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故我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tanb

博文

午夜随想(Of arts)

已有 2051 次阅读 2015-11-22 22:50 |个人分类:大学观察|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按:下文是群邮件的内容;这里纠正了一个链接,修订了措辞。]


我很少谈及专业方面的内容,今天就八卦八卦。

* * *

以前写的文章中引用过不少文献,于是,自从钻进德国人做的ResearchGate之后,就会不时地收到那些文献被引的提示。前段时间就收到这样一条提示,当时没细看,但头脑中留有印象。刚才又想起这码事,就费了一番周折,把他们的原文翻了出来(arXiv上有):http://adsabs.harvard.edu/abs/2015ApJ...811..107D
这次他们的噱头是“分辨率”。我说的是磁场外推。这东西在一些人眼里是个神秘玩意儿,其实,无非是偏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数值求解,最终就是做出一套程序。当然,不同的人从不同的途径去求解,就做出了各自的程序。对于这些程序,从最优雅的角度看,无非就是一个映射,它将平面有限区域上的向量场映射到空间有限区域上的向量场。而“外推”这种说法是太阳物理学家创造的,数学家或其他物理学家的辞典里找不着。
有些人不明白,为何能从光球磁图数据通过计算而获得日冕中的磁场数据。这是因为他们不晓得偏微分方程的边值问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里不去讲这件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查阅数学物理方程的书籍,或者到网络上找资料。或许打个比方更有效:假如你用力拽一下猫咪的尾巴,猫咪会发出一声嚎叫。这是很常见的现象,你不会问猫咪的尾巴和猫咪的脑袋有什么联系。在无力场假设中,光球磁场就好比猫咪的尾巴,而日冕磁场就好比猫咪的其它部位,两者都在无力场这个系统中。假如你只在运行程序的层面做文章,知道这种联系就够了。
在有用户界面的程序中,你只需要点击两个按钮:第一个按钮选择数据文件,也就是输入光球数据,第二个按钮执行计算。所谓“光球数据”,可以是观测得到的向量磁图,也可以是解析解提供的向量数据。我见过有人就是这样做文章,选几张太阳图像,画几根力线,示意一下,看上去蛮像回事
说起画力线的程序,大脑袋从没给过我,我也从不去要,自己另做一套。说到磁图,我也不会轻易接受现有的,而是试图搞清楚它的生成原理。这就是我为何会去研究原子物理学的原因。总之,我倾向于彻头彻尾地去了解与研究主题相关的一切内容,而不是搞本位主义。就像在球场上,我会出现在任何地方,而不会在相对固定的管辖范围内活动。(当然,这样做很累,也很少进球)。
回到第一段的内容。他们的文章我也不去细看,想着也就是选一些输入数据,再用不同的外推程序分别去算,各自得到外推数据。有了这些基础数据,下一步就做度量衡,然后列出一个表格。当然了,基础数据不是别的,就是外推得到的磁场数据,照例要画出力线以显示磁场结构。这次他们输入的是观测数据,又有日冕磁场结构的照片,所以也拿计算的结果比较一下。
这些结果中最主要的就是看那几个表格,也就是度量衡的结果。在无力场的度量衡系统中,最主要的当然是看无力指标和无散指标,比如,该文中Table 2中的倒数第二和第三列。对于解析解而言,公认的值分别为1e-2量级和1e-5量级,越小表示精度越高。现在,他们的结果中,无散指标在1e-1量级,而无散指标大多在1e-4到1e-3之间,极个别达到1e-5量级。这两个指标很重要,是因为它们表征了无力场数据的自洽性。当然,这两个指标本身都是平均值,就是用两个数字表征一个向量场的好坏。
他们的这种工作,包括以前类似的工作(见如后链接),可以说有一定的用处,useful;但论学术水平,属于劳动密集型,是低水平重复,没有太大的创造性。像这种活儿,他们不会选择单干,因为那样很容易受到轻视,出力不讨好;一帮人凝聚起来,就会给人以overwhelming的印象,好像这个事情重要的不得了。这也算是他们的“聪明”之处,脏活儿累活儿大家摊着干,压力小出货快,还可以suck很多credits。这篇文章中没有提及任何中国人的相关工作,介绍中也没有。
我不欣赏他们的这种文风。你再看看他们那些图,乱哄哄的,不讨喜。这个打头的作者在2009年也写了一篇类似的文章,也是集群很多作者。就非线性无力场而言,Low&Lou(1990)那篇文章才是执牛耳者,真正的原创,而他们的文章发表于25年前,至今引用数才174次(ADS提供);而这些文章才发表几年,引用数个个接近200次。人们可以自己去看。
这是2006年的那篇文章,引用186次。这篇文章是以后类似文章的始作俑者,写的也是乱哄哄的,小学生水平。他们的“卖点”就是设计了一套度量衡,其中关键的两个指标是另外一篇文章中设计的(Wheatland et al.2000)。

http://adsabs.harvard.edu/abs/2009ApJ...696.1780D

这是2009年的那篇文章,引用192次。我之所以注意到这篇文章,是因为当年审稿人揪住一个指标不放,刚好看到这篇文章,就给个cf。

在今年这篇文章的摘要末尾,作者们煞有介事地说:We continue to recommend verifying agreement between the modeled field lines and corresponding coronal loop images before any NLFFF model is used in a scientific setting. 看到这句话感到好笑,暗示很多文章达不到科学水准,而仅仅是职业水平。在2006年的文章中,他们自己确立的无力和无散标准(1e-2,1e-5),现在他们自己不能达标,文章也照样发表。总之,都是他们的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5774-937636.html

上一篇:午夜随想(Of origin)
下一篇:研究生的告白
收藏 IP: 1.71.69.*| 热度|

1 张忆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04: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