农业学部,医药卫生学部,工程管理学部。

从统计数据来看,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工学方面的院士为主,占比高达67.66%。医学领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位居第二,占比高达12.67%。理学领域的占比为10.07%。农学为8.11%,管理学和军事学院士占比较少。


一级学科分布

相对中国科学院院士来说,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学科分布更为分散,各大主要的工学一级学科均有较多院士。

从一级学科统计数据来看,临床医学领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位居第一位,共有82人。材料科学与工程共有70人,紧随其后。土木工程共有53人,位列第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共有48人,位居第四位。其他中国工程院院士较多的一级学科分别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水利工程、核科学与技术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8616-1155657.html

上一篇:[转载]绿皮书:中国人口从2030年持续负增长 社科院回应
下一篇:[转载]近十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强及发展趋势
收藏 IP: 42.245.20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5: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