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宇宙天地宽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陈学雷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从事宇宙学研究

博文

科学研究如探路 精选

已有 9559 次阅读 2008-1-16 07:26 |个人分类:科教评论|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前几天,陈吉德先生写了一篇博客,叫“理性看待学术垃圾”,认为“想想在中国几千的历史长河中,漂浮着多少垃圾!中国的文学名著浩如烟海,除了“四大名著”之类的少数作品,其余不都“垃圾”东流去了吗?中国出了那么多的状元,他们的文章在当时不能不说是“学术精品”,但能够流传到现在的又有几篇?。。。。。。 所以我认为,不仅是现在,在任何时代精品总是少的,垃圾总是多的;精品一定会长期存在,垃圾也会绵延不绝(我指的是垃圾现象而非某一部垃圾作品)。但是,垃圾的数量无论有多少,它总不会淹没了精品,因为是金子就是发光。”

陈吉德先生对于学术垃圾这个词的用法和我的理解不大一样。我的理解(可能也是一般人的理解)是,学术垃圾是几乎没有任何学术价值的东西。在当前的我国,文科的不少学术垃圾是通过抄袭、剽窃或东拼西凑等手段造出来的。理科的学术垃圾,有些是用上述办法造出来的,有些是伪造数据编出来的,还有些则是瞅准了某些三流杂志,把非常少的结果写成大量文章发表。这些垃圾浪费了大量的科研资源,对这些东西是应该坚决反对的。但是陈吉德先生所说的“学术垃圾”,其实只是指相对于极少数“学术精品”略逊一筹的研究结果。当然,对这些一般学术成果,我赞同陈吉德先生的观点,是不必苛求的,而且把这些称之为学术垃圾,其实是过分贬低了它们的价值。

有一种说法,前一阵在科学网博客上讨论的也很热烈,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重要科研成果是由百分之一的科学家创造出来的。而剩下的,则是并不那么重要的细节,也就是陈吉德先生所谓的“学术垃圾”,或者我说的普通学术成果。这些说法我认为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也是容易误导人的。说它有道理,是因为确实科学中真正最有创造性的一些工作是极少数的人做出来的,他们的名字我们能在教科书上读到。与他们同时代的另一些学者,在当时也许颇为显赫,后来却完全被忘却,只有极少数历史学家还知道他们,更不用说在当时就不那么著名的学者。那么,这些被忘却的学者,他们岂不是白白浪费了一生?整个社会养了这么多科学家岂不大部分都是浪费?

但是这种看法是非常片面的。如果一个人被送到古代(这是幻想小说的常见题材),他能凭借自己的知识带领古人造出现代的各种东西吗?我们且不说象电脑这样的高科技,只说象灯泡、螺丝这样相对简单的东西?只要稍加思索,就会意识到这决不是容易的事,因为你一个人在古代缺少很多必要工具,也没有相应的技能。同样,要教会古人现代的科学理论也不是一件容易事,特别是如果古人并不相信你而要你提供证据的话,你会发现自己不了解许多细节。按照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一旦一个新的研究范式建立起来了,需要很多研究者去填充其细节,这些研究虽然看似琐碎,但整体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大部分科学家做的大部分研究都是无用的。确实,很多研究最后会被证明是错的,特别是象现代理论物理中的各种模型。这让人感到这些研究似乎是白费力气。其实,这是过多地宣传少数成功的科学家给人造成的错觉。科研本质上是探索未知,这就好象登没有地图的山,遇到很多岔路,根本没有办法知道哪一条路是对的,哪一条则是错的。虽然人们可以做一些猜测和判断,但最终的办法只有每条看上去有点希望的路都派一个探路者,有些幸运的人登上了峰顶,其他的人尽管可能同样勤奋、也同样有能力,但最终会发现自己走了错路。这是残酷的,却是难以避免的。对于这些失败的探路者,社会应该理解和支持,而不要以为白白支持了他们的研究。

一个打算走上基础科研道路的青年人,应该做好成为一个辛苦一生却最终失败的探路者的心理准备。探路虽然辛苦,但其过程本身也是有意思的,甚至失败的探路也是如此。

宽容失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061-14530.html

上一篇:整天追问何时出大师本身就是一种浮躁
下一篇:和吴健雄先生的几次相遇
收藏 IP: .*| 热度|

1 陈国文

发表评论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3: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