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博不易,且读且珍惜!
去年10月1日,一名毕业于北京大学2004级空间物理专业的学生唐晓琳在旧金山失联。10月10日,美国犹他大学物理与天文学系主任布罗姆利教授给系里所有学生群发了一封邮件,信中表示来自中国的唐同学已被确认离世。从时间上推算,这应该是她攻读博士学位的第7年,但至今仍未毕业。正当芳华的年龄以自杀的方式陨落,让人唏嘘不已。11月份,顶级学术期刊《Nature》发布了一项2017年度全球博士生生存状况重磅调查,对来自全世界许多国家不同领域的5700多名博士生进行了一次详细的调查。这项调查揭示,相对于其他高等教育人口来说,博士生产生抑郁或罹患其它精神疾病的概率是他们的2.5倍,这个数值令人震惊。最近,西安交通大学药理学系在读博士生杨宝德在失联一天后,被发现溺亡在西安灞河中。悲痛事件频发,让获得博士学位的不易再次映入众人的眼帘。与外界想象中的前途似锦不同,博士生往往要面对的是导师质疑的眼神、实验的失败和不可重复、永远不会有成绩的课题、一封拒稿的邮件、毕业了也可能失业的尴尬局面。没有读博经历的人很难体会到那种没有其他支撑,独自在未知中摸索,并且试图打开一扇窗的迷茫与艰辛。
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读博士,这句话是真的。如果现在你问我什么样的人适合读博士?我会果断回答必须是对科研有兴趣的人。除此之外的其他读博动机,我觉得你都要慎重!事实上,很多博士生在学术上的兴趣不够笃定,书还没念到一半就已经发现自己不适合做科研了。知道自己不适合做某项工作,但还是要继续下去,这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孤独的勇士,徘徊在人类认知的边缘,在挫败感中挣扎数年,是否能够坚持下来都是个未知数。这其中,能与自己握手言和的人,索性就直接放弃,另辟新天地;但是总有倔强的人难以与自己和解,被所谓的标签架在高空中,执拗且易被击垮。其实,无论最后是直接放弃还是坚持到底,我们在内心深处都是心有戚戚,如同一个涅槃重生的人。这世间的痛苦有千万种,读博的痛苦最多的是:一面是对自己的期待,另一面是不断失败的探索,无法获得自我认同与那种“必须要怎样”的人生观相冲突。当两个方面始终找不到一个平衡点,这个时候你需要跟自己妥协。坦白地讲,如果你不能以享受的姿态去读博士,那么你当初的选择就可能错了。承认这点虽然困难,但也是必须的。因为如果你不去面对这个事实,你就会一步步走向深渊。习惯性选择否定自己很危险,你需要认可自己、认可自己、认可自己!
读博的人都会经历一个瓶颈阶段,我个人也是从这个阶段熬过来的。在这个阶段,你的压力很大,整天忧心忡忡的。似乎所有兴奋的元素都无法让你敞开心扉,似乎所有绚烂的色彩在你眼里都黯淡无光。不知道怎么面对导师,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发文章,渺茫的希望也若隐若现。你要做的是坚决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逼迫自己坦然地面对,你需要倾听外界的声音。去田野,去菜市场,去写字楼,去满是人流的大街上看看,嗅一嗅活着的气息。后来,我还认识到,对于被压力和抑郁等负面情绪困扰的硕博研究生来说,一定要把这些事情吐槽倾诉,不要憋在心里。真正能靠的是自己,自己的状态自己最清楚,抛开所有的面子、所有的虚荣、所有别人的期待,为自己完成一次救赎。
目前,国内的博士培养在退出方面的制度不明确,或许健全这方面的机制可以避免更多的悲剧发生。当然,我并不是鼓励博士生遇到困难就选择退出。如果你觉得自己可以掌控局面,又对科研感兴趣的同学还是鼓励坚持的。但是,如果你坚持下去的路越来越窄呢?当你发觉做科研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整个人的状态非常槽糕,二十四小时的焦虑,失眠脱发不用说了,并伴随着极度的社交恐惧症,根本无法以正常积极的心态去引导自己。这个时候,你必须考虑终止这个恶性循环,及时止损。要知道造成这样局面的因素很多,或许你已经很优秀了,这里边还有导师的学术水平,实验室的科研氛围,学校的研究平台等等,不是你一个人可以掌控的。原来我认为,咬着牙死磕前进才是勇敢的;现在我认为,敢于退步面对真实的自己,才真是需要有很大的勇气。如果要为博士生们的困惑寻找答案,或许更好地调整自己才是最好的选择。人生之路,如果是因为兴趣,自然就会享受其中的艰难困苦;如果在某个阶段,你发现自己对曾经所追逐的梦想失去兴趣,另辟蹊径去实现人生价值也未尝不可。
斯人已逝,生者如斯,望天堂不再有科研。他们的离去不应该是毫无意义的,政府高校应该为博士生们提供更多的心理关怀,社会媒体在对于博士生所面对的压力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最后,祝福在实验室辛苦搬砖的硕博研究生在2018年都能遇见最好的自己。
本文在公众号“旦博记”与知乎专栏《读博也是一场肖申克的救赎》同步更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4: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