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宇宙天地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学雷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从事宇宙学研究

博文

有感于日本科学家获得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精选

已有 13049 次阅读 2008-10-8 04:42 |个人分类:科教评论| 诺贝尔奖, 基础研究, 李约瑟问题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给了日本科学家,美籍的南部阳一郎以及小林诚和益川敏英。李淼兄可以自豪了,小林和益川是他预言(见http://limiao.net/1020)的粒子物理人选,南部他也提到了,虽然因为他把南部和Higgs 捆在一起而觉得今年还不会获奖,不过人家诺奖委员会考虑得挺周到的,以南部的高龄,要等到LHC 运行结果出来与Higgs 一起获奖,这个风险挺大的,现在与小林和益川一起得奖,也可谓众望所归。最失落的恐怕是Cabibbo,今年没和小林、益川一起上,看来以后也是无望了。

日本科学家的获奖,让我想起一种我少年时代(80年代)极为流行(但今天也还时常见到)的观点。那时候,日本的经济很发达,技术也很先进,但诺贝尔奖还不多,给人的印象是其基础科学水平也不过尔尔。因此有人说,中国应该向日本学习,先不要搞基础科学,最好的人才应该都去搞应用技术,这样才能象日本一样迅速发展起来。我当时听了这种观点也觉得很有道理,可是一来出于自己的天性对理论的兴趣太浓,二来我的手太笨,要搞应用技术确实力不从心,因此还是学了理论物理, 只能用这样的观点宽慰自己:既然我动手不行,可见我不是最好的人才,还是让更优秀的人去学应用技术吧。但每每也不免有点愧疚,觉得自己学的好像是个没用的学问,到时还得让人民白白花钱养活着。

后来学了点理论物理课后,就知道这种说法至少是缺乏事实根据的,日本在20世纪初就有长冈提出与卢瑟福类似的原子模型,30年代就有汤川预言介子的存在,40年代有朝永完成量子电动力学重整化,60年代有南部的自发对称破缺,70年代有小林和益川关于CP 对称破缺的工作,这还只是进入教科书的经典之作,其他的基础科学研究不知有多少。现在,小林和益川获得诺贝尔奖,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日本哪里是不搞基础科学?只是基础科学不象应用科学那样立竿见影,发展需要时间,动手虽早,但要成为一流强国也要很长时间。中国如果不及早搞基础科学,要等经济发达了再动手,更不知要耽误多少年!这几年国家经济好了点,刚往科研上投了点钱(和日本比还只是个零头),就有人整天在那追问中国科学家为什么还不得诺贝尔奖,而忘记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样一个最简单的道理。

再后来,了解到历史上的所谓李约瑟问题:为什么中国古代有灿烂的文明和很多先进的科技,却始终未能发生科学革命,产生近代科学?对于这一问题,有多个角度、不同层次的解答,但我国古人太过注重实用,而对于纯粹理论、终极问题缺乏弄清楚的兴趣无疑是直接原因之一。呜呼,“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两千多年前的庄子就已指出了国人思想认识上的这一弊病,然而古来多少文人雅士,徒知吟咏庄生之词句,而不解其中之真谛,令人扼腕而叹惜。

更可笑的是,时至主张“自主创新”的今日,有些人还以为基础科学理论无用,“评判的标准不应是诺贝尔奖,而是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什么用”之类似是而非的观点依然能赢得不少人的喝彩。明明是基础研究的项目,如果不生拉硬扯上点“应用前景”,就往往得不到资助。究竟什么时候,中国人才能真正明白“无用之为用,方为大用”?

诺贝尔情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61-41876.html

上一篇:给神舟系统有关部门提个建议!
下一篇:新视野400札记(一)
收藏 IP: .*| 热度|

7 黄庆 徐磊 王伟 曹天德 郭晓波 ccd9 ygao1234

发表评论 评论 (2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05: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