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taow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taowang

博文

我的老师辈最大贡献

已有 5179 次阅读 2010-11-25 15:23 |个人分类:科学发展|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教学, 文化, 科研, 最高科技奖, 体制

 
我们常说:“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实际上这恰恰反映出了我国近代的贫穷和落后。我的老师辈优秀品质可能就是“抗折腾”。不屈不饶地把近代科学的教学、科研的文化和体制在贫穷和落后的中国坚持传承了下来!以我从解放前做中小学生和解放后成为大学生和教师的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来说,这无疑这是我的老师辈们最大贡献!
 
一贯重视师资质量
 
从高中开始,就直接受到当时的大学教师和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专职或兼职给我们上课等。我的高中物理老师就是当时的上海交通大学赵富鑫教授、化学老师、数学老师和生物老师也基本上都是有大学或科学院等背景的资深工作经历的学者。高三以后和大学都是在解放以后,大学的上课老师也多数是有国外留学经历的教授,即使有“本土”的教授也都有很好的造诣。但是在解放以后的大学中官方的语言是“运动”不断,也可以说很多次是对知识分子的“折腾”不断,特别是高等学校中对教师的“批斗”不断。我们的老师辈多数都有这方面的亲身经历,并且挺了过来。如今大学中强调“教授上课”也无疑是正确的。
 
重基础抵制学术“一边倒”
 
52年全国院系大调整以后就开始强调向前苏联学习“一边倒”,但是到了我们的老师辈那里基本上就变成学习前苏联的“重基础”。例如,当时复旦大学化学系系主任吴征铠教授(后为院士)就非常形象地说:“要培养金字塔式的人才,而不是剃胡子刀式的人才”。对我们55届化学系学生还专门请物理系系主任王福山教授为我们上理论物理课程。当时复旦大学生物系系主任谈家桢教授(后为院士)就非常坚决地反对“米丘林学说”和“李森科学派”,后来还受到毛泽东的接见而轰动一时。
 
历经“反右”、“批斗”等“折腾”
 
1956年的“反右”到“文化大革命”,知识分子一直被称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被“折腾”着。其中有的就被逼自杀身亡,但是多数还是“抗折腾”过来了。例如,有机化学老师朱子清教授(当时曾因为贝母植物碱研究而荣获首届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和陈耀祖讲师(后为教授和院士)因为1955年被强制支内调到兰州大学可能有些意见就曾被定为“右派”。又例如,在“文化大革命”中当时国内著名的无机化学严志铉教授和著名的分析化学赵丹若教授都因被“批斗”身亡。当然更多的老师们还是“抗折腾”过来了,传承着我国的近代科学的教学、科研的文化和体制。
 
“学了概率论只能用于搓麻将”
 
我的老师辈们都是身经解放前后的。解放前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程度,是现在年轻人很难想像的。当时以及解放后很长时间中教师们除了上课教书用的粉笔和油印讲义(当时对自编教材的称呼)以外很少再有其他经费,自然科学专业还有实验费。学校科研经费可能是从教学经费中挤出来的。科学院的研究所才有研究经费。我们化学系55届毕业班的毕业论文就基本上都是到科学院的研究所中完成的。因此那时留学国外名师的一位有机化学教授就在聊天时,对我说过:“国外学了概率论回国后只能用于搓麻将,能赢!”。然而,著名的黄文魁教授(1982 12 24 日在广州因飞机降落时起火身亡,时年54岁。否则一定是著名的院士)当年就是在中科院和复旦大学同时工作的朱子清教授指导下在复旦大学这样困难条件下、日日夜夜、大量采用瓶瓶罐罐的方法来完成贝母素结构测定的重要实验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后到80年代才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各部委的五年计划重大项目等经费的资助。复旦大学也开始真正走上向研究型大学方向发展的道路。80年代的教育部和各工业部委相比是非常“穷”的。大学教师们通过各工业部委项目得到资助是很有限的。这是由于部委之间的界限,完全不能和目前大学得到的经费额度相比。尽管如此,历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的名单中大部分还是我的老师辈,除了航天、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领域以外,所能得到的科研经费是有限的。我国不是当今世界的科技发展中心,我国的最高科技奖中,除了袁隆平等少数个例外,并不能和世界级的最高科技奖项相比。尽管能得到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人数极少、国内面上知识分子的工作条件和待遇,和欧美等相比还是低下的。可以看到我国对知识分子政策和国家科技政策正在向正确方向转变着。只是还是太慢!
 
历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
 
该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已有16位科学家荣膺这一奖项,他们是
2009谷超豪 1926—,著名数学家),
           
孙家栋(1929—,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
2008
王忠诚 1925— ,神经外科专家),
          
徐光宪(1920— ,化学家)
2007
闵恩泽(1924— ,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
           
吴征镒(1919— ,著名植物学家)
2006
李振声(1931— ,遗传学家,小麦远缘杂交的奠基人)
2005
叶笃正(1916— ,世界著名气象学家),
          
吴孟超(1922— ,世界著名肝脏外科学家)
2004
空缺
2003
刘东生(1917—2008 ,著名地球环境科学家),
            王永志(1932— ,著名航天技术专家)
2002
金怡濂(1929— ,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
2001
王选(1937—2006,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
          
黄昆(1919—2005,著名物理学家)
2000
吴文俊(1919— ,世界著名数学家),
          
袁隆平(1930— ,杂交水稻之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7912-387347.html

上一篇:【11.15】特大火灾可能是特级危险工程的错误
下一篇:我国第一笔重大科研经费—5万美金
收藏 IP: .*| 热度|

1 刘全慧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6: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