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lexityworld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b00011127

博文

留洋的王八!!

已有 25704 次阅读 2008-12-18 00:32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探亲老人饱受“土洋代沟”煎熬
                                                                                                                                        [转载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赴美照顾孙辈的老人约有10万人。这些人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和福建等地的较多,其中不乏退休的专家、外交家、官员和学者。他们或为帮助子女料理家务,或为探望儿女享受天伦之乐来到美国,但他们在美国的生活却并非都如之前想象中的那么轻松,很多人经历着“土洋代沟”的煎熬,放弃绿卡回中国,还是继续坚持留下,成为一些人心中说不出的痛。 

  “住我家,听我的”

  来自上海的林先生是某国有纺织厂的技术员,太太是某幼儿园老师。三个儿子均毕业于美国著名大学,如今分别就职于某大公司、某大医院和某大学。 

  二儿子结婚最早,他们第一个孩子出世的时候二老还没退休。儿子在越洋电话中恳请母亲提早退休帮他们带孩子。林太太请假半年先到了美国,一下飞机,儿子对她说:“过去在上海,我住你们家,我听你们的。现在你到了美国,住的是我的家,一切得听我的,你如果有意见,可以建议,不能批评,更不能干涉。”老太太脾气好,从没与儿子媳妇在教育孩子上发生矛盾。一年后林先生退休来到美国,儿子又把对他妈妈说过的话说了一遍,老先生接受不了,心里堵得慌。 

  二老多次想回国,但另外两个儿子说,你们不能太偏心,还得帮助我们。于是两老只好互相提醒、互相开解,共同把孙子带到3岁。 

  小孙子一天天长大,爸爸对爷爷奶奶的态度和脸色他都一并继承了。有一天,祖孙因为孩子挑食发生了矛盾,孙子看着桌上的菜就是不吃,爷爷好言相劝,孙子抓起电话打给爸爸,还撒谎说爷爷打他。儿子下班自然是一场暴风雨,说:“他不吃是因为你们做的饭菜不合他的胃口,美国是鼓励式教育,要调动他吃饭的积极性,不能批评他,更没有权力打他,以后不许你们再管教他……”二老目瞪口呆,有口难辩。 

  从此以后,老人反倒要加倍地小心,尽量做到相安无事。想不到从此二老除了看儿子的脸色,还得看辛辛苦苦带大的孙子的脸色。

  这时林先生的大儿子已成了美国公民,太太也怀孕在身,便接二老搬到他家,还替他们申请了绿卡。又是一个三年、两个三年,孙子们进学校的进学校,进幼儿园的进幼儿园,于是大哥便对老三说:“爸妈在我家已经没用了,你接走吧。”这时的二老已是70岁的人了,元气已经耗尽,不知三儿子在他们“没用”的时候会说什么。 

  年轻人都忙,在他们眼里,只有他们的孩子在长大,父母却还“年轻”,似乎父母是钢筋水泥筑成的。两老从不奢求什么,他们不但从没外出旅游过,甚至很少出家门。直到现在,他们都说不清自己住在哪个城市,哪个街道,甚至根本没看过地图、坐过公共汽车。 

  来时笑容归时泪

  王大妈退休前是成都一家大型企业的工人。儿子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远渡重洋,终于有一天在异国他乡结了婚并有了自己的房子。老两口总算把一颗心放到了肚里。儿子生活虽然过得很好,但节俭的生活习惯根深蒂固,便请在国内的父母到美国照看自己的孩子,一来省钱放心,二来让父母也来美国看一看。 

  赴美之前,二老奔波于各大商场,给儿子、媳妇、孙女买礼物。他们生怕被媳妇看不起,买礼物质量第一,严格选购,一丝不苟。不仅花钱多多,而且数量也相当可观。 

  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操劳,他们拖着4个大箱子登上飞机,不远万里来到美国。然而到美国之后,所经历的一切与美好的愿望相去甚远。可谓来时满面笑容,归时泪眼涟涟。 

  二老和媳妇第一天就发生碰撞。老人打开大箱子,除了自己的生活必需品和他们指定要买的东西外,便一件件地给他们看自己千挑万选的礼物,没想到媳妇立时就在他们头上浇了一盆冷水。她不仅没有感谢之意,还拒绝收他们的礼物,说“香水不是我使用的牌子,首饰式样太土……”“我不想承受压力,你们回国时我给你们买礼物……”儿子不想破坏老人的情绪,收下了礼物,老人才觉得比较宽心。但叫他们不能忍受的是,二老后来竟在垃圾箱里发现了“礼物”。 

  王大妈的老伴签证到期后就回国了,儿子不让妈妈走,王大妈心一软就留了下来,三年带了两个孩子。儿子给她办了绿卡。媳妇说:“给你办绿卡只是为了恢复你的合法身份,这样回国以后可每隔三五年来看孙子,不能在美国申请住老年公寓,更不能申请加入美国籍,因为你们有退休工资,为什么要在我家里养老?”当时老人也没多想,只要孩子们好,在哪儿养老不都一样吗! 

