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大师——陆志方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stone2009 云水随缘,清明在心 何妨向红尘深处借青山

博文

一位武汉患者最后的一段人生轨迹

已有 1947 次阅读 2020-1-31 15:08 |个人分类:疾病控制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武汉肺炎, 冠状病毒, 隔离, 诊疗

早晨看到红星新闻在1月30日22:55发布的《64岁母亲在隔离病房去世 儿子网上发文:开始以为是感冒,没重视》(作者王春、陈卿媛),从儿子的视角记录了他的母亲罹患武汉肺炎(未确诊)、不足一月离世的经历。我能想象这位儿子的悲痛和无奈,我也能理解在疫情尚未得以控制之前,我们要共同面对什么、放下什么?我也跟大家一样相信,疫情一定会被控制,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病毒。

母亲已经离去,儿子在家自行隔离,他说,“希望我母亲付出生命代价的总结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这位儿子在疫情开始时成为志愿者,在隔离期间,撰写文章,记叙母亲的治疗过程、思考得失,以这种新的方式继续做志愿者,一样是为了帮助别人。恰巧昨日我在撰写《完美医疗原理》时写了一点关于武汉肺炎的思考,我的思考尽管是纸上谈兵,却让我更容易理解这位母亲的遭遇和她的儿子的思考。


一、最后的一段人生轨迹

1月10日左右,听说有人感染武汉肺炎,但消息是不会人传人,所以没有“特别防护”。

1月17日,母亲开始轻微咳嗽,没有足够重视,以为普通感冒;不久出现腹泻和食欲不振。

1月23日,母亲病情变重,儿子带母亲去指定医院看病,看到医院门诊大厅“排队的人黑压压的一片”。儿子听母亲描述,以为只是普通感冒,到社区医院看;社区医院医生因患者没有发烧,开了“感冒药和消炎药”。

1月25日,母亲要求去专业的医院看病,CT显示肺部感染很严重,医生说“没有试剂来确定是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无法确诊。

1月27日晚上,母亲出现呼吸困难,儿子第一时间把她送到指定医院的发热门诊,请求输氧。医院没有床位,连留观室都是满的。后来在医生建议下儿子找到一个可以输氧的普通发热门诊。

1月28日晚上9点,母亲成功转入隔离病房。

1月29日凌晨4点,母亲给儿子打了一个电话;8点10分抢救无效去世。直到去世,医院也没有确诊。

二、患者儿子的思考

患者儿子认为武汉肺炎分三个阶段。感染初期是最佳治疗时段,做个肺部CT确认是否感染。在普通医院发热门诊也可以打针消炎。

第二阶段是中期,肺部感染明显,症状加重,最好进入隔离病房。

最后一个阶段最危险,但是并非没有治愈机会,这个阶段无法脱离氧气面罩。最好有亲人一刻不离护理。


从这位母亲儿子的描述中,我能读到他的懊恼和无奈,以及被隐藏的深深痛苦。疫情如此残酷,来得又如此迅猛,我们难以做好充分的准备,但我们一定要吸取教训、学得经验。我们都知道,没有力量可以阻挡住爆发的山洪,但是我们可以做好日常的治理、可以远离之、可以提前发出预警。面对急性病毒性传染病,过去的即是我们的老师,未来的,我们无法确定,但从不要有任何侥幸!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6242-1216285.html

上一篇:庚子记事
下一篇:异曲同工:理性有限与标准化困境
收藏 IP: 117.80.9.*| 热度|

2 武夷山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0: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