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hicheng2016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shicheng2016

博文

SCI、ESI错了吗 精选

已有 14325 次阅读 2019-8-11 08:3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最近声讨SCI、ESI的力度有点猛,出发点是好的,但片面了,只看到了这些指标的不足。 

相关的指标很多,而且还在不断更新。国际上,除了SCI、ESI,还有期刊影响因子(IF),期刊分区(JCR分区,中科院分区,各大高校自己的分区),Nature指数,H指数……国内针对中文期刊,也研发了CSSCI,CSCD,中文核心等指标。对这些科研评价指标的抨击好像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它们真的错了吗? 

我们不能忘记SCI、ESI这些指标的初心。 

SCI检索的目的是将期刊进行分等定级,以指导期刊订阅机构在总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优先订阅哪些期刊;或者帮助作者投稿的时候,优先选择哪些期刊。表现好的期刊先被ESCI收录,再好一点的被SCI收录。被SCI收录的期刊根据IF的不同,又进行了分区。总体而言,SCI收录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确实是要比没有被收录的好很多,而且期刊的IF越高,分区越高,论文的总体质量也就越好。一般情况下,学校图书馆都会优先订阅被SCI检索的期刊,且IF、分区都比较好的期刊。作者投稿也会基于自己论文的创新性,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投。没有被SCI检索的期刊,稿源都不会太好。 

ESI目的之一,就是评价论文在发表一定时间内受关注的程度,并将受关注程度最高的论文筛选出来,称为高被引论文、热点论文,还进一步识别高被引科学家等等。它可以指导科学家、研究生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优先去看哪些论文,去关注哪些科学家的动态。在当前学术论文(特别是跟踪模仿的这一类灌水论文)越来越多的背景下,告诉读者优先读哪些论文确实是能节省时间的。特别是对科研新手来说,这个初步的筛选还是有必要的。基于我个人的经验,ESI高被引、热点论文多数都算得上是领域里的代表性论文,特别是连续多次都是高被引、热点的论文。 

这些指标确实是存在许多的缺陷。比如SCI期刊的影响因子可以人为运作,ESI学科分类粗狂,自引、online发表、上半年发表,成为ESI高被引的概率都高了很多。但不能因为它们的缺陷就全盘否定了这些指标。这些指标还是对我们的科研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它们之所以被抨击,是因为它们同时也被管理者用来评价科研机构、科技工作者的学术表现,和利益挂钩。科学研究本身就是很难定量评价的,SCI、ESI这些指标只能在宏观上大致反映科研机构、科技工作者的学术表现,细节上做不到完美。科研本身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和未知,所以就算这些指标没有缺陷,也不可能绝对准确地评价科研工作。这和高考做不到绝对公平,但目前没有其他做法是比高考更公平的选拔方式是一个道理。 

所以不能一味地抨击、否定、甚至全盘否定SCI、ESI。抨击的应该是“唯”这些指标的片面评价和管理思想。正确的处理方式是了解这些指标的优势是什么,充分利用这些指标的优势来帮助我们做出决策:选择在哪里发表和宣传自己的成果,才能够最快、最广泛地获得关注和认可?总之,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唯这些指标。这些指标是不可能取代同行评议的。 

其实管理者们已经开始这么做了。你看,“破四唯”、“清华取消博士毕业对论文发表的硬性要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最多只能写5篇代表性论文”……



论文与评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80745-1193202.html

上一篇:博士毕业后: 选择“双非”高校同样值得点赞!
下一篇:我为什么选择英文期刊
收藏 IP: 112.7.46.*| 热度|

23 黄仁勇 孙建成 郑永军 熊建华 汪晓军 刘立 张成岗 许培扬 杨正瓴 贾玉玺 王崇臣 黄永义 孙颉 胡大伟 彭真明 季丹 周浙昆 李毅伟 王从彦 原梅妮 朱柏露 姚传进 霍天满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9 个评论)

