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工作 快乐生活—麦立强—纳米 ...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麦立强 博士,教授,博导,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结友,交流,进步

博文

华人科学家高锟等3人获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已有 4116 次阅读 2009-10-7 11:12 |个人分类:励志修身|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物理学奖, 高锟, 华人科学家, 2009年诺贝尔奖

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
华人科学家高锟和2美科学家因光传输研究和CCD传感器获奖

高锟

Willard S. Boyle

George E. Smith

北京时间10月6日下午5点45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美英三科学家获奖。三位科学家为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高锟(Charles K. Kao)、美国科学家Willard S. Boyle和George E. Smith。
 
高锟的获奖理由为——“在光学通信领域光在光纤中传输方面所取得的开创性成就”。两位美国科学家的获奖理由为——“发明了一种成像半导体电路,即CCD(电荷耦合器件)传感器”。
 
高锟,1933年出生于中国上海,现拥有英国和美国双重国籍。1965年从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获得电机工程博士学位。曾任英国标准电信实验室工程学主任。Willard Sterling Boyle,1924年出生于加拿大Amherst,拥有加拿大和美国国籍。1950年从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George Elwood Smith,1930年出生于美国白原市(White Plains),美国国籍。1959年从芝加哥大学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 
 
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奖金为1000万瑞典克朗,高锟将获得其中一半的奖金,两位美国科学家各分享四分之一的奖金。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项伟大的科学成就,它们帮助塑造了今日网络化社会的基础。它们为日常生活创造了许多应用创新,并为科学探索提供了新的工具。

    1966年,高锟所做出的一项发现导致了纤维光学的突破。他仔细地计算出如何通过光学玻璃纤维实现远距离光传输。应用纯玻璃纤维,光信号传输可达到100公里,而在1960年代,当时的光纤传输光只能达到20米。高锟的研究热情鼓舞了其他一些研究人员,共同来分享他关于未来纤维光学的见解。仅仅于四年之后,1970年,第一个超纯光纤就被成功制造出来。

    现今,由光纤构成的系统“滋养”着我们的通信社会。这些低损耗的玻璃纤维推动了全球宽带通信,比如因特网。光在这些细玻璃线中流动,携带着几乎所有的四面八方的电话和数据通信。文本、音乐、图像和视频可在瞬间进行全球传输。

    如果我们拆开缠绕全球的玻璃纤维,我们将得到一条长十亿公里的细线,这已足够环绕地球25000多次,并且它还在以数千公里/小时的速度在增长。

    通信的很大一部分是由数字图像组成的,这就涉及到了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第二部分。1969年,Willard S. Boyle和George E. Smith发明了首个成功的成像技术,利用的是数字传感器——电荷耦合器件(CCD)。CCD技术利用了爱因斯坦因其荣获1921年诺贝尔奖的光电效应。通过这一效应,光可被转变成电信号。设计图像传感器的挑战则在于——短时间内在大量像素中聚集并读出信号。

    CCD好比数字相机的电子眼。它革新了摄影学,如今光可被电子化捕捉,再也无需胶卷。数字形式推动了图像的处理和传播。在医学领域,CCD技术也得到了很多的应用。

    如今在许多研究领域,数字摄影已经成为不可取代的工具。CCD为形象化之前无法可见的事物提供了新的可能。它为我们提供了世界远处和海洋深处极其清楚的图像。
高锟获奖 为全港、全国科研注强心针 
作为“半个香港人”的高锟夺得诺贝尔奖,给本港学术界带来极大鼓舞。不少香港学者及高等教育界人士均表示,高锟得奖除了增强大家对香港科研的信心,也证明从事科研工作,需要有长远的规划和耐心。有学者认为,当前政府及工业界给予科研的支持不足,离高锟期许的“先进数码城市(advanced digital city)”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大校长刘遵义昨向全体中大师生发表公开信,指高锟获奖实至名归,是中大、全港、全国以至所有华人的天大喜讯,所有中大人均深以其辉煌成就为荣。他还赞扬高锟对中大贡献卓越,认为该校成为区内以至国际上教研皆具份量的学府,高锟居功尤伟。

  对通讯方式有革命性影响

  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主席史美伦表示,大家皆受惠于高锟多年来对科研无比的热忱,以及他对本港高等教育的各项贡献。科大工学院院长李德富和港大物理系主任张富春均表示,高锟是电子通讯业的先驱者,其科研成就彻底革新了整个通讯方式,为人类生活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

  中大物理学系主任林海青指消息公布后,该系教员和学生互传喜讯,表现激动、雀跃。他指国际上很多顶尖学者虽为华人身份,但多于国外工作和生活,故高锟可谓是首位获得世界级科研荣誉、但同时在中国做贡献的“本土”华人。林海青认为高锟获奖会为香港发展科研注入强心针,“将会鼓励更多的年轻人从事科研工作,为香港社会做出奉献。”

  距先进数码城市目标尚远

  高锟担任中大校长期间,成立了多个研究所及工程、教育两学院。中大工程学院(科研)副院长蒙美玲表示,她在1997年时曾因撰书访问高锟,谈论“Made by Hong Kong(香港制造)”的话题。当时他认为香港地方虽小,但政府愿意推广高科技、市民喜欢尝试使用新产品,故香港若能保持不断进步的势头,便可成为先进数码城市(advanced digital city)”的典范。但她坦言,当前离高锟设想的目标仍很遥远,“大家都很清楚,现在投放于技术转移的资源并不多。”

  蒙美玲表示,香港学界有很多科研成果,期待能与工业界、尤其是珠三角开展密切合作,“但希望政府和企业能明白,科研是需要大量投资和耐心,而且并不能保证成功,关键是要保持不断创新的势头。”
(摘自网络)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82-260220.html

上一篇:发现“长生不老”钥匙 美国3杰夺诺贝尔医学奖
下一篇:诺贝尔奖自今九华人夺诺奖 理优于文
收藏 IP: .*| 热度|

1 向峥嵘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0: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