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峰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ouyang

博文

如何点燃天才的火花? 精选

已有 9558 次阅读 2015-11-4 07:31 |个人分类:书山有路|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天才, 自闭症, 子女教育

我们华人是公认最重视子女教育的民族之一。华人的子女也的确有很多傲人的成就。但是我们通常谈论的都是怎样培养优等生,也就是在现存教育体系里取得好的评价。而如何培养“天才”,也就是让孩子的一方面或几方面远远超过教育体系的要求而真正发挥潜力,那好像还是一门“艺术”,没有通用的方法。也许最好的途径,就是多方借鉴别人的经验。

《火花》(” The Spark: A Mother's Story of Nurturing, Genius,and Autism” by Kristine Barnett)就是这样一本经验之谈。作者是一位母亲,她把严重自闭症的儿子杰克伯(JacobBarnett)培养成了一个数学物理神童。他十六岁就攻读博士,而且已经显现出很多超人的才能。这是一个很动人的励志故事,大多数书评都有复述,这里就不重复了。

其实自闭症患者成为天才的事例在文艺作品中和现实生活中都不是绝无仅有。但这也不表示所有自闭症患者都有如此美好的前景。所以这本书对于自闭儿群体的意义是有限的。然而,这位母亲的一些做法,对培养“正常”的孩子也不无教益。

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注目于孩子的长处而不是不足。作为自闭症患者,杰克伯当然在生活和智力上有很多严重的缺陷。而一般的“治疗方案”也是注目于这些缺陷来加以改善。但他妈妈却注意到他在识别图形和数字的模式方面有超出常人的兴趣和能力,进而创造条件让他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和发展。为此,妈妈果断停止了他的治疗计划,来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去追寻自己的热忱。在杰克伯三岁时,妈妈就带他去听大学教授的讲座,结果他回答了一个非常专业的问题,语惊四座。很快,杰克伯在数学方面不仅超越了同龄人而且超越了父母的知识范围。父母就千方百计帮他寻找外援,在他八岁时就开始旁听大学课程,十二岁正式进入大学并开始学习研究生课程。

咱们华人对孩子却往往是注重缺点。拿到成绩单,先看有没有A以下的,然后想着怎么改进,而很少问问孩子,哪门课是轻松拿A的?哪门课是最喜欢的?怎样能在这门课上做更多?这样培养“好学生”是稳妥的做法,但天才的火花可能由此就熄灭了。雕塑巨匠米开朗琪罗曾经说:“其实这形体本来就存于石头中,我只是把不需要的部分去掉而已”。我们塑造孩子,是按照社会公认的标准来塑造,还是发掘出孩子本来的形体?前者是工匠的活儿,后者就是艺术家的作品了。所以要做到这一点,对家长的要求也很高。但不管怎样,有了“发掘长处”这个理念,才有向这方面努力的可能性。

发掘长处,并不意味着可以独来独往不需要融入正常社会。杰克伯的父母也花了巨大的努力帮助他过上和同龄人一样的正常生活。为了帮助行动不灵活的自闭症儿童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杰克伯父母倾其所有建造了杰克之家运动房,专门设计合适他们的运动规则,让这些孩子能用自己的方式体验运动,比赛的乐趣。但和一般家长和治疗专家的做法不同,他们用的不是强迫而是诱导。用母亲的话来说,杰克伯就好像是在树屋里独居的人。与其把树屋打烂逼着他出来,不如让他在自己的树屋中享受生活,同时告诉他外面的世界也很美好,不妨出来看一看。他们不是强求孩子拥有正常人的行为,而是利用孩子的长处来帮助他融入社会。杰克伯是电子游戏高手,父母就支持他邀请孩子来家里玩电游,让他成为那个圈子里的“领导人物”,改善他的社交状况。杰克伯的父母还以很大的爱心和耐心来教会孩子与自己的弱点共处(而不是改变那些弱点)。杰克伯对很多学校里的正常活动无法忍受。妈妈不是“讲道理”让他消除抵触情绪,而是教他用自己喜欢的事去“平衡”那些不喜欢的事。更进一步,父母走出了常规和专家的指引,去给孩子找一个最适合他的环境,而不是强迫他去适应“正常”的环境。果然,杰克伯提前进入大学后,在那里如鱼得水,获得了他在普通孩子中得不到的认同和友谊。

更为可贵的是,杰克伯父母那种高度的爱心和自我牺牲精神并不是为了补偿杰克伯的病痛而做出来的,而是他们作为人的一部分。对自己其它的孩子,对自己经营的托儿所里的孩子,对社区和朋友,他们都是一样的具有爱心。这就给杰克伯提供了一个充满和谐的环境,而不是让他生活在一个由别人的特别照顾搭成的泡沫里。从这点来说,杰克伯是非常非常幸运的。 

