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一个非常重要但很难正面讨论的问题是:何时放弃抢救。我们常说“生命无价”,对亲人希望“不惜代价抢救”。这在过去可算是一种美好的理念,因为实际上“不惜代价”是不可能的。医生的招数用尽了,你想花钱也没处花去。但当今,昂贵的抢救措施层出不穷,现代医学手段可以延长大部分病人的生命,但并不能“治好”病人。遭受脑损伤或重大器官损伤的病人虽然保住了生命,但很可能一直在死亡边缘挣扎,或者没有清醒意识和行动能力,生活质量大受影响。这时候,一个困难的决定就是:怎样的生活才是值得过下去的?例如,有位老人说,只要能吃巧克力能看体育比赛,他就愿意活下去。另一位老人说,能思考,能与别人交流是他活下去的条件。这种“底线”的划定,就给了医生和家人是否继续抢救的依据。可惜,一般人在健康的时候都不愿意思考这样的问题。而事到临头就来不及了,只好听凭别人的决定,自己用生命或生活的痛苦买单。
当然,一个相关的问题是“安乐死”。到了“不值得活下去”的时候,除了放弃抢救外是否能更积极地“寻死”?这本身又是个很大的话题,这里就不谈了。值得一提的是:其实人通常的“怕死”,不见得是害怕死亡本身,而是害怕死亡的过程。它可能是漫长和痛苦的。而人的心理又会特别注重那特别痛苦的一段。所以如何帮助病人认识死亡,面对死亡,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服务。这个可以是医生也可以是临终关怀来提供。毕竟绝大多数人对死亡的过程都没有切身经历。而专业人员经历过很多病人的死亡,可以提供宝贵的信息和指导。
在考虑到老人面对的这些两难选择时,医生的角色就相当重要了。医生单方面决定治疗方案,或者只负责提供信息让病人自己选择,其实都不是好的办法。医生和病人应该是一个团队。医生需要了解病人的生活优先,哪些能力,哪些生活品质对这位病人是最重要的。然后医生就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病人做出权衡,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这个过程中特别重要也特别困难的一环就是让病人建立现实的预期。绝症病人往往不知道或不愿面对自己的预后。医学上认为只能活几个月的,病人自己会认为能活几十年。而医生也不愿意面对失败,而且没有受过有关的谈话技巧训练,所以不能及时纠正病人不切实际的期望。这就影响到正确设定生活质量与寿命,长期收益与短期收益等权衡。另外,老年人需要的医学帮助不仅仅是对症治疗。一般老人都有多种种毛病。其中哪些会发展成对生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威胁?哪些会引发别的危险(如跌倒)?医生的重点关注应该是这些病症,而不一定是目前症状最明显的。这其实是一个专门学科――老年医学(gerontology)。可惜的是这个学科在美国越来越不受重视,现在这方面的专家已经很少了。
随着社会的老年化,老人的健康和幸福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在这方面我们的医疗系统和社会保障体系也面临着很多挑战。那么作为个人,怎样为一个幸福的晚年早作准备呢?
我认为首先要早作准备。人的衰老是不可避免的。对于接近老年的人,虽然今天自己的精力,健康还堪比年轻人,但也有可能在某一段时间内很快地衰弱下去。所以我们的生活都面临着变化。上面提到过两个重要问题:什么活动和能力对我的生活最重要?怎样的生活能力才让我值得活下去?如果我们对自己有很好的了解,对这两个问题有比较明确的答案(并与医生,亲人沟通好),那就能比较好地安排晚年的生活,并且有针对性地寻找和准备实现自己的生活目标所需要的资源。
其次是要认识到盲目乐观的危害。它不仅会造成失望和意外的痛苦,而且会扭曲我们对生活重心的选择。其实很多时候盲目乐观来自于我们对不愉快的话题和想法的回避。如何建立强健的心理来面对这些不可避免的事情,也是需要提前做的功课。
《面对死亡》这本书的一个特点,就是作者分享了很多亲身经历。这包括他与病人的交往,也包括他自己的亲人(祖父,父亲,和太太的奶奶)老去的历程。这些照顾病人和老人的过程给了他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感受。咱们华人中,也有很多人担负了照顾自己长辈亲人的职责。我们都认为这是“孝”的美德,是一种付出。但另一方面,其实这对我们小辈来说也是一种非常宝贵的经历。对老人的心理,情绪,需求有近距离的接触,等于是“预演”了老去的过程,帮助我们为自己的旅程做好准备。当然,能不能利用好这个精神财富,那要看我们自己的心态和智慧了。
人都会变老的。不对,只有有福的人才会变老。老年是收获的日子:没有外在的压力和责任,可以一心一意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所以老年不是苦而是福。然而,幸福的晚年不是天然就有的,而是毕生修为的结果。这包括经济,人脉,心理的建设。衰老和病痛是老年的伴侣,但绝不是老年生活的全部。只要自己愿意和努力,我们就能始终把握自己生活的“著作权”,让生命有个完美的轨迹。
怎样对待老与死?(上)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09766-923016.html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2:0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