  取得绿卡一年后,外孙进了托儿所,王大妈只有一条路——回国。 

  “我家不是老人中心”

  六旬的谢先生曾是中国著名乐团的钢琴家,风韵犹存的妻子郭女士曾是位京剧名旦。女儿赴美多年,上海的家一直空空荡荡,失去亲情和温馨。女儿如今事业有成,收入稳定,稍有积蓄。去年通过贷款买了三卧、两浴、两厅的独立房屋一幢。女儿邀请老爸老妈访美,并为他们申请了“绿卡”。 

  搭乘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终于和自己的亲生骨肉宝贝女儿团聚。老人更没把自己当外人,好像女儿的家又成为他们的家了。

  二老的超时尚,很快在华人中传了开去。谢先生性格开朗、快言快语,结交了不少朋友。朋友喜欢打电话到他们家,有事没事会聊上一会儿,有时还会趁女儿女婿不在家时,带朋友回家边唱边弹琴过过瘾。但是没过多久,老友们发现两位老人的情绪低落下来。 

  原来,女儿女婿向父亲母亲摊了牌:到美国,就要按美式理念行事和安排生活。女儿说:“我们不喜欢你们有那么多电话,都吵死人了,还耽误我们的重要电话,特别是把其他老人带到家里娱乐,我家不能成为第二个老人活动中心。”并嘱咐他们交友要慎重,特别不要与素质不高的老人来往。 

  渐渐的,电话没有了,二老的琴声和歌声也没有了。他们很不习惯,对孩子的颐指气使很敏感,对渐渐疏远的朋友们很怀念,特别是十分不情愿地嘱咐朋友们,尽量不要在孩子下班后或节假日到他们家找他们。他们感到孤独寂寞,好像一下苍老了许多。 

  希望有个自己的家

  崔先生夫妇和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在美国,此外还有亲戚朋友。他们就像灭火小分队,哪家孩子放假没人照顾了,哪家大人出差孩子上学没人接送,哪家要出去旅游房子庭院花草没人管理等等,他们就奔向哪里,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任务完成之后,就住些日子,直到下一家提出要求。

  来往在儿女之间,健康时从来没想过未来,偶尔会有落寞的时候,特别是春节期间。因为美国春节不放假,大家各有各的工作和小家庭,很少有人主动想到和他们一起团聚,心里总是酸酸的,滋味很不好受。

  不幸的是,有一天崔太太发现一侧乳房上有个肿块,医生检查结果是乳腺癌,要进行手术,手术后要化疗。化疗很伤身,每天呕吐不止,不能吃东西。这时这对老夫妻才想到要到哪里养病养老?可惜没有一个孩子和亲戚提出要照顾他们。 

  经过协商,老人租了一间房,每月600美元。上医院化疗、检查由儿子和媳妇负责。有一次,儿媳送孙子上学,崔太太带上医疗卡坐在后座,一路上儿媳都没问候她一句。到了医院,临下车时老人听到儿媳还咕噜一句:“又不顺路,不会坐公交车呀!真烦人!”老人装作什么也没听见,悄悄地下了车,化疗后孤独地一个人乘车回家了。 

  孩子们都很忙,基本上是电话问候,支票通常是通过邮寄。两位老人从此再没到各家“做客”。幸好崔先生日夜陪伴,又会骑车、烧菜,崔太太坚强地挺了过来。朋友鼓励她、安慰她、带她到海边玩散心。古时不孝有忤逆之罪,现代法律规定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和责任。其实血缘亲情是一种天性,这一代老人不会接受法律强制出来的任何东西,而儿女的任何“心肠”他们都得接受或承受。 

  他们登记了老年公寓,由于排队的人多,据说要等上些时日,老人很盼望自己有个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75-51660.html

上一篇:一汪酷似中国地图的湖泊
下一篇: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三个物理方程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14: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