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个新闻很火,题目是:柴静PK院士丁仲礼 被质问“中国人是不是人”
https://v.qq.com/x/page/k0358b3onc4.html
http://www.szhgh.com/Article/news/politics/2015-03-03/77592.html
http://mt.sohu.com/20170115/n478782877.shtml
国内对这个问题争论很多。本人有几点看法:
(1)他们两人的出发点不同而已。院士是站在国家的角度谈发展权的问题,而柴女士是立足于减少雾霾和污染的问题。
(2)中国需要争取碳排放空间,丁院士的说法是对的,发达国家的方案对中国很不公平。同时,柴静的观点也是对的,中国需要减少雾霾和污染,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已远远超过了资源环境的承载力。
(3)争取发展权和碳排放空间并不能成为给雾霾提供辩护的借口,并不能成为否定柴静的借口。如果这样,只能说是院士的观点被某些污染企业和主体利用了。
(4)单纯的“碳交易热”是一种误区,中国不能一味迎合国际谈判,而更应该立足于解决国内的现实问题。因为二氧化碳本身并不是污染物,而真正的威胁是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食品污染等,这才是更应该关注的问题。因此,中国不应该被发达国家牵着鼻子走,不需要过多承诺碳减排的指标,而是应把重点放在治理污染和产业转型上,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5)碳排放导致的变暖,地球自身会进行调节;而我们面临的各种污染问题,则必须自己面对。
(6)总之,两人的观点都是对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对外争取碳排放空间和发展权,对内要重拳治理污染。这两者并不冲突。
这两天,国内一些学者和匿名网友发表了很多评论,感谢大家的参与,但我想重申个人的观点如下:
(1)人均碳排放和累计碳排放是中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主要依据,这在几年前方精云院士的论文中也有提及(北大学报,2010年:1850—2008年中国及世界主要国家的碳排放——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Ⅰ)。为中国争取碳排放空间和发展权是国家利益的需要,因为这可以为中国经济转型提供更大的回旋空间。对于还远远未达到碳峰值的中国,在国际谈判中这是应该坚持的原则,这也是每一位参与气候变化谈判的专家的责任。
(2)本人反对打着减少污染的旗号攻击院士,院士坚持的是国家的谈判立场,争取的是国家的发展权;同时也反对借院士的“争取碳排放空间”的观点批判柴静,虽然她的《穹顶之下》有煽情和夸张的地方,但柴静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代表大众的立场,致力于减排,推动公民意识的觉醒,这是难能可贵的。
(3)我们不能将两种观点对立,他们只是出发点不同而已。
下面两点是我的朋友、浙江工商大学董雪旺博士补充的内容(我十分赞同他的观点):
很多人借丁院士批判柴静,都是别有用心。
(1)这件事情并不能看作是柴静个人和丁院士个人之争,两个人不是对等的学术争论的关系,而是采访和被采访的关系。柴静不完全代表她自己,她是把国内外关于这个问题的观点和对中国的质疑整理出来,抛给丁院士,以此推动采访的深入。丁院士也不完全代表他自己,他的身份除了学者,还是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智囊。他通过对这些尖锐问题的解答,实际上是在阐述我国在这些问题上的原则立场。
(2)丁院士关于全球变化的观点,也只是一家之言,而且在全球变化领域里面,属于少数派。诚然,科学问题不能用投票来解决,主流观点不一定对,真理也许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但作为不懂专业的媒体和公众,该听谁的呢?只能听主流意见对不对?丁院士当然碾压柴静,因为他是院士嘛,而柴静是外行。但这是不对等的。真要学术争论,也应该是丁院士与秦大河院士争论,秦院士是IPCC评估报告的主要起草者之一,代表科学界主流观点。
个人观点,转载请注明出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3 07: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