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峰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ouyang

博文

也谈大学教育:作为家长的期望和对策

已有 4502 次阅读 2009-10-3 07:45 |个人分类:生活百感|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大学教育

大学教育一直是家长们的热门话题,也每每引起激烈的争论。最近,万维网上又爆发了一场这样的争论。其中有人还贴出了时东陆教授的文章《大学教育的目的》(原载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755)。下面,我也谈谈自己对其中一些问题的看法。

时教授的文章对大学教育中的几对矛盾讲得相当透彻。最基本的是人文和专业的关系。人文是指人的基本素质和道德,而专业是指某一方面的,可以用于工作的专门知识。不同的大学,对这两者有不同的侧重。但实际上这也是统一的。专业给了一个人服务社会的能力,而通过这种能力,他的人文素质才能表现出来。另一方面,专业教育使得学生接触研究方法,科学态度,探索和创造精神等,也给塑造人文素质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其次,是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大学对社会的贡献不是培养人才,而是帮助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培养人才(包括精英人才和一般人才)是大学贡献的途径之一。另一个途径,就是产生新的思想和建立新的学派。而后者也是一流大学区别于普通大学的重要标志。因为大学担负着开风气之先的角色,它必须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在内部维护学术自由,不受政治和商业的干扰。但另一方面大学又依赖于社会的资源而生存,不可能不顾及到社会的需求和观念。而大学自身的传统和理念在这个平衡中就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一流大学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建成。

以上都是些关于“大学应该是什么”的学术讨论。对于我们家长,如何帮助子女选择学校和专业呢?我想提出以下几条,同大家商讨。(以下局限于讨论美国的大学。)

1. 大学固然有好差之分,但精确到个位数的排名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同一档次中各个大学的特点。比如:
a. 主动性强,自己的追求已经清楚的学生适宜于到规模较大的大学(如州立大学),因为那里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去争取。相反,比较被动,随大流的学生在规模较小的学校(如私立大学)能受到更多的关注而不至于被淹没。
b. 对于主修科学的学生,其第二兴趣是文科还是工程?要知道名牌大学中,有的文,理科较强,有的理,工科较强。而三者都强的就很少。这一条对选择学校会很有帮助。
c. 对已经明确专业的,可以选择对自己最合适的培养计划而不必过多考虑学校整体的名声。专业不明确的,可以选择名声较好的学校,那里任何专业都不会差到哪里。
2. 学费不是投资,而是消费。不要把它与未来的收入挂钩。就像花钱让孩子学钢琴,学跳舞不会直接帮助他们赚钱一样,花钱送他们上好学校,以后的收入增加也不是主要的得益。主要得益甚至也不是我们常说的社交网络,而是眼界。与第一流的教授和学生相处过后,对社会,对别人和对自己的看法都会不同。
3. 专业选择不是押宝。不同的专业,未来的工作机会和收入水平都会不同。但这些都会变的。在全球化方兴未艾的今天,要预见未来一生的最佳职业选择是几乎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任何待遇优厚的工作,如果自己不喜欢,仍然是不值得。所以发展和尊重自己的热情是最重要的。有很多人走出校园后变换了专业和职业轨道。而如果在自己热爱的方向得到良好的训练,那终究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
4. 关于教育对人生的作用,也要看具体情况。在美国,成功的道路有多种多样。很多没有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成为非常成功的商人,政客等。但这不等于教育没有价值。应该看到,那些“自学成才”的人,他们的童年和家庭有着我们华人家庭所没有的见识,经验和关系。我们可以读读“股神“巴菲特的传记《滚雪球》。他的家庭并不显赫,他在童年也不是一个天才。但我们不妨问问自己,我们的孩子有没有可能做他做过的那些事。作为新移民,我们对这个社会的了解很大程度上局限于自己个人的经验。我们所熟悉的成功之路就是读好书,靠技术吃饭。而我们在读书方面的确比大多数本地父母强,而且也更愿意在这方面帮助我们的孩子。那么,我们的孩子靠教育来得到优势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我们希望孩子不受我们的局限,走出新的路子。但我们能给他们提供的起点,往往还是指向广义的学术领域。这是没有办法的,也不必要刻意去改变。

作为家长,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有最好的人生。但我们同时又是人,我们的认识和能力都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常常陷入这样的焦虑:我们的决定或指导是不是最佳的?我们有没有因为自己的失误而耽误了孩子?我想,这也是在教育理念上常常引起激辩的原因:每个人都害怕自己的理念被证明是错的,因为那意味着自己的孩子受到了误导。其实,这种焦虑是不必要的。各种教育理念下都有成功和失败的例子。而每个家庭也有更适合自己条件的理念和做法。我们都希望孩子健康,强壮,美丽,聪明。。。但事实上孩子是继承了我们的基因,包括好的和不好的。同样,我们的性格,学识和经历也帮助和限制着孩子的成长。我们的孩子不可能是完美全能的。所以这些讨论,不是分出是非,而只是取长补短,相互切磋而已。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9766-259397.html

上一篇:随感:后院的野猫
下一篇:美国进入“节俭时代”
收藏 IP: .*| 热度|

2 王春艳 杨秀海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6: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