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故我在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tanb

博文

【心路26】王者荣耀

已有 2114 次阅读 2017-11-10 21:06 |个人分类:心路|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继续过家家。。。
* * *
.
昨天初步考察了四个“算式”:
τ=β·(t-v/V^2·x),
ξ =β·(x-vt),
η=y,
ζ=z.
其中,β=1/sqrt(1-v^2/V^2).
.
仍然考察动杆上的同步问题。这次,我仍把杆放到动系(k)的X轴上,但杆的A端不在动系原点,而在靠右一个L单位的地方。换句话说,这个设置里,动系原点与杆A端的距离为L(动系中量度),则动系原点与杆B端的距离为2L。先来计算静系中看,此杆的长度如何。
.
先列出杆的两端在动系的坐标,即:(L, 0, 0) 和 (2L, 0, 0)。在时刻t,从静系里同时量度此杆的两端。
1. 把杆A端的坐标代入变换,得:
τ1=β·(t1-v/V^2·x1),
L =β·(x1-vt1),
0=y1,
0=z1.
.
方便起见,设t1=0。则:
x1=L/β
将它代回第一个算式,得:
τ1=β·(0-v/V^2·L/β)
    =-v/V^2·L
即:τ1=-v/V^2·L.
.
2. 把杆B端的坐标代入变换,得:
τ2=β·(t2-v/V^2·x2),
2L =β·(x2-vt2),
0=y1,
0=z1.
.
由于静系各处的钟是同步的,则静系里杆B端对应位置的时间t2=t1=0,则:
x2=2L/β
将它代回第一个算式,得:
τ2=β·(0-v/V^2·2L/β)
   =-v/V^2·2L
即:τ2=-2v/V^2·L.
.
按以上计算结果,静系中量得的运动的杆的长度为:
r(AB)=x2-x1=2L/β-L/β=L/β=L·sqrt(1-v^2/V^2)
静系中量得的运动的杆上两端时钟的读数之差为:
τ2-τ1=-2v/V^2·L- (-v/V^2·L)= -v/V^2·L
.
注释:从静系看,杆的长度是原来的sqrt(1-v^2/V^2)倍(即缩短了)。从静系看,动系中杆B端的钟比A端的钟晚了v/V^2·L时间单位;由此可见,从静系看,杆两端的钟的时差取决于相对运动的速度v和杆的长度L:v越大,时差越大;L越长,时差越大。这导致有趣的结果:从静系看,若A端的时间看做“现在”(比如晚上23点),则B端的时间(相对于A端的时间)就成了“过去”(比如晚上22点),而此时静系各处都是0点(杆A端的钟比静系的钟也晚了v/V^2·L时间单位)。反之,从静系中看,若B端的时间看做“现在”(比如晚上22点),则A端的时间(相对于B端的时间)就成了“未来”(比如晚上23点),而此时静系各处也都是0点。感觉有点像这样,静系整个都处于同一个的时区;而从静系看,动系中各个位置都处于不同的“时区”(每个时区所占的“一维区域”都是无穷小),换句话说,从静系看来,动系各处的时间标签都不一样(钟表的周期导致的等值标签不算)。从静系中看(在某个静系时刻),若把A看做近端,则越远离近端(越靠右),动系时间与静系时间的时差越大。(注意,这里的设定是,杆A端与动系原点的距离为L,杆B端与动系原点的距离为2L,这是以上讨论的前提设定)。问题:从静系看,动系的钟到底是切实走得慢了呢,还是只不过重新划分了“时区”呢?(简化为:“慢了”还是“晚了”?这是回头要讨论的问题。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动系的人“自主地”看,动系上各处的钟是同步的。
.
刚才注释中讨论的时候,我想到一个问题,既然相对论里光速为最大,那么它是否也规定了“世界”的最大长度呢?若世界真的有最大长度(Lw),就可以推算:Tw=Lw/V,其中Tw表示“世界的寿命”。这是一个可以思考的问题。(很可能,世界有最大长度,从而世界本身也只能存在有限的时间——最终,整个世界也会寿终正寝——当然,这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情了——但是,这对于人生不是一种启发吗?)。
.
小结:从某种意义上说,洛伦兹变换相当于立了规矩,而爱因斯坦恰逢其时地“插了一杠子”,让整个理论成了铁板一块。可见,谁能为世界立法,谁就是王者。
.
今天就到这里吧,想看电影了~

.

注:本文首发于群邮件[Graduate Gate..Saturday],原标题“论规矩”。哈,周末提前发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15774-1084723.html

上一篇:跟“科学‘叛徒’”抬一小杠
下一篇:学者气质重于文章 ( I I ) ——附议周耀旗教授主张
收藏 IP: 223.11.18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3: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