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的故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lowlight 编辑,用文字说话;学术,用论文说话

博文

如果能参加两会,你会代表期刊编辑讲些什么?

已有 4581 次阅读 2019-3-8 15:32 |个人分类:编辑部的故事|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民进中央提交《关于推动中国期刊“走出去”的提案》。作为基层编辑,看到自己工作有关的内容成为国家级的话题自然无比重视,读完不免有些意犹未尽,特此狗尾续貂,罗列一些平时与大家讨论的议题,希望有益于中国期刊的发展。(本文讨论内容仅限于学术期刊

1、深化期刊管理体制改革

这个小题目看起来像是领导人的讲话。笔者无力也无权从全局规划期刊管理,但在具体工作中的确存在诸多不便,影响着中国期刊的发展。

例如,从起决定作用的人来看,一个出版机构应该可以在全球内招聘人才,但我国的制度不允许有出版社的老总或者骨干是老外。招一个国外的编辑,要不要考个编辑资格证,每年的继续教育学分怎么办?我们经常看到很多出版界的高管在几家出版社任职,今天在A公司,保不准几年后去了B公司,但这种流动几乎是与中国科技期刊无关的(即使有关,也是中国期刊界的精英大佬去了国际出版集团)。

继续吐槽一点点:网络化出版已经成为期刊日常工作,但有些管理部门依然盯着纸版,像年检、审读;打开百度搜索,各种论文代写网站层出不穷,很多期刊、作者深受其害,如此乱象却无人负责。

2、加快批准新刊的速度

在中国办刊需要管理部门的审批,这里不去讨论审批制与登记制的优缺点,只是目前中国创办新刊(以英文刊为例)的速度实在太慢。最近每年基本上都是通过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D类项目的途径上报,每年20种,单独申请刊号的机会很小(而且据说去年只批准了8种)。即使按每年创办20种刊计算,要想实现1000种英文刊的目标(这个数字勉强能匹配当前中国的论文产出,而且中国的英文刊发文普遍较少),大概需要50年。

为了尽快增加中国英文期刊的数量(现有300种,SCI收录约200种),有必要加快期刊审批速度,鼓励中国出版机构办更多的期刊(相比之下书号的管理就更灵活一些),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科研事业。有条件、有意愿办刊的机构就放手让他们去办,适度放开是繁荣中国期刊事业的重要环节。

3、推动期刊集群化发展,培育一定数量的中小规模期刊社

一段时间以来,“小 散 弱”是国内学术期刊出版的代名词。大家都知集群化办刊是必由之路,但改革之路异常艰难。管理部门曾经出台过一个文件要求体制改革,但后面不了了之。以笔者所在杂志社为例,十多年的改革给期刊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团队大了,期刊更好也更多了,而且并没有增加主办单位的负担。改革会影响一部分人的利益,不改革虽能保护一小部分人的利益,却损害了国家的整体利益。

至于以后的发展方向,中国是不是要有大规模的期刊出版集团,什么时候有,在当前还不是讨论的主要话题。当务之急,是把单刊集中起来,形成一定数量的中小规模的期刊社,培养中国期刊的基本力量。因为主管、主办、出版单位的关系复杂,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没有管理部门的有力作为是办不成的。

4、加强对开放获取出版的管理

最近Elsevier与加州大学闹掰了,这事在开放获取(OA)的大环境有更深远的意义。开放获取慢慢成为了学术界认可的机制,中国也一直是该活动的支持者。期刊的OA出版,本身是订购模式的很好补充或者变革,但开放获取有两方面需要注意:一是出版公司漫天要价,二是以赚钱为目的的灌水期刊。

对于OA期刊的稿件处理费(业内俗称APC),发表论文多的机构(像中科院)可以跟一些发表论文较多的期刊/出版机构谈一个价格。因为发表量大,期刊也不会无动于衷的。这类似于发布一个指导价,可以节约科研经费,同时避免某些人/机构非常完美地把OA出版与经济利益结合起来。灌水期刊,国际上有不少,只要交钱就可以发文章。有些作者擅长“与国际接轨”,有些机构也从来不看论文的内容,只要是发表的论文就行,这无形中助长了无良期刊的发展。

