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故我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tanb

博文

大学院生の可視化し育成 (2016 论经验)

已有 1448 次阅读 2016-3-24 17:55 |个人分类:[Graduate Gate]|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按:下文是群邮件的内容。全部の系列]

       昨天到系里参加研究生复试,开头和结尾露个面,中间溜出来做了一些安排和会面。期间与一位系里的青年教师聊了几句。前几年返回单位的时候,她可能刚刚三十出头的样子,说话比较直率,这样很好,可以比较充分地暴露自己的思想。她希望我帮她编写程序,并说她自己对编写程序毫无兴趣。其实,数学系出来的老师,大多不喜欢编写程序,这很奇怪。我没有允诺帮她编写程序,但是告诫她不能凡事都凭借兴趣。但是她一遍又一遍地声明,自己对编写程序不感兴趣。我告诉她,所谓兴趣,无非是先在头脑中输入足够多的内容,之后再看到类似的东西,头脑中就会出现“共振”,主观上就体现为“感兴趣”了。而且,最好不要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自己不喜欢编写程序,因为,每次那样说一遍,那种状态就会在头脑中加强一次。
       像上述所描述的情况,在心理学上大概称作“心理认定”或“心理暗示”。说到心理学,我又想起经验和理论的关系。比如,松下幸之助和乔布斯都可以看作经营大师,他们靠的是经营的经验。我认为,只有那些依靠经验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而依靠理论的人,顶多成为学问家,比如郎咸平。其实,就做学问而言,也是那些依靠经验的人,才能做出好的学问;而依靠做学问的理论,很可能做不出学问。心理学也不例外。一般而言,人群中有一部分人能感知到自己的心理活动,而大部分人甚至注意不到自己的心理活动。在各种经验中,心理经验可能是第一位的,对于人生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比如说高考,为什么有些人会想到去报考北大、清华,甚至哈佛、剑桥,而另一些人想都没想过呢?一方面,可能与知识积累和家庭条件有关系,但很大程度上可能与心理经验有关系。比如,由于某种原因,很多人可能会对去这些地方去读书怀有抵触情绪。不但自己想不到去这些地方,而且潜意识里认定自己的后代、子孙都与这些地方没有关系。所以说,心理认定的力量是很大的,也很有穿透性。
       但是想要改变也不难:确定一个很大的目标,然后反反复复地对自己念叨那个目标,要不了多久,你就会把它视为当然的目标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5774-964755.html

上一篇:大学院生の可視化し育成 (2016 论诸坏)
下一篇:大学院生の可視化し育成 (2016 论贯彻)
收藏 IP: 110.178.46.*| 热度|

1 徐令予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7: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