看完了杰克伯父母的作为之后,我们也可以问一下:作为自闭症患者的杰克伯为什么能成为天才?除了本身的超群脑力和父母的爱心支持外,他有没有其他的原因?我觉得他还有以下的优势。首先,杰克伯专注于自己的世界,对别人的反应不敏感。所以当他做出“骇世惊俗”的事情时,没有像一般人一样感受到社会的“另眼相看”,因而能保持自己的兴奋和热忱。其次,杰克伯的父母对数学和物理懂得非常少。所以对他的钻研充满惊喜,但从未试图去“引导”。而那种引导往往是孩子兴趣和热忱的杀手。特别是当孩子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去解决问题时,父母往往想把他“引导”到教科书上的途径,而这并不是好事。第三,父母把他的特殊才能只是看成是他的人格的一部分,而没有想过如何来给他带来利益和前途。最后,因为有了“自闭儿”的头衔,杰克伯没有了全面发展的负担。他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做自己热忱以外的事。这是一种难得的奢侈。 这些优势也许“正常”孩子经过精心的设计也能复制。但这需要父母有很大的勇气和智慧,才能放弃普通的成长道路去追随“天才的火花”。

《火花》这本书提供了不少值得深思的经验,但我并不认为它是万能宝典。首先,这是杰克伯因为其才能而名声远扬之后,母亲写的回忆录。因为每个母亲都有的骄傲和每个作者都有的“吸引眼球”的动机,书中难免有夸大的地方,而且不少地方有为母亲所开的托儿所作广告之嫌。这些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在教育理念上,我觉得这本书并不全面。任何天才要成就事业,除了出众的天赋外,还需要很强的自律,能在困难和沉闷的工作中坚持下去。杰克伯似乎没有这方面的训练。很多常人无法企及的成绩,他是毫不费力就得到的。他也会日以继夜地努力工作,但那是热忱的驱使,而不是自律。当杰克伯继续成长时,他早晚会遇到才能和热忱的极限,而需要有自律精神才能继续进步。这不是问题。问题是读者不要得到这样的印象:任何自己觉得不愿意做的事都是不需要做的,自己不喜欢的课都是不需要学的。

其次,要培养天才也并非一定要脱离常规的教育途径。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体系的确很像标准化的生产线,很有可能扼杀了天才。但这个体系内也有认可,催生天才的机制,如从中学开始的各种数学竞赛,科技项目等。其实美国顶尖的科学家和各方面人才,大多数是常规中小学系统培养出来的。像杰克伯那样长处和缺陷都非常与众不同的人确实不适合常规教育系统。但他的经历只是个例,不一定是我们应该仿效的途径。

说到底,一切都是个平衡。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同。我们既要教他“平常”的道德,作风,习惯和基本知识,又要善于发掘他的特长,鼓励,支持他在某些方面脱颖而出。只偏重哪一面都不行。

有人说,我不希望孩子成为天才,做一个普通人也挺好,也挺幸福。这我很同意。其实杰克伯的妈妈最大的愿望也是儿子能成为一个普通人。但“普通人”的定义是值得讨论的。我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不仅对社会是一种浪费,自己的幸福也会受到影响。设想一下,假如杰克伯除了具有超常的数学能力外一切都正常,也可以和同龄人一样上小学和中学。但是他对数学的才能和热爱不能被周围同学所了解和欣赏,他一定会觉得苦闷的吧。同样,如果我们的孩子具有某种方面的能力,但这种能力没有发挥的机会也找不到知音,他们可能连“普通人”都不如呢。所以,揠苗助长固然不可取,削足适履也不好。对孩子还是要顺其自然,助其自然。

古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也就是说识别天才,培育天才是非常困难的。这是因为天才本来就不常见,而且每个天才都不同,所以很难找到普适的规律和做法。本文题目是“如何点燃天才的火花”,其实这话并不对。每个孩子都已经有了天才的火花。父母的工作其实是不让这个火花熄灭,而且为其添油送风。作为“常人”的父母,还是可以从杰克伯这个天才的成长过程中借鉴一些经验,让自己孩子的“天才之火”发扬光大。

 

有关博文


育儿漫谈:“高指标人”和“多情趣人”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9766-30425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9766-933215.html

上一篇:谈谈美国高中课外活动(下)
下一篇:性别差异与神经心理学
收藏 IP: 71.179.25.*| 热度|

24 王江新 陈南晖 蒋迅 杨金波 张能立 武夷山 许培扬 王春艳 徐耀 王永安 鲍海飞 白龙亮 黄永义 韩枫 刘全慧 李宇斌 沈乐君 郑永春 黄世臣 郭晨燕 shenlu zjzhaokeqin clp286 bridgenee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2: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