看到某些刊收取的巨额APC(合法的或非法的),相信你也会心疼。中国可以做一个类似DOAJ的期刊名录,不在名录里面的不支付APC,不作为考核业绩。

5、减少期刊评价过程中影响因子的权重

不管是否承认,影响因子是当前我国期刊界、学术界的第一重要指标,期刊想各种办法提高影响因子(如控制发表数量),很多科研人员也愿意做热门的方向。影响因子已经影响到我国的科研工作了,也有不少部门呼吁对影响因子降温,但目前的收效尚不明显。

作为编辑,深知影响因子合理使用的范围,无意多做批评,包括同样有评价功能的CiteScore或者Altmetric。实际上这些期刊评价办法提供了很多有趣的数据,多方位展示了期刊的现状。

这里只是想阐明一点:影响因子(或者其他XX因子)对期刊评价的权重太高,可能会导致科技期刊其他方面的投入不足,造成期刊的畸形发展。

每年都会有针对期刊的各种指标以及由此衍生的各种排名,并被冠以“中国科技期刊XXXX”的名义发布。学术期刊是为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传播服务的,这也是很多期刊的宗旨,所以到底是谁有资格评价学术期刊?

6、对中文期刊作用要有正确的认识

中国的学术界与期刊界一直呼吁要重视中文期刊,这一现象恰恰说明了实际上中文期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或正确的认识)。很直接的原因就是,在追求影响因子的道路上中文期刊有天然的不足,所以很容易被忽视。

给予中文期刊以合理的定位非常重要。这首先要承认两种期刊作用不同。例如,中文学术期刊可以综述前沿学术成果为主,帮助新入门的研究生实现从中文课本知识到英文文献的过渡,并为科研管理人员了解世界前沿提供参考。或者发表少量研究论文,特别是针对国内首次但国际上已经实现的工作,为中国同行提供参考。

中文期刊的作用还包括用中文记录世界与中国的科技发展、规范科学专有名词、引导大众科技水平的提高等。另外,除了学术期刊,技术类、科普类、教学类期刊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

7、加强研究生的写作能力培养

之前的一个调查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学生没有接受过论文写作的培训,绝大部分学生也没能从导师那里获得论文写作方面的指导。有过编辑经验的人都知道,论文写作没有诀窍,唯有多加练习。很多人的第一篇论文就是他/她写的第一篇文章,所以问题多是难免的,但这些问题本应该在平时的练习中克服。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平时并没有足够的练习。

对于研究生来说,在做科研计划的同时也需要做一下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计划。有计划地去了解如何写论文,加以练习,然后请有经验的同学或老师修改。这些练习不一定要写正规的论文,可以是读书笔记,可以是文献综述,也可以是观点评述。等有了实验结果再开始了解怎么写论文就太晚了。

在看稿子的过程中,很多编辑是在干语文、英语老师的活。

8、建设中国自己的期刊评价体系

数据库方面,目前尚没有一个国际化的大型数据库(不一定要是国家级的),也就没有一个国际化的期刊评价体系,玩的还主要是国内的几千种期刊。虽然期刊评价指标不断出现,还没有哪个有希望超过SCI影响因子,科研人员也没有拿他们当回事。在编辑、科研人员眼中,好期刊还是SCI影响因子高的刊,因为这是部分领导的看法。

9、加强对学术道德不端行为的监管

北京电影学院前博士、北京大学未遂博士后把中国学术界的一些乱象展示在了全国人民面前,同样做出贡献的还有南京大学的前青年长江学者;脱离单位管理的某副教授则通过基因编辑婴儿为中国赢得“国际声誉”;排名不分先后的还有河北的XX与武大的XX(最近好像某艺术家也中枪了,但方向超出了本文主题)。

最近几年已经有多种期刊批量撤消中国作者的论文,但相关作者却只受到了无关痛痒的处理,管理部门的处罚力度不够让不少人有恃无恐。科研工作过程中的学术不端行为,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具体到论文发表过程中的乱象,期刊编辑不是唯一的责任人,但有义务提请有关部门重视。


在整体落后的情况下,中国科技期刊当有只争朝夕的精神,万不可抱着来日方长的念头。以上建议,虽不全正确,但却是编辑心声。


本文内容首发于科学文字社微信公众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76-1166436.html

上一篇:科技期刊平台建设:植树与造林
下一篇:我们在为哪些滥发论文的期刊背锅?
收藏 IP: 210.72.70.*| 热度|

2 郑永军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0: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