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著名的物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Howard Georgi 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了可能存在这种非固定质量颗粒的猜想,并给它起了个响亮的名字,叫非粒子(unparticle)。 Georgi 进一步讨论了这样的非粒子应该具有怎样的性质才能与现有的各种实验观测不发生基本矛盾,以及如何在理论上描述它。 他设想这样的物质具有在标度变换下的不变性,也就是说,这些物质的量子没有固定的(静止)质量,而是可以有不同的静止质量。这些具有各种不同质量的量子的相空间密度则与其质量成幂次关系,具有较高质量的量子其相空间密度则较低。他指出,Banks 和Zaks 1982年曾提出过一种重整化群具有非平凡红外不动点的场,如果这种场与普通的物质场通过交换一个很重的粒子而相互作用,那么当相互作用能量远小于交换粒子时,它的行为就如同这种“非粒子”。非粒子场的场量具有量纲dU ,一般认为dU 是个值在1到2之间的参数。
宇宙学检验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这里考虑的主要是用超新星数据的检验,其基本原理是,不同状态方程的物质,随着宇宙的膨胀其密度演化的规律有所不同,这又反过来影响宇宙膨胀速度发生变化。Ia 型超新星的光度基本相同,可以作为标准烛光,因此通过观测其表观亮度可以决定其距离,进而限制宇宙膨胀速度的变化,反过来可以限制宇宙中物质组分的状态方程。我自己在用超新星检验宇宙学模型的工作,最早是在2003年与一位德国人 Dirk Puetzfeld 合作研究了用超新星检验Einstein-Cartan 引力模型,在Einstein-Cartan 引力中,时空的挠率不为零。回国后,我指导研究生巩岩继续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巩岩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从头写出了一整套用于宇宙学参数拟合的程序,使用的数据包括超新星、微波背景辐射、大尺度结构、伽玛爆、X-射线星系团气体含量等,目前还在增加引力透镜数据,用Markov Chain Monte Carlo (MCMC) 方法获得对模型中的多个参数的限制,可计算AIC、BIC、Bayesian Evidence 等信息判据,并可自动完成作图。我们在仔细检验了这一程序后,着手用它研究一些宇宙模型。我们讨论的第一种模型是双组分暗能量模型:我们所熟悉的标准模型里的物质,虽然仅占宇宙总密度的不到百分之五,却有很多种不同成分,那么自然的暗能量也可能具有不止一种成分。我们研究了其具有不同状态方程的两种组分的可能性,发现这一模型与超新星数据符合得不错,虽然我们还不能由此断定暗能量一定有两种组分,但这种可能性也是很值得考虑得。
当我看到何小刚组的论文时,巩岩刚完成上述双组分暗能量论文(后来在Physical Review D 上发表),正可以开展一项新的工作,因此,我就把这篇论文交给巩岩,让他读一下,看看是否可以用超新星进行检验,我随即去外出开会去了。进展之快出乎我的意料,一个星期后我开完会回来时,巩岩告诉我他已经完成了检验,发现可以得到对unparticle 很强的限制:如果unparticle 就是暗物质,那么dU 必须取值在几十以上,这和一般假定其数值在1到2之间有很大差异。 我让巩岩再算一下,如果非粒子的dU还是如一般假定的1到2之间,但非粒子不是唯一的暗物质成分,而是还另有其它冷暗物质,那么它最多能占宇宙总密度的多少?这也很快完成了:大约占宇宙总密度的百分之几而不会再多。这样,我们基本否定了非粒子作为暗物质主要成分的可能性。到十一月初,我们已写出了论文初稿。 工作之所以进行得如此迅速,一方面是因为巩岩是个很优秀、勤奋的学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们手头有合适的工具,把程序稍做修改就可以转而进行这项工作。
但是,对于这一工作我也有点疑虑。当时,我们主要是根据何小刚组论文的结论,对于unparticle physics 本身,我们当时并未深入调研,甚至他们这篇论文的中间推导过程也没有仔细了解。因此,我也不敢完全肯定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恰逢KITPC (Kavli Institute of Theoretical Physics in China) 举办 string cosmology 的活动,在那里我几乎每天都可以见到主持者李淼教授,因此向他请教了一下。李淼兄对这一结果有所怀疑,他从热力学的一些基本关系出发,觉得非粒子既然具有标度不变性,那么应该和同样具有标度不变性零质量粒子一样,其状态方程参数应该是1/3。当然,如果是这样,它的行为就象我们一般所说的热暗物质,我们也同样能导出对它的密度的宇宙学限制,虽然无法限制其dU 参数。
我又和何小刚教授用email 进行了讨论,同时自己也仔细阅读了他们的论文,最后我觉得他们的结论还是有说服力的。这一动量空间密度形式的确是一般大家都假定的形式,与标度不变性相符,之后的推导则是标准的统计力学,无可挑剔。这样,十一月底我们写成论文投给了Physical Review D.
本来,我想与此审稿人打这个官司,因为他的这几点理由不难反驳。但是,两个原因使我决定另投它刊。一个原因是,该审稿意见的语气很傲慢,难以心平气和的与之讨论,而编辑根据这样一个在我看来并不合理的审稿意见,竟直接退稿,口气也很强硬,没有要征求我们的意见的意思,这也使我对此编辑无法信任。我感到,即便我们驳倒这些理由,或提供更强的证据,该审稿人和编辑很可能出于个人的偏见仍不让我们发表,或者需要多耗很多唇舌。另一个或许也是更重要的原因是,此前我的大部分粒子宇宙学论文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D 上,我几乎没有向其它物 理类杂志投过稿。我也想感受一下其它的物理期刊,因此决定试试别的杂志。
我决定试投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C, 这是欧洲的主要粒子物理杂志(Physical Review D 是美国的)。由于这期间我还有一些别的工作,特别是巩岩在此期间也又做了两个不同的工作,一个是关于用超新星限制暗物质衰变为中微子,一个是关于全息暗能量的,因此我们的论文修改稿(主要做了格式和一些文法上的修改)拖到3月份才完成,我们也把此文放到了网上。此后不久,何小刚组的论文也终于被接受发表了(PRL),这对我们的论文来说当然也是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