IP: 223.11.182.*   回复 | 赞 +1 [18]李毅伟   2019-8-12 19:01
是人有问题...
回复  嗯,给你点个赞
2019-8-12 21:08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IP: 119.129.52.*   回复 | 赞 +1 [17]李东风   2019-8-12 10:00
指标本身都没错,错在唯
回复  是的,不能唯
2019-8-12 21:08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IP: 113.99.16.*   回复 | 赞 +1 [16]曾杰   2019-8-12 09:50
参见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180745-1189995.html的评论:
实际上,有关期刊与论文等评估,在发达社会问题并不大,原因是大学管理、基金会评审、期刊出版等三者是分离的机制。
回复  即 - 出版产业的期刊评估、科学研究的学术评估,需要辨析这两者的相关与不同。
2019-8-12 09:54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IP: 59.46.171.*   回复 | 赞 +1 [15]季丹   2019-8-11 19:27
任何不看内容只看形式的评价方式都是错误的。科学评价不以创新和对社会发展的实际作用为标准,反而以种种形式和指标为标准,造就了“指标科研”大国的浮夸科技繁荣假象,最终的恶果不知由谁来买单。
IP: 202.115.10.*   回复 | 赞 +1 [14]彭真明   2019-8-11 18:23
讨论有利于科研评价体系的完善!
回复  谢谢!
2019-8-12 21:09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IP: 18.162.194.*   回复 | 赞 +1 [13]胡大伟   2019-8-11 18:06
要把SCI和ESI非指标化,真有创新,或真获得了data,想和同行们交流,就写,没有就不写。强制只能带来更多的垃圾和假货,而这些垃圾和假货能釜底抽薪地排挤真创新和真成果,所以唯SCI会劣币驱逐良币长期地根本地损害我国的科技发展。
IP: 180.109.229.*   回复 | 赞 +1 [12]汤晓斌   2019-8-11 16:33
ESI没有错,SCI也没有错,即使是把ESI或者SCI作为科研评判的依据之一也没有错。因为但凡是用来做评判的东西,自古到今从来都没有真正完美的准则。错的是,为了得到那些依照某个评判依据而能得到一个较高的成绩评定,而采取的种种急功近利的手段和方式。这是人性的丑陋,这是“人太多”了,所以都要抢,都要争,都要出人头地……
回复  作为之一是可以的,不能像你后面说的那样去看待和做法才对的
2019-8-11 17:28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IP: 14.134.4.*   回复 | 赞 +1 [11]赵建民   2019-8-11 15:55
SCI上的论文多少可指导教学?
IP: 116.25.191.*   回复 | 赞 +1 [10]黄玉源   2019-8-11 15:32
一个数据库怎能错呢?比如中国的CSCD数据库也没啥错。那么,原因是不能认为SCI的期刊里的论文,不管怎么分影响因子(IF 的问题和缺陷也很多呢),不能说其论文比不是进入SCI收录的期刊的论文会较好。这在以前有大量的分析和讨论。因此,中国拿这个指标来评价和多给奖金等就存在很多的不合理的引导和错误。世界上估计唯有中国的学者里才那么多更喜欢用这个指标的,国外,把各类的数据库指标都参考地用一下而已。主要看其研究的内容和取得的成绩。因为,SCI收录的期刊全部是英文的期刊,其他语言的期刊论文不收录的,而且也不能把英文里的更多能刊登很多与SCI的论文一样的,甚至很多是还要好的论文的期刊收录。因为论文投稿者往往不愿意投到那些被SCI收录的期刊,原因是被中国炒作得很热了之后,这些期刊每年接收了大量的投稿,审稿者和编辑自己就抬高了身价一样,办事慢,刁难等等。因此很多好的研究为了快速发表而选择了其他期刊。大量的非英语的国家的作者,含了中国的作者,为了快点把研究的成果发表,而选择在其本国语言的期刊发表,这样就达到了把成果发表出去的目的。而不管那些其他的事情,比如多要点绩效分数和奖金等的。很多很多的例子可以证明上述的情况。
IP: 116.25.191.*   回复 | 赞 +1 [9]黄玉源   2019-8-11 15:11
这是以前讨论过很多的旧话题。为何不能认为SCI的论文就是较好的论文,这才是关键的。这可以写出100以上篇讨论的文章
回复  更正为:可以写出100篇以上的文章
2019-8-11 15:13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IP: 211.162.81.*   回复 | 赞 +1 [8]尚可可   2019-8-11 13:34
如果能把CSSCI、CSCD和中文核心的是非对错讲清楚,才有可能评价SCI的好坏吧,毕竟前面三者的遴选更让人摸不着头脑。
IP: 218.0.4.*   回复 | 赞 2 +1 [7]梁洪泽   2019-8-11 13:26
一张纸可以用来包食物,也可以用来擦屁股。也就是说包的是食物还是狗屎,跟纸没多大关系。
hidden
IP: 202.113.11.*   | [6]用户名   2019-8-11 12:51
评论已经被科学网删除
IP: 115.60.46.*   回复 | 赞 +1 [5]孙长利   2019-8-11 11:34
SCI检索的目的是将期刊进行分等定级,以指导期刊订阅机构在总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优先订阅哪些期刊;或者帮助作者投稿的时候,优先选择哪些期刊。也就是说SCI、ESCI只是用于对期刊的等级区分,以便于作者投稿人选择合适的期刊投稿,这里丝毫看不出对所投发表论文评价的意味,期刊的级别适用于区分期刊的,它是不对具体的一篇所发表论文质量、价值的量化指标负责的。
回复  对的,SCI是评价期刊的。好期刊上发表的文章,总体来讲,水平也会好些,所以它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论文水平。
2019-8-11 12:12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IP: 124.16.165.*   回复 | 赞 +1 [4]肖勇   2019-8-11 11:07
SCI、ESCI自身都没错,错的是用的方式。。。
回复  是的,指标只能帮助评价,但不能取代同行评议
2019-8-11 12:14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IP: 49.81.175.*   回复 | 赞 +1 [3]冯培忠   2019-8-11 10:37
当然没有错,是用错了,本就一个总引用的排名数字,结果被捧若神灵!有数字有上升有成绩,于是......
回复  希望能有更好的评价指标出现
2019-8-11 12:14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IP: 124.64.17.*   回复 | 赞 +1 [2]张国宏   2019-8-11 10:22
鸡蛋,吃了;鸡蛋包装盒呢,垃圾箱去了。包装是为了拿着方便,有用。不能吃包装盒。
回复  说的对,不能“唯”这些指标
2019-8-11 12:16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IP: 27.19.108.*   回复 | 赞 +1 [1]刘庆生   2019-8-11 09:43
我的博文:SCI惹了谁?
回复  看来这个话题确实跟有生命力
2019-8-11 12:101 楼(回复楼主) 赞 +1 | 回复

1/1 | 总计:18 |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 跳转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2-21 11: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